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2 教案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使學生了解專心傾聽、勇于發言的意義和基本要求,創設適當的情境,引導學生專心傾聽、勇于發言,初步培養學生傾聽和發言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和教學掛圖,指導學生認真寫鉛筆字,知道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的要求,并通過反復訓練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傾聽和發言的良好習慣。
2、訓練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并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學難點: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和發言的習慣,并培養良好的寫字姿勢。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觀察第1頁插圖:
(1)觀察上面一幅圖。提問:圖上是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這時學生應該怎么樣。
(2)學生回答后,教師做小結:上課時,同學們要專心聽講,要認真思考、積極探究,要開動腦筋踴躍發言。
(3)觀察下方框圖。要重點指導觀察小學生上課時是怎樣邊聽講邊認真思考的。如觀察學生的神情,弄清楚他們聽老師講課時都注視著老師或黑板,或注視著教學掛圖。
(4)引導學生明白聽老師講課時,都是一邊聽一邊思考的。同時,還應要求學生,課堂上除認真聽老師講課外,還要注意傾聽同學的發言,這既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一種探究。觀察右中部圖,然后,可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聽老師和同學講話的,哪些地方做得好。先要求學生說說用意,重點要說出學生回答問題或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前,是怎么做的。然后要求學生說說自己上課時是否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探究,回答提問或表達自己想法時,是否做到開動腦筋積極發言,是否做到發言之前先舉手。
(5)依插圖提供的樣子練習舉手回答問題。
(6)可用收錄機播放一段學過的課文,檢查他們是否達到了老師提出的要求。
三、小結
四、分小組競賽。
五、總結。強調舉手發言不應僅限于回答教師的提問,而應包括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時的收獲或想法,對于后者,教師更應給予鼓勵。
第二課時
一、指導看圖。
1.指導觀察第2頁插圖,按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
(1)教師可告訴學生:我們已經在學校生活了一學期,知道了為什么讀書寫字要有正確的姿勢,知道了怎樣坐、怎樣拿書、怎樣握筆。但還很不夠,還要進一步鞏固,形成習慣才行。只有這樣,才能讀好書,寫好字,保護好視力,促進身心健康成長。
(2) 右左上角小圖。可要求學生說說教師在黑板上寫字時是怎樣站立的,為什么要側身站立。
(3)左下角小圖。可要求學生說說圖上的小學生寫字時是怎樣坐的,怎樣握筆的,以強化學生保持正確寫字姿勢時意識。同時,要對用鉛筆描紅(仿影)和臨帖作必要的講解:身體重心落在坐骨與椅(凳)支撐點范圍內,眼睛與書本的距離保持在30-50厘米之間,胸部與桌緣距離保持在6-8厘米之間,做到坐姿端正。寫字時兩手臂平放在桌面上,筆桿與練習本(習字冊)平面形成60度左右的夾角。握筆時食指較大拇指稍低,握筆處與筆尖保持3-4厘米距離。
2、觀察第三頁圖。
(1)告訴學生為了保證握筆處與筆尖保持3—4厘米距離,可以在鉛筆上做一點記號。
(2)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指導做記號。
(3)教師要講清握筆處與筆尖的距離,還要讓學生看清筆桿靠在什么地方,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是怎樣合作握住筆桿的,這里要著重強調:握筆時食指第三關節不能向內凹下;筆桿上部要靠在食指第一關節左側,不能靠近“虎口”,否則握筆就很別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