小松樹和大松樹教學案例
3、導讀第三自然段。
(1)過渡:你們真聰明,和風伯伯想到一塊兒了,風伯伯是怎么說的呢?
(2)指讀(出示風伯伯說的話)。
(3)誰摸過你的頭?當時你有什么樣的感覺?你能讀出這種感受嗎?(生再讀。)
(4)你覺得風伯伯的話有道理嗎?
師:請你扮演“風伯伯”對“小松樹”說句話:
(出示句式)小松樹看得遠,那是因為……
(5)原來,小松樹被大山爺爺托起來才能看得遠,開始他還很驕傲呢!再把小松樹說的話讀一讀(學生齊讀小松樹的話)。
(6)角色朗讀“小松樹”和“風伯伯”說的話。
[評析:為了滲透閱讀的方法和對課文進行全面的欣賞,在此處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學生通過自己聲情并茂的朗讀,配上相應的表情動作,根據自己的獨特體驗,創造性地再現課文,完成朗讀積累的任務。]
4、聽了風伯伯的話,小松樹會怎樣呢?(出示4節,生自由讀、體會。)
師:你知道“慚愧”是什么意思呢?
生:“慚愧”就是難為情的意思。
師:不錯,那么我們學著小松樹的樣子再來讀讀這個句子。
生:邊讀邊做動作。
師:是呀,小松樹好慚愧呀?此時此刻他會想什么呢?
生:我錯了。
生:我不該嘲笑大松樹,太丟臉了。
生:我以后不能再驕傲了。
生:我要向大松樹道歉,向大山爺爺道謝。
生:我還要謝謝風伯伯,要不是他,我還不懂道理呢!
師:是呀!此刻的小松樹想了很多很多。小朋友們,你們愿意代表小松樹向大松樹說句話嗎?
生:大松樹,對不起,你能原諒我嗎?
生:松樹姐姐,我不該瞧不起你,以后我會向你學習的。
師:真有禮貌,小松樹越來越有禮貌了。誰還想學呀?
生:松樹姐姐,我現在知道你比我高多了,我所以看得遠是大山爺爺把我托起來的原因。我那么自以為是,可你呢那么謙虛,我要向你學習!
師:說得多好!這棵小松樹真棒!現在小松樹想明白了,我們小朋友呢,你們想對小松樹說些什么呢?
生:小松樹,你以后可別再驕傲呀!
生:小松樹,你現在知錯就改還是個好孩子!
生:小松樹,你要謙虛,你要知恩圖報,報得大山爺爺對你的恩情。
師:小朋友們,你們說得真不錯,相信小松樹一定會像聽風伯伯的話那樣接受你們的肺腑之言的。
[評析:《大松樹和小松樹》是一篇童話故事,但富有哲理,課文向展現了小松樹從自我夸耀到受到教育、深感慚愧的轉變過程,揭示了不能無視實際、盲目自大,必須知錯能改、謙虛謹慎的道理,給學生一定的教育意義。而這個道理我們不能生搬硬套地塞給學生,而要讓學生真正地接受到教育卻又不露痕跡,這確實是個難點。在教學中,我把課文的最后一段作為突破難點的訓練點,以學生喜歡扮演角色的心理為依據,以模仿秀的形式讓學生來演一演覺悟后的小松樹,模仿小松樹的口吻對大松樹說話,請求大松樹的原諒,讓學生在活生生的再造想象中感受到小松樹那知錯就改的品質;再讓學生作為局外人對小松樹提出中肯的建議,此時水到渠成,在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的同時又讓他們潛移默化地接受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