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課文教學)教案(一)
3.我們該怎樣用好這兩個寶呢?教學第三句。(指名讀該句,啟發學生領會句子的意思,什么是“創造”?工人叔叔做出了哪些新東西?農民伯伯在田里種出了哪些新東西?小朋友們,你們又做過哪些東西?是怎樣做出來的?)教師小結:世界上許多新東西都是人“用手又用腦”創造出來的,用手做,用腦想,手和腦一起用,就能有許許多多的新創造。
4.小朋友們,你們覺得人的兩個寶有用嗎?它們幫助小朋友們完成了什么事情呢?(學生自由討論發言。)
三、看圖讀、背課文。
1.齊讀課文。
2.用問題引讀課文。人有哪兩個寶?它們有什么用?怎樣用好這兩個寶?
3.嘗試背誦。
四、指導書寫“手、工、用、又、才”五個生字o
1.識記漢字。
2.學生按筆順進行描紅。
3.重點指導書寫“手、用”兩個生字的寫法,注意框架結構。
4.學生自由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作業設計:
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人有兩個寶
人 個 手 大 工 用 又 才
課后反思:
2升國旗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詩,三句六行,押韻上口,好讀易背。第一句是說我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第二句是說在升國旗時要奏國歌;第三句是說在升國旗時,我們要肅立、敬禮,這是因為國旗代表著我們的國家。
教學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本課的生字,學習新的筆畫。讓學生懂得升國旗是一種莊重的儀式,激發學生尊敬國旗、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構想:
本課主要從“五個一”人手。“說一說”:讓學生說一說在哪里見過五星紅旗?五星紅旗是什么樣子?五顆星的含義是什么?升國旗的時候小朋友們怎么做?用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性認知。“看一看”: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引導學生觀察五星紅旗的特點。“讀一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對國旗的尊敬、熱愛。 “做一做”:兩人一組合作制作一面五星紅旗,動口又動手,使學生對國旗的外形、顏色、含義有進一步的認識。“唱一唱”:學生揮舞親手制作的五星紅旗高歌《國旗國旗真美麗》,把學生對國旗的熱愛之情自然地融入到歌聲之中。“五個一”的有機結合,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較寬松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朗讀課文并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書寫部分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揭示課題。(多媒體課件演示周一升旗儀式的場面。)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學生結合平時的體驗發言。)教師小結:這就是我們每個星期一都要舉行的莊嚴的儀式。板書課題:升國旗。(指導讀準字音:升。)你知道我國的國旗是怎樣的嗎?在升國旗的時候應該怎樣做?請小朋友們自己輕輕讀讀課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