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花 教案(集體備課,表格式)
學生書空,在書上描紅。 學生描紅。
教師范寫,學生書空,在書上描紅。
學生在習字冊上繼續描紅、仿影。教師巡視,提醒寫字姿勢。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書寫本課生字“豐、見”。 3、理解課文,認識冰花的一些特征,培養熱愛自然的感情。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 1、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0課——引讀課題冰花2、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在冰天雪地的冬天里,小童清晨醒來,看見——引讀第一自然 二、細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小朋友,你們見過花嗎?都見過什么花?它們是什么樣的?(請3、4人說)他”是指誰呀,能猜到嗎?2、小童看到冰花時感到怎樣?你能找個詞語來說嗎? 3、小朋友,你們想想,我們平時看到的花都是長在——地上的,可是冰花呢?(開在玻璃窗上)所以他很——(奇怪),這就叫——“驚奇 4、誰能驚奇地喊一喊?讓大家聽出你心里很驚奇” 老師來幫幫你(看圖,冰花)你看,這就是冰花,你就是“小童”,你來喊一喊。小童還感到冰花怎樣呢?再讀讀下面的句子,冰花漂亮在哪里呢?什么樣的樹葉是“寬大的樹葉”呢?什么樣的小草是“柔嫩的小草”呢? 5、其他小朋友當畫畫的小老師,看看他們畫的,還可以發表你的意見,可以說說你覺得他們畫得怎樣?哪里需要修改,為什么要修改? 6、想不想看看,學生看冰花圖,(像樹葉,像小草)小朋友,你們看,這像——寬大的樹葉,這像——柔嫩的小草,是不是有點像,現在,你感到這冰花怎樣?板書:真漂亮 7、還有的像牡丹呢,牡丹見過嗎? 看牡丹圖,這叫牡丹花,再看牡丹冰花圖,你們看,像不像呀,是什么樣子的? 8、花瓣一片擠著一片,一片疊著一片,而且每片都那么飽滿,長得像個圓球似的,這就是課文中哪個詞?9、一片片樹葉,一棵棵小草怎樣?(你一堆,我一叢)這就是課文中的哪個詞?牡丹冰花呢?一朵又一朵,而且都是亮晶晶雪白雪白的,這就什么? 10、誰能帶著這種感覺讀好這兩句呀? 指名答:他驚奇地喊:“媽媽,玻璃窗上開花了!” 驚奇 指讀 再指讀 指名答:啊,真漂亮。 像寬大的樹葉,像柔嫩的小草 上黑板來畫一畫(2人) 點評 漂亮,美麗,確實好看 指名說 豐滿 一束束 晶亮,潔白 指讀,評讀,訓讀 語言是情感的載體,情感是語言的內蘊,要使語言訓練與情感熏陶融為一體,必須引導學生入其境、感其情。如教學“驚奇地喊”,教師可引導學生:“小朋友,你們以前感到驚奇時是怎么做的?文中的小童感到驚奇時的口氣和動作和我們平時一樣嗎?請邊讀邊表演給大家看。” 對于剛剛入學的孩子,如何上好起步階段的閱讀課呢?我想要體現新課程標準的思想,就必須打破以往語文教學的舊模式,徹底摒棄繁瑣的分析,空洞的說教,代之以引導學生多讀感悟。 課文寫的是北國特有的景致——冰花,但現在隨著環境污染,大氣層被破壞,氣候越來越暖,見到的機會不多,而教師在上課伊始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了一朵朵“冰花”,使孩子們對冰花的形態有了大致了解,在學習課文后,教師又創設情境,讓學生做做說說,充分發揮想象力。孩子們都沉浸在北國風光的意境中,朗讀起課文來,感情自然很投入。 三、細讀第三自然段 1、過渡:在冰天雪地的冬天里,地上的花不開了,玻璃窗上卻開出了這么多美麗,漂亮的冰花,小童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欣賞完冰花,他又有問題要問媽媽了。他問的什么呢?媽媽又是怎么回答的? 2、他問什么?媽媽怎么回答的? 媽媽的話是什么意思,你明白嗎? 自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交流:指名答 媽媽說是冬爺爺送的,是什么意思?媽媽說是睡覺的時候送的是什么意思? 冬天的夜里哪,屋外冰天雪地,很冷,屋里暖暖的,空氣中看不見的水氣,碰到窗戶上冰冷的玻璃,就結成了冰屑,慢慢聚起來,冰屑就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冰花。像不像看不見的冬爺爺乘小朋友睡覺時送的花啊,有趣嗎? 指讀第三節,齊讀第三節 由于一年級的小朋友活潑好動,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老師還應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讀,來調動學生的讀書興趣,以達到新大綱提出的“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 四、總結 1.小朋友,學了冰花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讓我們一齊來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欣賞冰花的美麗動人。 五、指導書寫生字 1.課文學完了,生字還記得嗎? 2.指導書寫生字“豐,見” 2.生字寶寶們知道我們小朋友今天上課特別認真,都急著想和你們交朋友呢?你們看,它們來了,誰來叫一叫它們的名字? 3.你準備怎樣記住它們?怎樣寫,它們才好看?、范寫 板書: 10、冰花 真漂亮 冬爺爺送的 開火車讀生字,齊讀 學生描寫 教學反思: 《冰花》這篇課文中所描繪的冰花的千姿百態和晶瑩潔白,對于北方的孩子來說很容易理解,但對于我們南方的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的。由于氣候的原因,我們南方很少能夠看到冰花的。在教學中,我主要抓住兩點來進行教學。1、抓住關鍵的詞語和標點指導朗讀。例如:他驚奇地喊著:“媽媽,你瞧,玻璃窗上開花了!”這個句子中的“驚奇”一詞,在教學時,我請學生把自己就當做小童驚奇地喊一喊,學生一方面更加進入了課文情境,另一方面也體會了小童奇怪的心理,從而對冰花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其中的感嘆成分自然表露出來。2、抓住重點句體會冰花的美。課文中所描繪的冰花是千姿百態的,語言非常優美。特別是比喻句“它像寬大的樹葉,像柔嫩的小草,像豐滿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潔白。”寫出了冰花的各種形狀,寫出了冰花的數量之多。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聯系生活,說說冰花像怎樣的樹葉,像怎樣的小草,像怎樣的牡丹,并通過朗讀來表達。再讓學生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想像的翅膀,盡情描述心中的冰花圖案。通過想像練說,進一步理解了冰花的千姿百態,美麗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