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教案(精選20篇)
《復習》教案 篇1
1、宏觀層面
不同知識模塊間的相互關系及表現(學科內綜合)
要求:期末考試前以上各方面基礎知識必須落實。
(2)同一知識模塊內各知識點的相互關系
如各物理量之間的相互轉換,有機化學“醇醛酸酯一條線,有機輻射一大片”等。
建議:首先,閱讀課本各章小結,了解本章及相關章節知識點間聯系。其次,在白紙上自行回憶及書寫知識脈絡圖,尤其是各無機元素化合物間、重要有機物間轉化關系必須熟練書寫。
PS:這個工作,沒有任何其他人及書籍可以代替自己親自動手完成!
2、微觀層面
(1)落實基礎知識,收獲新的一年
①基本概念
物質的組成、分類:
(混合物、純凈物、化合物、單質、酸、堿、鹽、氧化物、同素異形體)應用概念辨析和判斷、應用類比的方法和觀察法完成概念的應用如:分散系:懸濁液、乳濁液、膠體(性質、鑒別、分離、應用、制備)
離子反應: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判斷、離子共存、離子濃度)應用---利用信息書寫未知離子反應方程式
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的判斷、電子轉移數目、氧化劑、還原劑、能力的判斷)應用---利用信息書寫未知氧化還原反應化學方程式
物質的量:
(NA、n、C、v、P、N、M、m、VB、D)概念應用、單位、計算或換算、判斷。應用:靈活應用公式和方法計算推斷
化學能與熱能:
(燃燒熱、反應熱、焓、焓變、熱化學方程式書寫、蓋斯定律、焓變的判斷和計算、放熱、吸熱與能量的關系、化學鍵與熱量的關系)實際應用
②基礎理論
平衡
化學平衡:
(化學平衡的定義、平衡的標志、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因素、化學平衡常數的計算和書寫、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移動的關系、反應速率的計算與推斷、速率與方程式之間的關系、速率平衡圖像、速率快慢的影響因素T、P、C、催化劑、接觸面積等因素的影響)實際問題的解決和判斷
電離平衡:
(強弱電解質判斷、電離式書寫、實驗證明強弱的方法、導電性與溶液濃度的關系、促進和抑制電離的方法和措施、以水、醋酸、氨水為例、平衡移動的因素、溶液的酸堿性判斷、PH的測定、水的離子積與影響因素、強弱電解質與濃稀溶液導電性的關系)實際判斷和應用
水解平衡:
(鹽水解的規律、水解平衡移動的影響因素、水解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判斷、三個守恒的關系推斷和應用、溶液酸堿性、溶液濃度、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判斷、水解的應用)實際應用。
難溶物的沉淀溶解平衡:
(溶度積大小的影響因素、溶解平衡移動的影響因素、沉淀轉化的方法、沉淀溶解的方法、KSP與溶解度的關系)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族、周期的書寫、判斷、結構性質遞變規律(半徑、化合價、單質、化合物、反應激烈程度、熔沸點、顏色、得失電子)、代表物質通式、特殊性質)實際判斷、應用確定元素或位置,應用規律解決實際的問題。
原子結構
(元素、核素、同位素、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中子、核外電子、原子、分子、離子、電子、質量數、以上書寫方式、原子結構圖、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
化學鍵
(化學鍵概念的應用、共價鍵、離子鍵、極性鍵、非極性鍵的判斷、電子式的書寫鍵的斷裂與生成和能量的變化關系)
化學能與電能
(學會區分判斷兩極;電解池和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原電池、電解池、電鍍池的電極名稱判斷和電極反應式;根據電極的變化判斷金屬的活潑性;根據電解時電極的變化判斷電極材料或電解質種類;新型電池的電極反應及應用;電解產物的判斷和計算)應用、判斷、書寫
③化學用語
原子結構圖、元素符號、結構式、電子式、分子式、結構簡式。
化學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水解方程式、電解方程式、離子方程式。
電離式(強、弱電解質電離方程式,尤其多元弱酸分步電離和氫氧化鋁兩式電離)
電池(兩極反應式、燃料電池式)
有機化學反應方程式
PS:必須做到正確書寫(客觀事實、符號正確、微粒守恒、條件完整等)
④元素化合物(金屬、非金屬)
堿金屬
(物理、化學性質;從原子結構分析相似和遞變;氫氧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的性質、轉化、關系,從氧化還原角度了解過氧化鈉)
幾種重要的金屬
(鐵、銅、鋁、鎂;活潑性;冶煉方法、合金應用、合金的應用和性質與原來金屬的比較)
金屬化合物的性質、檢驗
(鋁、氧化鋁、氫氧化鋁的特殊性質;鐵、二價鐵、三價鐵的相互轉化、氧化性和還原性)應用、制備、檢驗
非金屬
(無機非金屬材料碳、硅的性質。它們的化合物的性質、碳族在周期表的位置;一氧化碳的污染;硅酸鹽工業和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特殊性;一般反應需要高溫的條件)
海水—氯、溴、碘鹵族元素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對環境的污染;鹵族的相似和遞變性、工業提取溴、碘的方法;海水淡化的方法、海水綜合利用---氯堿工業、制金屬鎂)
硫的氧化物、硫酸及其氧族元素
(單質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及應用、過氧化氫的性質催化劑對它的反應速率的影響;二氧化硫的污染、三氧化硫的狀態;它們之間的轉化、硫酸的性質應用、硫酸鹽的性質)
氮、氮的氧化物、硝酸、銨鹽、氮族
(氮的穩定性和性質、氨氣、銨鹽的性質實驗室制備氨氣的原理和方法、檢驗;硝酸的性質和應用;氮的氧化物和含磷洗滌劑對環境的污染;氮族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⑤有機化學(烴、烴的衍生物等)
有機化合物的碳成鍵的特征
典型有機物(甲烷、乙烯、乙炔、苯)主要的化學性質
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在化工生產的作用
同系物、同分異構體、官能團等基本概念辨別
重要有機物(乙醇、乙酸、乙醛、乙酸乙酯、鹵代烴、酚)的組成、性質和應用
羥基、羧基、醛基、酯基的性質檢驗
研究有機化合物的方法
紅外光譜、質譜圖法、核磁共振氫譜、根據結構特點推斷有機化合物、根據性質確定有機物、根據官能團決定有機物性質
有機化合物的共平面、共線問題
有機化合物的命名
基本營養物
生活中的有機化合物(糖類--淀粉、油脂;蛋白質---氨基酸)以及其它:纖維素、酶、酸性與堿性食物
高分子合成
有機反應:
取代、縮聚、加成、加聚、消去
氧化、還原(裂解、裂化)
PS:主要結構簡式的書寫形式(體現結構、易于識別),縮聚產物的書寫形式(以現行教材為主,寫出鏈端。部分參考書給的范例及答案沿用老課改寫法,沒有寫出鏈端!)
確定有機化合物的分子式
計算(根據相對密度或者標下密度、根據水、二氧化碳、根據商余法)
根據儀器的測定(紅外光譜、質譜法、核磁共振氫譜)
根據性質確定、根據框圖信息確定
⑥實驗基礎(常見的儀器使用、物質的制備)
乙酸乙酯、甲烷的取代、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乙醇的檢驗、乙醛的檢驗、乙酸的檢驗、淀粉的性質、淀粉溶液與食鹽的分離、肥皂的制取-----
建議:無機實驗根據教材必修1相關的元素化合物知識進行梳理,兼顧必修2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等相關實驗。
(2)深入思考問題,積聚綜合實力能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及原理的定義,能有條理地復述重點知識的形成過程,能結合所學準確闡述其本質,能清楚地分辨和比較相似或相關知識點,能發散聯想類比相似甚至不同模塊的知識點,等等。
如:離子方程式書寫步驟的“拆”與“不拆”的含義及本質是什么?
如:由金屬活動性順序推知簡單金屬陽離子氧化性順序,即得失電子為對立統一的過程,而物質得失質子(H+)也是對立統一的過程,這又對應于我們學過的什么知識?
如: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使氯水褪色?原理分別是什么?(可以結合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反應原理思考)
建議:充分利用好復習的筆記和測試題,對記不清、不會、不理解的地方再次思考和詢問,篩查出知識遺漏點及盲點的同時,更要深入地認識概念原理的本質。理解不透徹、認識有偏差,不但一輪復習的效果達不到,而且還將影響到二輪綜合問題的解決,以及考前心理。
3、學科思想方法層面
連續兩年的《高考說明》中對化學學科思想方法的要求:
“物質變化是有條件的;物質結構決定性質化學與社會和諧發展;分類與比較;假說、模型與實驗;以及定性與定量、宏觀和微觀、量變與質變、一般與特殊、分與合等相結合”的哲學方法始終貫穿與中學化學知識建立和應用的過程中,因此對對化學思想方法的考查必須與化學知識的考查結合進行。”
如:中學化學所介紹的濃鹽酸、濃硝酸“易揮發”,而濃硫酸是“高沸點酸”——“難揮發”——即難成為氣態分子逸出液面。試問:物質變化是相對的還是絕對的?濃硫酸常溫下難揮發,是否說明其永遠不可能產生酸霧?“發煙硫酸”又是怎么回事?20xx年北京高考化學實驗題中的白色酸霧可能是什么?(濃硫酸沸點約330℃,揮發一般指液體成分在沒有達到沸點的情況下成為氣體分子逸出液面。)
如:原電池工作原理中“兩個活潑性不同的電極”,是否必須“活潑性不同”?電解質的作用是什么,是否必須為“電解質溶液”?高中化學學過的原電池模型有哪些,其原理與裝置如何結合以實現能量轉化?
如:復習物質性質時,以SO2為例,先從物質分類入手,分析酸性氧化物的性質,其次是氧化還原的角度,S處于中間價態,S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最后,其個性為漂白性。
如:有機化學的核心問題是結構問題,結構決定性質,我們在分析物質性質時,著手點為碳骨架(鏈狀、環狀)—官能團(種類、數量、位置)—基團間影響,而在處理有機推斷或有機合成問題時,也同樣關注的是碳骨架與官能團相關的知識,如骨架的構建、官能團的形成、轉化、消除等。
如:學習及復習難溶物的溶解平衡時,我們可以“習慣性”甚至“本能”地接受沉淀的生成(包括易溶—微溶—難溶—更難溶)和沉淀的溶解過程,但我們依然無法從邏輯上接受BaSO4用飽和Na2CO3溶液浸泡可轉化為BaCO3的事實,即使用Qc與Ksp比較以“半定性”地解釋,我們心里“依然很別扭”。量變引起質變的問題,看得見、易感知的,我們用心去接受;而更多看不見、較抽象甚至與“常識”相悖的結論,我們更要用腦、用邏輯思維去對待,這也是人越往高端發展時,產生個體差異的重要方面。(已知:同溫度下,Ksp(BaSO4)BaCO3的溶解度)。
4、學科學習能力方面
連續兩年的《高考說明》中對化學學科學習能力的要求(節選):
“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解答)化學問題的能力;化學實驗與探究能力”
如:通過所給的數據分析化學過程,其中亦包括猜想和嘗試的方法,09年北京高考化學28題(5)就是典型一例——既有對銨鹽成分的定型判斷,又需要結合數據進行定量分析,甚至結合猜想與比較,以確定最終結果。很多老師和學生在讀了多遍題目后依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如:近年來有機推斷都是作為壓軸題出現的,也往往伴隨著“溫馨小提示”——陌生信息——陌生的化學反應,要求我們學生就是通過平日所學的反應類型的反應機理,猜測、尋找、推理斷鍵位置、官能團的轉化,再應用到解題當中。09年北京高考化學壓軸題兩次應用了“酯交換”這一信息,讓許多學生感到陌生,而且還是“連續兩次”應用!這與平日的練習題風格差異較大。再如20xx年北京高考化學有機推斷題,有學生一看到高聚物的聚合度居然為n/2,心頭馬上一緊。
如:鹵代烴的水解反應和消去反應是分子內與Br原子相關的兩種變化,在堿性環境下兩種反應的趨勢乃至行為都是存在的,我們欲使反應更傾向于消去反應,就需要用堿性更強的物質(高中叫做氫氧化鈉的醇溶液)來作用之。此例再次說明物質變化是有條件的,且告訴我們:通過控制反應條件,可以影響反應的傾向性。
建議:在實驗及探究能力方面,我們應遵循處理問題由易及難、由淺入深的原則,由單一因素變量控制深入到多因素變量控制,由定性(可觀察量)到定量(可計量量),充分但合理地利用好復習資料,不盲目、不冒進。
高三復習是個綜合性非常強的大工程,以上僅就同學們一輪復習知識相關的方面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同時也兼顧著與二輪綜合復習的銜接,較深入的提出了一些問題,希望有心的同學能夠在期末或寒假抽出時間思考,以期有更大的收獲。
《復習》教案 篇2
初三英語總復習教案設計
復習
內容初二下英語第17單元:Unit 17 What a good, kind girl!
目標要求知
識
目
標1. 單詞2.短語和習慣用語: 3. 日常交際用語
4. 語法: 情態動詞can 和may 的用法
能力
目標1.熟練掌握運用本單元的四會詞和詞組,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2.熟練運用本單元日常交際用語,特別是“問路”和“指路”方面的句型。
3.掌握情態動詞may“談論可能性”和“表示許可”的兩種用法。
情感
目標德育目標
本單元敘述了一個女學生放棄看電影的機會,通過向警察問路,陪伴一個外國婦女去醫院看望她丈夫的故事。事情雖小,但充分反映了女學生那種助人為樂的高尚品質。我們應懂得助人為樂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向具有的優良傳統。年輕人應該在日常細小的瑣事中逐步培養這種高尚的情操。
美育目標
通過對本單元課文的賞析,使學生深刻領悟到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我們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們只有相互關心、互相幫助,才能使這個世界充滿著愛,使我們的生活永遠沐浴在愛的陽光下。
復習重點1.掌握有關問路和指路的日常交際用語。
2.學習情態動詞may 等的用法。
復習難點同上。
復習方法歸納法、講解法
教學過程 設計
步驟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手段
重
點
歸
納
步驟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手段
重
點
歸
納
重
難
點
解
析
步驟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手段
重
難
點
解
析
步驟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手段
重
難
點
解
析
步驟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手段
課堂
檢測
自我評價
布置作業 1、預習:第二冊第十八單元
2、做預習練習:見初三英語總復習單元檢測題B2U18
附:初三英語總復習單元檢測題B2U17
《復習》教案 篇3
復習教案
第一課時
復習目標:
1、 復習掌握第一、二單元的生字生詞,能用“康復”、“意外”等詞造句。
2、 重點了解背誦情況,要求能背誦第一課、第三課和第七課,并能默寫重點段落。
3、 加強閱讀理解,提高閱讀分析能力。
4、 能把句子補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復習內容:
一、聽寫詞語。
1、 聽寫詞語:
蜿蜒 民族 駕駛 譜寫 奴隸 曲折 不朽 島嶼 海域
寶庫 水天相連 星羅棋布 連綿起伏 詢問 固定 頓時
傳遞 快慰 哀傷 飄飄悠悠
2、 同桌互批
3、 提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 齊讀。
二、能用“康復”、“意外”造句。
1、 出示詞語。
2、 指名說說這兩個詞的意思。
3、 明確要求:用這兩個詞語造句時,分別將這兩個詞用于句子的中間和最后。
4、 指名交流。
5、 師生評價。
三、把句子補充完整,并加上標點。
1、六一聯歡會開始了,我仿佛( )。
2、( ),我很自豪。
3、中國載人航天飛船試飛成功的消息像( )。
指名交流,師總結。
四、修改病句。
1、 出示句子。
(1) 我撿起了地上的。
(2) 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3) 小明從小就養成了講文明。
(4) 今天到公園去賞花。
2、 指名上黑板修改。
3、 共同批改。
4、 說說這個什么病句,進一步強調正確的修改符號。
5、 齊讀正確的句子。
五、復習課文。
1、 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兩單元的內容。
2、 指名背誦課文。
3、 默寫第一課。
4、 同桌互批,各自訂正。
5、 出示填空:
(1)桑蘭在她美好人生剛剛開始時,就發生了天大的不幸,然而她用( )的毅力,( )的精神,( )承受( ),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敬佩。
(2)爸爸說雪兒是一只信鴿。信鴿是不怕( ),它能飛越( ),忠實地為人們( ),所以人們稱它是“( )”。
(3)啊,我為雪兒歡呼!你看它那雙翅膀( ),在藍天中( )……
六、閱讀分析。
1、齊背《雪兒》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
2、師出示要求。
(1)照樣子,寫詞語。
雪白雪白( )( )( )
飄飄悠悠( )( )( )
(2)用橫線畫出“我”對剛到家的客人的做法。
(3)讀一讀最后一句話,說說“藍天白云”跟雪兒有什么關系,跟“我”又有什么關系。
(4)我天天和雪兒一起到陽臺上去看藍天白云,我們還會看到( ),看到( )。
3、逐條按要求完成。
5、 指名說,師生共同評議。
6、 再一次齊背課文。
七、復習作業(見試卷)
第二課時
復習目標:
1、復習掌握第三、四單元的生字生詞,能用部分詞造句。
2、重點了解背誦情況,要求能背誦第十課、第十一課、第十四課,并能默寫重點段落。
3、加強閱讀理解,提高閱讀分析能力。
4、能正確修改病句。
復習內容:
一、聽寫詞語。
1、聽寫詞語:
自豪 鏡子 疼愛 陷進 變幻 增添 姿態 籠罩 遮擋
釀蜜 槐花飄香 瑞雪初降 鋪天蓋地 糊涂 警惕 翻譯
據說 同胞 邊境 驚呆 神勇無比 熱火朝天 平平盞盞
2、 同桌互批
3、 提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 齊讀。
二、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三個,并組成詞語。
犭 ( ) ( ) ( )
氵 ( ) ( ) ( )
辶 ( ) ( ) ( )
艸 ( ) ( ) ( )
纟 ( ) ( ) ( )
土 ( ) ( ) ( )
1、 練寫。
2、 交流。
3、 說說規律,幫助記憶。如“犭”與動物名稱有關,“氵”與水有關等。
三、復習成語。
1、 讀一讀練習三和練習四上的成語積累。
2、 同桌互背。
3、 聽寫成語。
4、 同桌互批。
5、 點出易錯字,幫助記憶。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 這幅山水畫多么美麗而漂亮啊!
(2) 我們從小就培養了講衛生的好習慣。
(3) 我對學校每個地方都非常熟練。
(4) 同學們被解放軍叔叔的英勇事跡感激了。
(5) 今天開家長會,所有的各位家長都到齊了。
2、 指名上黑板修改。
3、 共同批改。
4、 說說這些句子屬于什么病句,進一步強調正確的修改符號。
5、齊讀修改后的句子。
五、復習課文。
1、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兩單元的內容。
2、指名背誦課文。
3、默寫《塞下曲》。
4、同桌互批,各自訂正。
5、出示填空:
(1)小駱駝原來挺( )的,因為( )。通過沙漠之旅,他明白了,那兩個肉疙瘩能( );兩個又大又厚的腳掌能防止( );眼皮上長著兩層眼毛可以( ),從此,他為自己感到( )。
(2)廬山的景色十分( ),那里有( ),有( ),有( ),有( ),尤其是( ),更給它( )。
(3)孩子們跑來了,籃兒挎走( ),心里裝著( )。中午,桌上就擺出了( ),( )、( )、( ),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都( ),整個槐鄉都浸在( )中了。
六、閱讀分析。
1、齊背《廬山的云霧》第二、三自然段。
2、讀一讀,分別畫出這兩個自然段的中心句,再齊讀。
3、第二自然段中介紹了廬山云霧( )的特點,第三自然段介紹了( )的特點。
4、找出其中的比喻句讀一讀,說說分別把什么比作什么。
5、想一想,廬山云霧還會變化出什么樣子?用“一會兒……一會兒……”將文中省略號的內容補充完整。
(1)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2)指名交流。
七、復習作業(見試卷)
第三課時
復習目標:
1、 掌握第五單元的生字詞。
2、 會背誦《古詩兩首》,并能默寫。
3、 能用“果然”、“如果……就……”造句。
4、 靈活運用字詞。
5、 進一步練習加標點。
6、 繼續進行閱讀訓練,加強閱讀能力。
復習內容:
一、聽寫詞語。
1、 聽寫詞語:
瀑布 黃鸝 浪費 關鍵 評理 可惜 整頓 分析 思索
肺結核 聚精會神 兩全其美
2、 同桌互批
3、 提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 齊讀。
二、默寫古詩。
1、 限時默寫古詩,指四人上黑板默。
2、 共同批改,訂正黑板上的古詩。
3、 同桌互相批改,各自訂正。
4、 齊背。
三、造句。
1、 出示詞語:果然,如果……就……。
2、 說說應該注意什么。
3、 試著用兩個詞造句。
4、 師生共同評議。
四、練習加標點。
1、 出示句子:
(1) 哥哥不以為然 在聲爭辯道 你這話不對 大雁就該煮了吃 烤了吃 煙熏火燎的 能有什么好味道
(2) 弟弟很不服氣 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 皮香肉嫩的 味道多美呀 為什么大雁就不行了呢
2、 試填。
3、 指名交流。
4、 進一步強調引號的用法。
5、 結合對話習作,說說如何把提示語寫完整。
6、 齊讀。
五、復習課文。
1、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兩單元的內容。
2、出示填空題:
(1)“兩個黃鸝鳴翠柳,( )。( ),( )。”這是( )代詩人( )寫的古詩《 》。在這首詩中,作者前兩句寫了( ),后兩句寫了( )景,( )、( )、( )、( )四種色彩相互映襯,表達了詩人( )。
(2)《爭論的故事》中故事的起因是兄弟倆想( )充饑,經過是兄弟倆為怎樣吃大雁( ),并跑到村里找人( ),結果是他倆找到了一個( )的辦法,可惜這時候大雁( )。
3、指名回答。
4、師讀,生聽,并把答案記下來。
5、 交流,訂正。
6、 齊答。
六、閱讀分析
1、 齊讀課文《爭論的故事》第三大段。
2、 聯系上文說說“贊許”的意思。
3、 為“聚精會神”換上適當的近義詞。
4、 說說盛老師為什么不時向同學們投去贊許的目光。
5、 讀到這里,你有什么感想,請說一說,再寫下來。
6、 交流,指名說。
7、 師生評議。
七、復習作業(見試卷)
第四課時
復習目標:
1、 掌握第六單元的生字詞。
2、 靈活運用詞語。
3、 進一步練習修改病句。
4、 按課文內容填空。
5、 進行關聯詞的練習。
6、 閱讀訓練,進一步提高閱讀水平。
復習內容:
一、聽寫詞語。
1、 聽寫詞語:
必須 泛起 堅定 上鉤 神秘 兇猛 匕首 貨輪 輸送
佩服 救援 望而生畏 展翅高飛
2、 同桌互批
3、 找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 齊讀。
二、復習成語。
1、讀一讀練習上的成語積累。
2、同桌互背。
3、聽寫成語。
4、同桌互批。
5、 點出易錯字,幫助記憶。
6、 齊背成語。
三、修改病句。
1、 出示句子。
(1) 經過努力,王麗做作業馬虎的現象比以前進步了。
(2) 老師講的知識,我基本上全懂了。
(3) 我國有世界上沒有的萬里長城。
(4) 烏云和大雨從空中傾瀉下來。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說說這些句子屬于什么病句,進一步強調正確的修改符號。
5、齊讀修改后的句子。
四、復習課文。
1、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本單元的內容。
2、 出示填空:
(1)海上救護機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難的船只,它還有許多兄弟,有的( );有的( );還有的( )……
(2)恐龍大多以吃( )為主,也有專門( )。霸王龍就是非常( )的( )恐龍,它( ),牙齒就像( )。
3、 生聽答。
4、 把聽到的內容寫下來,同桌互批。
5、 齊答。
五、關聯詞練習。
1、 說說你所知道的關聯詞。
2、 出示句子:
(1)( )我認真聽講,( )我的成績進步了。
(2)隔壁老奶奶( )給我弄吃的,( )教我讀書。
(3)( )不注意用眼衛生,我們的眼睛( )會近視。
(4)( )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他一點兒也不驕傲。
3、說說應該填上什么關聯詞。
4、齊讀句子。
六、閱讀分析
1、齊讀《恐龍》第二自然段。
2、聯系上下文,說說“龐然大物”和“望而生畏”的意思。
3、用波浪線畫出本段的中心句。
4、這一自然段主要介紹了哪四種恐龍,指名交流。
5、說說文中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向我們具體介紹了這些恐龍的特點。
6、師總結。
7、齊讀本段。
七、復習作業(見試卷)
第五課時
復習目標:
1、掌握第七單元的生字詞。
2、學會把句子補充完整。
3、能按課文內容填空,背誦《荷花》
4、進一步練習修改病句。
5、進行閱讀分析,提高閱讀水平。
復習內容:
一、聽寫詞語。
1、聽寫詞語:
蜜蜂 俘虜 蜻蜓 伸縮 功績 肌肉 暑假
舅舅 滿載而歸 舞蹈 飽脹 蓮蓬 翩翩起舞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齊讀。
二、復習成語。
1、讀一讀練習上的成語積累。
2、同桌互背。
3、聽寫成語。
4、同桌互批。
7、 點出易錯字,幫助記憶。
8、 齊背成語。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 那晚的情景一直在我心中銘記。
(2) 經過小華努力,使成績有了很大進步。
(3) 我們有總共四十一個人。
(4) 這是鮮艷的一面國旗。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說說這些句子屬于什么病句,進一步強調正確的修改符號。
6、 齊讀修改后的句子。
四、把句子補充完整,并加上標點。
1、荷花( )
2、( ),多開心啊
3、下課了 老師對我說( )。
指名交流,師總結。
提醒一定不能忘記加上標點。
復習引號的用法。
養成好的習慣,句子填完后要再用心讀一讀。
五、復習課文。
1、 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本單元的內容。
2、 指名背誦《荷花》
3、出示填空:
(1)海底的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的像蜜蜂一樣( ),有的像小鳥一樣( ),有的像小狗一樣( ),還有的像人在( )……
(2)這時,沙灘上已經有好多人了,他們( )螃蟹,( )海魚,( )貝殼……
(3)一陣微風吹來,我就( ),( ),不光是我一朵,( )。風過了,我停止舞蹈,( )。蜻蜓飛過來,( )。小魚在腳下游過,( )……
4、聽答。
5、把聽到的內容寫下來,同桌互批。
6、齊答。
六、閱讀分析
1、 齊背《荷花》第二三自然段。
2、 聯系上下文說說“挨挨擠擠”、“飽脹”的意思。
3、 說說剛開的、全開的、未開的花的姿態。
4、 默寫這些句子。
5、 “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當作一大幅活的畫說明了什么?指名說。
6、 畫家是誰?從中你可以看出什么?指名交流。
7、 齊背。
七、復習作業(見試卷)
第六課時
復習目標:
1、 鞏固第八單元的生字詞。
2、 整理錯亂的句子,練習用“漸漸地”和“越來越……越來越……”造句。
3、 能背誦《小露珠》,并按課文填空。
4、 學習修改病句。
5、 進行閱讀分析,進一步提高閱讀水平。
一、聽寫詞語。
1、聽寫詞語:
簡直 仿佛 捕殺 喇叭 精神 疑惑 瘋長 揮舞
蔥綠 威脅 歡天喜地 生機勃勃 傳染病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齊讀。
二、整理錯亂的句子
1、出示句子:
( )有一次,一條小金魚游到我的身邊。
( )文文家有個小水池,養著許多金魚。
( )我常常趴在池沿上,睜大眼睛看它們在水里游來游去。
( )它尾巴一搖就游跑了,可我差一點掉進水池里。
( )我探著身子,伸手想抓住它。
2、說說看到這種題目,應該怎么做。
3、 指名說。
4、 師總結:先讀一讀,了解大意。再根據其中的聯系,找出句子的前后順序。一般的都有是按時間或地方的順序來寫的。整理好了后,一定要再讀一讀,看看是否通順。
5、 按上述方法,練習做。
6、 指名交流。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 經過三個月的鍛煉,小明的身體。
(2) 車子開到一個南京市區賓館門口停了下來。
(3) 第一堂課,沙老師就給我留下了永遠不能忘記的難忘的印象。
(4) 我斷定這個好主意可能是聰聰想出來的。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說說這些句子屬于什么病句,進一步強調正確的修改符號。
5、 齊讀修改后的句子。
四、造句。
1、出示詞語:漸漸地,越來越……越來越……。
2、說說應該注意什么。
3、 試著用兩個詞造句,要求如下:
(1) 漸漸地:(寫天氣的)
(2) 漸漸地:(寫人物活動的)
(3) 越來越……越來越……:(學習方面)
(4) 越來越……越來越……:(生活方面)
4、師生共同評議。
五、復習課文。
1、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本單元的內容。
2、指名背誦《小露珠》
3、出示填空:
(1)( )降臨了,( )、( )、( )出現了( )小露珠。小露珠( ),( ),越來越大,越來越亮,到( )的時候,已經( )。
(2)經過王大伯的修剪,枝條是大大地( )了,但來年的桃子產量卻大大( )了。“( )”是為了“( )”,這里面還真有學問哩!
4、聽答。
5、把聽到的內容寫下來,同桌互批。
6、齊答。
六、閱讀分析
1、 齊讀《剪枝的學問》最后一自然段。
2、 找出其中的一個比喻句,說說把什么比作什么。說明了什么。
3、 “我”看到桃樹上又多又大的桃子又驚又喜。喜的是什么?驚的是什么?
4、 在我們生活中也有許多事例隱含著“減少”是為了“增加”這個道理,你能舉出一、兩個例子來嗎?
5、 齊讀課文。
七、復習作業(見試卷)
第七課時
復習目標:
1、 綜合修改病句。
復習內容:
1、 出示病句:
(1) 桑蘭是海內外人士敬佩的。
(2) 我們要不斷新的知識。
(3) 艱難地向高峰攀登。
(4) 我決心改掉作業馬虎。
(5) 他把小女孩一口氣背到了醫院。
(6) 我們把教室里的打掃得整整齊齊。
(7) 寬敞的草原是牛馬的樂園。
(8) 這是兩個四(2)班的同學做的好事。
(9) 海峽兩岸人民都愿望著祖國早日統一。
(10) 聽了校長的報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11) 在同學們的幫助下,我克服了錯誤。
(12) 大家積極體育活動。
(13) 商場里有各種各樣種類繁多的兒童玩具。
(14) 一小時后,我們到達了。
(15) 媽媽說明天可能不一定下雨。
(16) 我們要專心致志老師講課。
(17) 李方詳細地檢查了作業。
(18) 我接受了老師的批評,但是我犯了錯誤。
(19) 森林里,小兔的房子造得堅固結實。
(20) 李川特別喜歡踢足球和排球。
(21) 花園里的花很美麗極了!
(22) 語文這門功課對我很感興趣。
(23) 書架上各種各樣的擺著圖書。
(24) 老師講的知識,我基本上全懂了。
(25) 愛迪生試制電燈,不知多少次做了實驗。
(26) 我在公園里看到奇異的一種花草。
(27) 我斷定這個好主意可能是聰聰想出來的。
2、 復習我們學過哪些形式的病句。
3、 回憶分別應該用什么修改符號。
4、 試著修改。
5、 全班校對,同桌互批。
6、 師重點指導易錯的題目。
7、 生對調訂正。
8、 師批改。
《復習》教案 篇4
8.特殊詞精講
8.1 stop doing/to do
stop to do 停止,中斷做某事后去做另一件事,stop doing 停止做某事。例如:
they stop to smoke a cigarette. 他們停下來,抽了根煙。
i must stop smoking. 我必須戒煙了。
典型例題
she reached the top of the hill and stopped ___ on a big rock by the side of the path.
a. to have rested b. resting c. to rest d. rest
答案:c。由題意可知,她到了山頂,停下來在一個路邊的大石頭上休息。因此,應選擇\"stop to do sth. 停下來去做另一件事\"。而不僅僅是爬山動作的終止,所以stop doing sth.不正確。
8.2 forget doing/to do
forget to do 忘記要去做某事,forget doing 忘記做過某事。例如:
the light in the office is stil on. he forgot to turn it off. 辦公室的燈還在亮著,他忘記關了。(沒有做關燈的動作)
he forgot turning the light off. 他忘記他已經關了燈了。(已做過關燈的動作)
典型例題
---- the light in the office is still on. ---- oh,i forgot___.
a. turning it off b. turn it off c. to turn it off d. having turned it off
答案:c。由the light is still on 可知燈亮著,即關燈的動作沒有發生,因此用forget to do sth.而forget doing sth表示燈已經關上了,而忘記了這一事實。此處不符合題意。
8.3 remember doing/to do
remember to do 記得去做某事,remember doing 記得做過某事。例如:
remember to go to the post office after school. 記著放學后去趟郵局。
don\'t you remember seeing the man before? 你不記得以前見過那個人嗎?
8.4 regret doing/to do
regret to do 對將要做的事遺憾,regret doing 對做過的事遺憾、后悔。例如:
i regret to have to do this, but i have no choice. 我很遺憾必須這樣去做,我實在沒有辦法。
i don\'t regret telling her what i thought. 我不為告訴她我的想法而后悔。
典型例題
---you were brave enough to raise objections at the meeting.
---well, now i regret ___ that.
a. to do b. to be doing c. to have done d. having done
答案:d。regret having done sth. 對已發生的事感到遺憾。regret to do sth. 對將要做的事感到遺憾。本題為對已說的話感到后悔,因此選d。
8.5 cease doing/to do
cease to do 長時間,甚至永遠停做某事,cease doing 短時停止做某事,以后還會接著做。例如:
that department has ceased to exist forever. 那個系已不復存在。
the girls ceased chatting for a moment when their teacher passed by. 姑娘們在老師走過時,停了會聊天。
8.6 try doing/to do
try to do 努力,企圖做某事,try doing 試驗,試著做某事。例如:
you must try to be more careful. 你可要多加小心。
i tried gardening but didn\'t succeed. 我試著種果木花卉,但未成功。
8.7 go on doing/to do
go on to do 做了一件事后,接著做另一件事,go on doing 繼續做原來做的事。例如:
after he had finished his maths,he went on to do his physics. 做完數學后,他接著去做物理。
go on doing the other exercise after you have finished this one. 作完這個練習后,接著做其他的練習
8.8 be afraid doing/to do
be afraid to do 不敢,膽怯去做某事,是主觀上的原因不去做,意為\"怕\",be afraid of doing 擔心出現doing的狀況、結果。doing 是客觀上造成的,意為\"生怕,恐怕\"。she was afraid to step further in grass because she was afraid of being bitten by a snake.
她生怕被蛇咬著,不敢在草叢中再走一步。
she was afraid to wake her husband. 她不敢去叫醒她丈夫。
she was afraid of waking her husband. 她生怕吵醒她丈夫。
8.9 be interested doing/to do
interested to do 對做某事感興趣,想了解某事,interested in doing 對某種想法感興趣,doing 通常為想法。例如:
i shall be interested to know what happens. 我很想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想了解)
i\'m interested in working in switzerland. do you have any idea about that?
我對在瑞士工作感興趣。你想過這事嗎? (一種想法)
8.10 mean to doing/to do
mean to do 打算、想,mean doing 意味著。例如:
i mean to go, but my father would not allow me to. 我想去,但是我父親不肯讓我去。
to raise wage means increasing purchasing power. 增加工資意味著增加購買力。
8.11 begin(start) doing/to do
begin / start to do sth /begin / start doing sth.
1)談及一項長期活動或開始一種習慣時,使用doing。例如:
how old were you when you first started playing the piano? 你幾歲時開始彈鋼琴?
2)begin, start用進行時時,后面動詞用不定式to do。例如:
i was beginning to get angry。我開始生起氣來。
3)在attempt, intend, begin, start 后接know, understand, realize這類動詞時,常用不定式to do。例如:
i begin to understand the truth。我開始明白真相。
4)事物作主語時。例如:
the snow began to melt.雪開始融化了
8.12 感官動詞 + doing/to do
感官動詞 see, watch, observe, notice, look at, hear, listen to, smell, taste, feel + do表示動作的完整性,+doing 表示動作的進行性。例如:
i saw him work in the garden yesterday. 昨天我看見他在花園里干活了。(強調\"我看見了\"這個事實)
i saw him working in the garden yesterday.(強調\"我見他正干活\"這個動作)昨天我見他正在花園里干活。
典型例題
1)they knew her very well. they had seen her ___ up from childhood.
a. grow b. grew c. was growing d. to grow
答案:a。因題意為,他們看著她長大,因此強調的是成長的過程,而非正在長的動作,因此用see sb do sth 的句型。
2)the missing boy was last seen ___ near the river.
a. playing b. to be playing c. play d. to play
答案a. 本題強調其動作,正在河邊玩,應此用see sb. doing sth句型。
《復習》教案 篇5
本講選說一點詞語選用的有關問題。
正確使用詞語,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正確選用詞語。
漢語的詞語十分豐富,從語形式看,有單音詞、多音詞;從詞的構成看,有單純詞和合成詞,從詞的意義看,有單義詞和多義詞;還有同義詞和反義詞;從語匯包含的成分看,有通用詞語、文言詞語、方言詞語和外來詞語等。要從豐富的詞匯中選用最恰當的詞語來表達意思,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怎樣選用詞語呢?
1.要恰切地了解詞語的含意。
現代漢語中近義詞語的數量比較大,使用這一類詞語是要留心辨別其相同與不同之處。辟如親密、親切、親熱,它們的共同語素是“親”,親近;不同之處在另外的語素“密”、“切”、“熱”。親密,著重指關系,感情密切,沒有隔閡;親切,著重指感情真摯、懇切;而親熱,著重指親切而熱情。有了這樣的辨析,再根據語境來選用,就不會用錯。
2.要了解詞語的使用范圍
有些近義詞語有不同的使用范圍和搭配習慣,使用時也應當注意辨別。如“雄偉、宏偉”,意思相近,但“雄偉”可用于形容山峰、富有歷史意義的大型建筑,也可以指樂曲、繪畫的雄壯;而“宏偉”指大型建筑或計劃的宏大。如“宏偉的計劃”、“宏偉的藍圖”,一般不能說“宏偉的樂章”。再如“嚴密、周密”,前者側重于嚴格、緊密,沒有疏漏,多用于防范方面;而“周密”著重于周到、完備、細密,多用于思考、計劃、安排等方面。如果不注意它們的使用范圍和搭配習慣,就會用錯。
3.要注意詞語的感情色彩
詞語的感情色彩有的很鮮明,高考一般不會涉及這一類詞語;有的感情色彩比較含蓄、隱蔽,使用時要特別留心。譬如“修飾、粉飾、裝飾”,修飾指梳妝打扮或修整裝點,使外表整潔美好;也可以指使語言文字生動鮮明,如“修飾語言”。它不會褒貶色彩。而“粉飾”常指裝點門面,掩蓋實際,帶有貶義,如“粉飾太平”。而裝飾,泛指點綴,也不含貶義。同樣是貶義詞,但分量有輕有重,也要留心。譬如“唆使、指使”,唆使,指挑動別人去做壞事,有很強的貶義;指使,表示出主意叫別人去做某一件事,語言較輕。”
4.要分辨詞語的語體色彩
語體色彩是指詞語適用于不同語體的風格色彩,口頭語體用詞通俗易懂,生動活潑;書面語體用詞莊重典雅,講究分寸。有些專用詞語只適用于某一類文體。如果不注意詞語的語體色彩,用得不合適。會使人感到很不協調。如“啟程”與“動身”意思相同,但前者書面語體色彩濃,后者是口頭語體色彩濃;又如“商量、商榷”,前者口頭語體色彩濃,后者書面語體色彩濃,這一類詞語,如果不分場合、不分對象、不分語體,隨意使用,就會不協調,甚至引人發笑。
不過,詞語的感情色彩、語體色彩,有時為了追求某種特定的表達效果是可以活用的;還有莊詞可以諧用,諧詞莊用。這些都屬修辭方面的問題,另當別論。
5.要注意詞語的音節配合
恰切地理解詞語的含意,留心使用范圍、感情色彩、語體色彩,是為了使表達準確、鮮明。注意音節配合,是為了發揮漢語的音韻之美、讀起來上口,聽起來悅耳,增強表達效果。注意音節配合,就是要注意句子內部詞語音節的勻稱。一般說來,單音節與單音節配合,雙音節與雙音節配合,而不要交叉配合。
還有其他要注意的問題,以后還會說到。
下面再來說高考對實詞的考查。
一、試題的特點
高考語文試卷幾乎是每年必有實詞運用的試題,其試題的特點主要有下列三點:
1.著重考常用實詞的運用
現代漢語實詞數量巨大,高考著重考查對常用詞語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在常用詞語中,從詞性來說,又著重考查動詞,形容詞的使用,偶然兼及其他詞類。
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圖 日本侵華的歷史,引起中日兩國人民的強烈反對。
②端午節,民間有在身上掛香荷包的習俗,據說這樣可以 疾病。
③見到這一情景,她那滿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
a.竄改 驅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竄改 祛除 溶解
d.篡改 驅除 溶解
這是1999年全國卷的第3題。被選6個詞語,全是常用動詞。“竄改”只是改動意思,而“篡改”卻有“用作偽的手段對經典、理論、政策等進行改動或曲解”的意思。可見句①只能選用“篡改”。“驅除”有趕走、除掉的意思,“祛除”有除掉的意思,現在用于去疾病、邪祟方面,只能用“祛除”。“溶解”指物質成為溶液的過程,而“融解”的意思為融化,句③只能用“融解”。
例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①在總統選舉投票現場門外, 各大新聞媒體的上百名記者。這些記者都在等待接受“稽查犬”的檢驗,以探明是否攜帶武器。
②如果沒有豐富的生活積累和深厚的藝術功底,沒有較高的語言文字修養,是很難寫出高 的作品來的。
③曹操四言詩的雄渾,陶淵明田園詩的恬淡,自然受人稱譽,而張旭草書的奇偉飛動,顏畫卿楷書的厚重雄偉,也同樣令人 。
a.聚集 品位 贊揚
b.云集 品位 贊嘆
c.云集 品位 贊嘆
d.聚集 品位 贊揚
這是XX年全國卷的第3題。所選3組6個詞語,主要是常用動詞,兼及常用名詞“品位”“品味”。其難易度與例1相仿佛。
2.著重考查近義詞語的辨別
例1中的3組是近義詞語,已作分析。例2中的“聚集”和“云集”是近義詞語。“云集”比喻許多人從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各大新聞媒體的上百名記者,用“聚集”顯然不合適。“品味”指物品的品質和風味,用來形容文學作品顯然不準確;而“品位”指文學作品等達到的水平,句②只能用“品位”。“贊揚”有稱贊的意思,又有表揚的意思;“贊嘆”只有稱贊的意思。依據句③的內容,理應選用“贊嘆”。又如過去考過的“裝載、承載”,“正確、準確”,“聳人聽聞、駭人聽聞”等,都是近義詞語。只有準確地理解它們在詞義上的微細差別,并結合語境,才能正確答題。
二、典型題分析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話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在封建時代用于科舉考試。它必須“代圣人立言”,在形式上也必須遵守一些死板的 。19xx年,清朝政府宣布廢止科舉考試制度,八股文隨之失去它的實際效用;新文化運動興起時,它作為封建的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嚴厲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成了無人肯說的 話題。
a.限定 抨擊 生僻
b.限制 批評 生僻
c.限制 批評 冷僻
d.限定 抨擊 冷僻
這是XX年全國春季招生試卷的第3題。備選的6個詞語全是常用詞語,“限定”與“限制”、“抨擊”與“批評”、“生僻”和“生冷”都是近義詞語。“限定”和“限制”都有規定范圍、不許超過的意思,但“限定”要有數量等方面的規定,與“八股文”的要求更一致;“批評”與“抨擊”基本意思相近,但“批評”是指出缺點或錯誤,“抨擊”是用批評來攻擊,詞義更重,感情色彩更強烈,與文段中的“嚴厲”更協調一致;“生僻”與“冷僻”都有不常見的意思,但“生僻”側重于不熟悉,“冷僻”更強調不常見,依據“自然成了無人肯說……的話題”當用“冷僻”。可見本題答案是d。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報載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芳女士近年多次 北京大學,為推動孫中山研究做出了貢獻。
②北京市政府對城市布局做出了 ,在XX年前將每年增加800萬平方米的綠地。
③鄧亞萍現在留給大家的印象, 日漸成熟的儀表風度, 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a.蒞臨 計劃 不僅是/而且是
b.蒞臨 規劃 不是/而是
c.親臨 規劃 不僅是/而且是
d.親臨 計劃 不是/而是
這是XX年全國卷的第3題,備選詞語都是最常用的近義詞語,與上題不同的是實詞、虛詞(關聯詞語)融合于一題。“蒞臨”和“親臨”都有到的意思,而“親臨”更強調親自到,可見句①應選“親臨”。“計劃”和“規劃”是近義詞語,但“計劃”是指工作或行動以前預先批定的具體內容和步驟,而“規劃”是指比較全面的長遠的發展計劃,根據句②的意思,當用“規劃”。“不是/而是”是否定與肯定的關系,“不僅是/而且是”表達的是既肯定前者,又進一步肯定后者。依據句③的意思,當選用后者,可見本題答案為c。
三、解題的技巧
本講一開始講的怎樣選用詞語的原則,其實就是解這類試題的技巧。不過上文主要以恰切地理解詞語的含意,辨析它們之間的微細差別的角度說的,這里從注意語境的角度來說明,解詞語運用題,都應重視語境分析。這里所說的語境,主要是指試題所給的文段或各個文句。離開了對具體語境的分析、很難有對詞語的正確選用。
例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新式標點符號指的是,萌芽于清末,誕生于“五四”, 到現在的標點符號系統。
②就在兩年前,他還到四川雅礱江谷地 ,一天內攀登了500米高的山嶺,又下降到1000米深的峽谷。
③他們請一些有經驗的兒科大夫擔任“電話醫生”,就有關兒童保健方面的問題
咨詢,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
a.延續 考察 進行
b.沿用 考察 提供
c.沿用 考查 提供
d.延續 考查 進行
這是1997年全國卷的第5題。這3組6個詞語的意思是能辨別的,怎樣選用?因為句①有“萌芽”、“誕生”直到“現在”,不是說將來的事,所以最恰當的是“沿用”,而選用包含“繼續下去”意思的“延用”便不夠恰當。句②說的是觀察、調查之意,而不是用一定的標準來檢查、衡量,所以應選“考察”。“進行咨詢”、“提供咨詢”,孤立地說,都可用,但是句③中有“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選用“提供”更恰當,因為“進行咨詢”重點講“向別人”而“提供咨詢”重點講“為別人”。這樣看來b項最恰當。如果不是這樣具體分析語境、本題就會答錯。
四、練習與答案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
①“9•11”事件后,以色列軍方仔細核查了安全防衛系統可能出現的漏洞和疏忽,并呼吁國人保持 。
②蒂托的人身安全將會得到充分保證,他的活動不會 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工作。
③象征主義經常用 難解的語言和形象刺激感官,產生恍惚迷離的神秘聯想,形成某種“意象”,借以暗示這種虛幻的“另一世界”。
a.鎮定 阻礙 晦澀
b.鎮靜 妨礙 晦澀
c.鎮定 妨礙 艱澀
d.鎮靜 阻礙 艱澀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公平競爭反映了人類在競技場上的精神追求和道德 ,在當今社會中,正為其他許多領域所提倡。
②前往韓國的球迷們紛紛指出如此眾多的手續未免 得過于繁瑣。
③光盤是一種不同于軟盤的存貯 ,它有點類似我們cds唱片。
a.準則 限定 媒介
b.準則 規定 媒介
c.規則 限定 媒體
d.規則 規定 媒體
3.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①國慶長假期間,凡在本公司購買商品滿1000元者,本公司將 價值100元的禮品券。
②各大城市的城郊 部分往往是流動人員最多的地方,也是治安狀況比較嚴峻的地方。
③從學校走向工作崗位,并不意味著學習的 ,而是應該在新的條件下繼續學習。
a.惠贈 結合 中止
b.惠贈 接合 中止
c.敬贈 結合 終止
d.敬贈 接合 終止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老先生溘然長逝,直到今天,我才勉強把心里想說的話陸續理清楚,然后點點滴滴
到紙上。
②據此間報紙 會議是全封閉式的,只有在談判休息時,才可以看到有人在草
地上漫步。
③中國交響樂團向海內外作曲家發出征集交響樂管弦樂的 ,作品題材、內容
不限,只求風格、手法為更多的聽眾喜聞樂見。
a.寫 宣稱 啟事
b.滲 宣稱 啟示
c.寫 披露 啟示
d.滲 披露 啟事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
①老師苦口婆心地跟他談了半天,他卻毫無 。
②今年的植樹節,我校 有500名學生參加了植樹活動。
③小張待人是 的,但在執行制度方面卻特別嚴格,不怕得罪人。
a.反映 估量 忠厚
b.反應 估量 忠厚
c.反應 估計 寬厚
d.反映 估計 寬厚
答案
1.b(鎮定,遇到緊急情況不慌不忙,鎮靜,情緒穩定或平靜。妨礙,使事情不能順利進行;阻礙,使不能順利通過或發展,語義較重。晦澀,作品含意隱晦不明;艱澀,文辭不流暢,難懂)
2.b(準則、言論、行為等依據的原則;規則,大家共同遵守的具體規定。規定,指對某一事物做出關于方式、方法或數量的決定;限定,指在數量、范圍等方面加以規定。媒體,指交流、傳播信息的工具,如報刊、廣告、廣播等;媒體,是使雙方發生關系的人或事物)
3.c(惠贈,用于稱對方對自己的贈送;敬贈,用于自己對別人的贈送行動。接合,連接使合在一起;結合,人或事物間發生密切聯系。中止,中途停止;終止、結束、停止)
4.d(句①用“點點滴滴”而用“滲”;“披露”,發表、發布,“宣稱”,用語言文字公開地表示、聲稱;啟事,為了說明某事而在報上、墻上刊登或張貼的文字,“啟示”,啟發指示,使有所領悟)
5.d(反映,指反照,或提供情況;多用于對上級;反應,指由外來刺激引起的某種活動或回應。估量,書而語,更鄭重;句中對植樹人數作推斷,應用“估計”。忠厚,忠實厚道,形容性情,寬厚,寬大厚道,特指待人)
《復習》教案 篇6
課題:總復習:百分數 年級:六年級
科目:數學 課型:復習
復習內容:1、復習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百分數和分數的互化以及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2、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和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3、折扣、納稅、利息。
復習目的: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和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解答。
2、能正確熟練地解答有關稅款、稅后利息等實際應用問題。
溫故案
一、 知識要點:
1、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 )的數,百分數也叫做( )
或( )。
2、分數既可以表示( )也可以表示( );百分數只表示( ),
后面不能寫單位。
3、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 ),同時在后面填上( );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 ),同時把小數點向右( );百分數化成分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 )的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 );把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 ),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 )。
4、發芽率= 合格率= 出勤率=
5、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做( )。
6、存入銀行的錢叫( ),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 ),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利率。利息=
7、打折銷售時,打幾折表示實際售價是原來售價的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 )。
8、農業收成,經常用“成數”來表示。“一成”是( ),改寫成百分數就是( ),
“三成五”就是十分之三點五,改寫成百分數就是( )。
鞏固案
一、 跟蹤練習
(一) 填空題:
1、5是8的( )% ,8是5的( )% 。
5比8少( )% ,8比5多( )%
比5千克多20%是( )千克,比( )多25%是8千米 。
比( )少40%是3噸。15升減少10%后是( )升。
2、一件衣服80元,比原來降低20元,這件衣服是打( )折出售的。
3、某款書包打八折后售價是120元,如果打九折出售,這款書包需要( )元。
(二)判斷:
1、利率=利息÷本金 ( )
2、把含糖30%的糖水倒出一半后,剩下的糖水的含糖率是15%。 ( )
3、一條路第一天修了全長的20%,第二天修了余下的20%,兩天一共修了全長的36%。4、一種商品,先降價10%,再提價10%,現價比原價低。 ( )
(三)列式計算:
1、 一個數的62.5%是15,它的50%是多少?
2、一個數的20%比它的1/4少19.6,這個數是多少?
知新案
(四)解決問題:
1、修一段120千米長的高速公路,第一周修了全長的20%,第二周修了全長的40%,第一周比第二周少修了多少千米?
2、某公司現在投資20萬元,比計劃節約投資15萬元,節約投資百分之幾?
3、小華的媽媽把1000元錢存入銀行,定期三年。如果年利率按5.22%計算,到期一共可以取回多少元?(按規定要扣除5%的利息稅)
4、一件衣服,新百和中央標價都是800元,新百打八折銷售,中央滿400返還現金100元,在哪家買劃算?(計算說明理由)
《復習》教案 篇7
一、19世紀晚期歐美的工人運動
①19世紀70年代逐步走向高潮,罷工次數增多,規模擴大,影響最大的是1886年美國芝加哥工人爭取8小時工作日的“五一”大罷工。——階級基礎。
②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傳播;一批優秀的工人運動領導人和馬克思主義宣傳家迅速成長起來。——思想基礎。
③德國社會民主黨、法國工人黨、美國社會主義工黨等工人階級政黨和組織相繼建立。——組織基礎。
④馬克思、恩格斯對工人運動的關心和指導。——領導基礎(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逝世) 二、第二國際:1889-1914
(1)建立:
①1889年7月14日,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巴黎召開,通過每年慶祝“五一節”等決議。
②這次大會標志著第二國際的建立,它促進國際工人運動進一步發展。
(2)活動:
①第二國際通過了歷次代表大會的決議,給各國共產黨指出了行動方向。
②以列寧為首的馬克思主義派同第二國際內修正主義進行斗爭。
③“一戰爆發”后,第二國際內大多數政黨倒向本國政府一邊,支持帝國主義戰爭,1895年,恩格斯逝世,第二國際瓦解。三、列寧主義誕生
1、條件:
①19世紀70年代,俄國無產階級人數大大增加,開始成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階級基礎。
②80年代,普列漢諾夫開始在俄國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基礎。
③馬克思主義小組建立——組織基礎。
④20世紀初,列寧完成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準備工作。
2、俄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和列寧主義的誕生。(1898年,俄社會主義工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
①19xx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大會通過決議,把實現無產階級專政寫入黨的綱領;大會選舉中央領導機構時,擁護列寧的一派占了多數。這次大會是俄國無產階級政黨建立的標志。
②領導機構: 布爾什維克;孟什維克
③從這時起,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的思想體系被稱為布爾什維主義,它的出現標志著列寧主義的誕生。
④19xx年,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在組織上正式決裂,成為俄國社會主義工黨。
《復習》教案 篇8
第6課時 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人民政府為人民
1.應對突發事件履行職能。近來利比亞國內局勢動蕩,我國在利公民人身財產安全受到威脅。為此,我國自2月22日起先后派出多架包機趕赴利比亞,分批組織我國駐利人員撤離。中國政府開展的這次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有組織撤離海外中國公民行動,華僑華人、國際社會對此予以高度關注和評價,好評如潮,認為它一方面生動詮釋了中國政府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宗旨和出色的組織協調能力,另一方面在國際上充分展示出中國全新的國家形象。
2.接受批評監督傾聽呼聲。國務院總理X年1月24日下午前往國家信訪局,首次與來訪群眾進行面對面交流,了解他們的困難和要求,并就政府工作聽取意見。強調,要拓寬人民群眾向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渠道,創造條件,負責任地解決人民群眾的困難和問題。只有善于傾聽群眾的呼聲,勇于面對群眾的批評,政府工作才能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
知識鏈接
1.中國政府從利比亞快速撤僑說明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1)生存權、發展權是公民的基本人權。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內在要求。
(2)我國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要積極履行各項職能。
(3)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是構成主權國家的基本要素。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中享有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和管轄權。
(4)綜合國力是指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所擁有的各方面力量的總和。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2.我國政府勇于接受批評監督、傾聽呼聲的政治學依據。
(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有權監督權力的行使。
(2)我國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是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準則和工作宗旨,權力應該依法行使,公開透明,接受人民的監督。
(3)只有讓人民群眾批評和監督政府,才能使權力健康有序地運行,提高行政效率,增強政府權威,最終達到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的目的。
針對訓練
1.“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政府的權力運行過程公開透明就會大大地降低腐敗發生的幾率。”這是因為,權力運行過程公開透明才能( )
①擴大公民的民主權利 ②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
③切實維護群眾的所有利益 ④有效防止政府權力的濫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選c。權力運行過程公開透明并沒有擴大公民的民主權利,①不能選;切實維護群眾的所有利益是錯誤說法,應是維護合法利益,③不能選;②和④符合題意,故選c。
2.“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監督政府,同時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的監督作用,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總理在XX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這些話不僅引起代表委員的共鳴,而且受到社會各界的熱議。
(1)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理由。
(2)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如何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答案】
(1)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有權監督權力的行使。②對人民負責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權力應該依法行使,公開透明,接受人民的監督。③權力的行使需要監督。只有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才能保障監督權的實現,使權力健康有序地運行,最終達到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的目的。④權力若不在陽光下運行,必然導致官僚主義,滋生腐敗。
【答案】
(2)①切實履行職能,維護人民根本利益。②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打造便民利民政府。③堅持依法行政,依法行使權力。④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提高決策水平。⑤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自覺接受人民監督。
高考展示
例1: (•福建•30)國務院頒布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實施三年以來,知識產權受理、審批、登記量大幅攀升,對建設創新型國家產生積極作用。下列直接體現政府保護知識產權助力國家創新建設的措施是[來源:第一范文網]
a.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專項行動,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
b.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創新體系
c.完善行業知識產權立法和司法體系,為行業提升競爭力保駕護航
d.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發揮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運用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有關政府的知識來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題干要求選擇政府通過“保護知識產權”來助力“國家創新建設”的措施,b項與“保護知識產權”無關,c、d觀點表述錯誤。故選a。
例2:(•天津•3)近期,“染色饅頭”、“瘦肉精火腿腸”等食品安全事件屢有發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要有效防范此類現象發生,從漫畫《交叉地帶》中我們得到的啟示是
a.政府要直接參與食品生產和管理
b.要加強法制建設,提高政府權威
c.政府要清正廉潔,防止行政執法腐敗
d.要完善權責一致、分工合理的行政管理體制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識圖能力。漫畫《交叉地帶》說明政府部門分工不盡合理,使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d符合漫畫宗旨,答案選d。a錯,政府不能直接參與食品的生產和管理,否則就違背了政企分開的原則;b、c與漫畫的宗旨不相符合。
答案:d
例3:(•浙江•41)近年來,東部地區民營企業出現了“用工荒”,一些企業難以找到所需的農民工。“用工荒”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材料一 我國東部地區民營企業絕大多數屬勞動密集型企業,對農民工的需求很大。我國地區發展水平和資源稟賦差異巨大,中西部地區仍將保持一段時間工資相對低廉的優勢,一些東部企業逐漸向中西部擴張。隨著國家中西部地區開發戰略的實施,中西部地區企業用工明顯增加。
材料二 就“用工荒”問題,三位同學各抒己見。小張認為,“用工荒”是一個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一定程度上“慌”了企業,企業和政府都應高度重視。小王認為,“用工荒”與勞動力價格太低有關,企業只要大大提高工資,“用工荒”就能迎刃而解,企業也沒有什么可“慌”的。小周則認為,“用工荒”是市場運行過程中的自然現象,不必大驚小怪。只要讓“看不見的手”繼續發揮作用。“用工荒”問題自然會得到解決。
面對“用工荒”,政府應如何履行其應有的職能?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政府職能這一知識點分析如何應對“用工荒”這一熱點問題的能力。解答此間的關鍵在于全面識記并準確理解政治生活教材中關于“我國政府的職能”這一知識點,然后結合東部地區民營企業出現的“用工荒”,分別加以闡述。不能全面、準確、完整掌握“我國政府的職能”這一教材基礎知識,不能聯系材料結合現實生活進行分析,都可能導致因答案不全而失分。
答案:(1)政府要維護勞動者和企業合法權益,協調企業和職工的關系。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
(2)加強宏觀調控,幫助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
(3)推動企業加強文化建設,加強對職工的人文關懷,推動農民工技能培訓,履行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
(4)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履行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5)政府還要依法行政,科學民主決策,接受監督,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
《復習》教案 篇9
同學們,第二單元的課文已經學完了,該如何對其進行歸納整合呢?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有的放矢
1.了解小說的一般特點,掌握小說的基本要素。
2.了解小說的來龍去脈,弄清人物活動的大舞臺。
3.通過人物的言行,結合人物所處的環境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
4.深入理解作品的內涵,對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評價。
二、積土成山1. 豐富的字詞(1)生字:亨 硯 羼 蘸 舀 綻 皸 捺 鍥 赳 臼 黠 咂 捋 戳 窘 惘忐忑 矜 侃 靦腆 吁拗 恬 舐 嚏 擤 癟 瞟 盅 鹵 熠(2)詞語:闊綽 不屑置辯 頹唐 筆硯 附和 惋惜 分辯 間或 懲罰 皸裂 吝惜 挑剔 脫臼 雄赳赳 纖長溫文爾雅允諾 借花獻佛 窘迫憂郁 忙不迭 矜持 檢點 溫馨 勃然大怒 戰戰兢兢 鍥而不舍 釋然 湛涼 聲色俱厲 斬釘截鐵 秉公 脫臼 兀自 狡黠 斑駁 內疚 冥思苦想拘謹 彬彬有禮刁難 哽咽謾罵 哀兵必勝 侃侃而談 靦腆 氣喘吁吁 執拗 恬淡 諂媚 霹靂 戰栗 忌諱 熱衷 光彩熠熠 呵叱 乖覺 嘀咕 哆嗦2.精彩的句子(1)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賞析:“短衣幫”與“長衫客”之間等級森嚴,隔著鴻溝。孔乙己“站著喝酒”,說明社會地位低下,應屬“短衣幫”;而他“穿長衫”,總想保持讀書人架式,卻窮困潦倒,不能“踱入”房里,與長衫并起并坐。孔乙己經濟狀況、社會地位與思想意識的嚴重矛盾,充分說明了他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短短一句話點明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點。(2)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賞析:“竊”與“偷”本是同義詞,所不同的一是文言,一是白話,可孔乙己卻認為不能相提并論。在他看來,“竊”比“偷”似乎高人一等,何況他“竊”的是與讀書人關系密切的書,這就更高人一等了。其實這是強詞奪理,是自我解嘲。個性化的語言描寫生動地刻畫出一個迂腐可笑、深受封建文化毒害的讀書人形象。(3)陶影用目光包裹著兒子,隨著小也的步伐,這目光像柔軟的蠶絲從繭中抽了出來。賞析:把目光比喻成“柔軟的蠶絲”,隨著兒子的身影或長或短。目光中包含著一個母親所有的愛、快樂和欣慰,像蠶絲那樣綿綿不絕,這樣的比喻多么獨特而有韻味啊。(4)小也,你離兩位爺爺再近點,我什么都不圖,只請兩位爺爺把那天的事同孩子講清楚,告訴孩子:媽媽沒有錯……賞析:這個結尾很令人感動,主人公一切的努力只是要孩子明白:媽媽沒有錯。一個竭力維護人格尊嚴,立場堅定的母親形象躍然紙上,讓我們不由贊嘆一聲: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么美的一些句子,你不想自己也試一試嗎?請做仿寫練習:(1)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母親或父親的特點。我的母親(或父親)是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的人。(2)模仿第(3)句話,描寫一個人物的神態和語言,要能表現出人物的性格或內心世界。(3)第(4)句話把母親的目光比喻成“柔軟的蠶絲”,母親的目光還能比喻成什么?請完成下面的仿寫。母親的目光像柔軟的蠶絲,隨著兒子的身影越抽越長;母親的目光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親的目光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多彩的語文常識(1)會晤作者畢淑敏,當代女作家,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1952年出生于新疆。從事醫學工作20年后,開始專業寫作,共發表作品200萬字。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紅處方》、《昆侖殤》、《血玲瓏》等。(2)了解歷史① 四書五經:四書五經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著作的總稱。據稱它們分別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參、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稱為《四子書》(也稱《四子》),簡稱為《四書》。《五經》包括:《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② 古代科舉制度是古代選拔人才的考試制度。自隋朝行科舉制。以下各朝或繼承或變化。大凡參加科考的,一般必需經歷童試、鄉試、會試、殿試等程序。其中,童試合格后叫做“進學”俗稱“秀才”,通過童試才能參加鄉試。鄉試考取者稱為舉人,進了舉人才能參加會試。會試中試者叫做貢士,第一名叫做會元。成為貢士以后才有資格參加殿試,殿試由皇帝主持,考中后成為進士。 凡具有鄉試以上功名者,皆具備了做官資格,且成為鄉里士紳。三、點擊中考[試題回放] 閱讀下面小說選段,完成問題。(XX年河南省中考試題)(甲)中秋過后,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著火,也須穿上棉祆了。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正合了眼坐著。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溫一碗酒。”這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看時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臺下對了門檻坐著。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見了我,又說道,“溫一碗酒。”掌柜也伸出頭去,一面說“孔乙己么,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 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錢,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樣,笑著對他說,“孔乙己,你又偷了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時已經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乙)范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啦!我中了!”說著,往后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將幾口開水灌了過來。他爬將起來,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里,掙起來,頭發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眾人拉他不住,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眾人大眼望小眼,一齊道:“原來新貴人歡喜瘋了。”老太大哭道:“怎生這樣苦命的事!中了一個甚么舉人,就得了這個拙病!這一瘋了,幾時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這樣的病!卻是如何是好?”眾鄰居勸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們而今且派兩個人跟定了范老爺。這里眾人家里拿些雞蛋酒米,且管待了報子上的老爹們,再為商酌。”(1)請各用一句話分別概括(甲)(乙)兩段文字的主要事件。(2)孔乙己和范進都是熱衷功名的讀書人。二人境況不同,周圍人對他們的態度也不同。酒店的人對孔乙己的態度是: ,眾鄰居對范進的態度是: 。(3)孔乙己被摧殘的直接原因是 ,范進發瘋的直接原因是 ,造成二人如此境況的根本原因是: 。(4)甲段文字渲染一種悲涼的氣氛,表明作者對孔乙己的態度是: 。 乙段文字創設了一個滑稽可笑的場景,表明作者對范進的態度是: 。(5)(甲)(乙)兩段文字主要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等描寫刻畫人物性格。請從上邊兩段文字中摘抄一例你最為欣賞的動作或語言描寫的句子進行賞析。[題型解析] 這道閱讀理解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對比閱讀能力。第一題要求概括兩段文字的主要事件,考查的是整體感知能力,閱讀文段可知,甲段主要記述了孔乙己到酒店喝酒的事,乙段描述了范進喜極發瘋的事,表述時把人物及其事件交代清楚即可。第二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先細讀課文找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信息(即重點語句),然后對這些語句進行分析、歸納、提煉,最后歸納出人們對兩個人的不同態度。第三題也需在篩選信息的基礎上,結合寫作背景去探究悲劇的原因。甲段由人們的談話中可知,孔乙己的悲劇產生的直接原因是被丁舉人打折了腿;乙段范進發瘋的直接原因是中舉。結合背景和原文內容可知,范進和孔乙己悲劇的根本原因是科舉制度造成的。第四題要求把握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情感態度。甲段悲涼的氣氛暗示我們作者對孔乙己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滑稽可笑的諷刺性場面則表明作者對范進的諷刺批判態度。最后一題考查對語言的賞析能力,開放性很強。要注意選擇那些精彩的動作描寫或語言描寫進行賞析,通過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體會作者的用語之妙。參考答案:1.(甲)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乙)范進因中舉而發瘋。2.冷嘲熱諷(冷漠無情);趨炎附勢(阿諛奉承)3.偷東西被打;因中舉而喜極發瘋;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封建文化的毒害,封建社會的毒害等)4.既批判又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尖銳的諷刺,無情的嘲弄。5.例如: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語言描寫,表現了孔乙己自欺欺人,死要面子,迂腐可笑的性格特點。又如:范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二聲,道:“噫!好了!我中了!” 動作語言描寫,表現了范進熱衷功名,利欲熏心的性格特點。(舉一例即可)四、口語交際:中學生看電視利弊談訓練目標:1. 能圍繞一個觀點,言之有據、言之成理地進行闡述,并能結合自身體會、自身實例,以增強說服力。2. 辯論時要做到有理有節。3. 發言時要注意口齒清楚,條理分明,觀點鮮明。
《復習》教案 篇10
period 6 assessment
the general idea of this period
this period is to find out how well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english humour—the kinds of humour and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of each kind,whether they can use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learned in this unit correctly,so that instruction can be improved.to achieve the above goals the teacher can apply both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 by designing a checklist for students to complete.and this will get the students involved in the assessment so that they focus o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s well as the results of learning.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help the students learn to assess whether their knowledge about this topic has increased.
help the students focus o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s well as the results of learning.
teaching methods
question-and-answer activity.
pair work and group work to make the students work in clas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ids
a multimedia
a blackboard
three dimensiona l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nd skills
elevate efficiently the students’ knowledge about english humour.
elevat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using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and grammar learned in this unit.
process and strategies
check up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this unit by evaluation and tests.
feelings and value
through this part the students will surely know what they have mastered and haven’t mastered,and thus work hard to consolidate it.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greetings
t: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
ss:good morning!
t:so far we have finished this unit which is about...?
ss:it’s about english humour.
t:we have had great fun while learning this unit.it seems that our class has become more lively and interesting.of course we have learned a lot of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and the -ing form used as the attribute,predicative and object complement.
step 2 dictation
t:now let’s have a dictation of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as i told you yesterday.i’ll read each word or expression twice.are you ready?let’s start.
t:please check your answers with your partners.please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ose words or expressions that you didn’t get right.
step 3 assessment
t:today we are going to see how well you have worked on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the -ing form,and how much you know about english humour.now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to have a self-assessment.
非測試性評價
checklist
1.do you know different kinds of humour?
2.do you know humour is not always kind?
3.do you know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humour and chinese humour?
4.can you tell some funny stories in english?
5.can you think of a funny situation in your life and then write out your story.
6.can you understand all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unit?
7.do you know the function of the -ing form?
8.can you use the -ing form freely and correctly?
測試性評價
ⅰ.choose the suitable words from the box below and fill in the blanks in the correct form.
astonish depress play do ride amuse bark welcome
1.i can’t imagine billy _________________ a motorbike.
2.did you hear the dog downstairs _________________ for most of the night?
3.frank is very good at telling funny jokes.he can be very _______________.
4.you can’t stop me __________ what i want.
5.he gave me a __________ hug when he met me at the airport.
6.jim has really learnt very fast.she has made __________ progress.
7.it’s been raining all day.this weather is __________ .
8.when i came out of the theatre,i noticed a group of children __________ musical instruments across the street.
suggested answers:
1.riding 2.barking 3.amusing 4.doing
5.welcoming 6.astonishing 7.depressing8.playing
ⅱ.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proper form of the given words in the brackets.
1.the _________(miss) boy was last seen playing near the river.
2.he had never spent a more ___________ (worry) day.
3.do you know the boy __________ (lie ) under the tree ?
4.the news sounds __________ (encourage).
5.father left early in the morning,leaving me __________ (wonder) what happened.
6.he could feel the cold wind ______________ (blow) against his face.
7.there is another road ___________ (lead) to the city.
8.as al l know,china is a ______________ (develop) country,belonging to the third world.
9.the picture __________ (hang) on the wall is painted by my nephew.
10.the task of this class is _____________ (practise) the idioms.
suggested answers:
1.missing 2.worrying 3 .lying 4.encouraging 5.wondering 6.blowing 7.leading 8.developing 9.hanging 10.practicing
ⅲ.multiple choice
1.—are you __________ with your present salary?
—yes,and what’s more our boss is kind to us.
a.satisfied b.content
c.satisfying d.both a and b
2.we are earning more money.in fact most people are __________ than they were five years ago.
a.better off b.well off
c.badly off d.worse off
3.—why did you come here?
—i came here __________ to see you.
a.specially b.especially
c.particularly d.special
4.he was in such a hurry that he __________ an old man.
a.came across b.bumped into
c.knocked into d.both b and c
5.the excellent students are __________ to join in the english club.
a.elected b.picked out
c.picked d.picked up
6.he was in hospital for six months.he felt as if he was __________ from the outside world.
a.cut out b.cut off
c.cut up d.cut down
7.on the way home,he was __________ in a storm.as a result,he developed a cold.
a.met b.hit
c.caught d.kept
8.we’ll have to finish the job,__________.
a.long it takes however b.it takes however long
c.long however it takes d.however long it takes
9.if you don’t stop working,you will feel __________.
a.tiring b.worn-out
c.tired out d.both b and c
10.when a pencil is partly in a glass of water,it looks as if it __________.
a.breaks b.has broken
c.were broken d.had been broken
11.the lady said she would buy a gift for her daughter with the ________.
a.20 dollars remained b.20 dollars to remain
c.remained 20 dollars d.remaining 20 dollars
12.he looked around and caught a man __________ his hand into the pocket of a passenger.
a.put b.to be putting
c.to put d.putting
13.the flower __________ sweet in the botanic garden attract the visitors to the beauty of nature.
a.to smell b.smelling
c.smelt d.to be smelt
14.there was a terrible noise __________ the sudden burst of light.
a.followed b.following
c.to be followed d.being followed
15.miss joan’s bad habit is __________ without thorough understanding.
a.read b.being read
c.to be read d.reading
答案與解析:
1.d be satisfied with 和be content with 的意思是“對……滿意”,satisfying的意思是“令人滿意的”。
2.a well off的意思是“境況良好、富裕”;better off是其比較級。 badly off 的意思是“潦倒、窮困”,它的比較級是worse off。
3.a specially的意思是“為某目的特地”;especially的意思是“尤其”;particularly的意思是“特別地”;special是形容詞,不能作狀語。
4.d bump into 和knock into 的意思是“撞上”;come across 和knock into的意思是“偶然遇見”。
5.b pick out的意思是“挑出,選出”;pick up 意思是“拾起,撿起”;elect的意思是“選舉”。
6.b cut out 的意思是“剪除,切掉,割掉”;cut off的意思是“隔絕,隔離”;cut down 的意思是“砍到,砍傷,砍死”;cut up 的意思是“切碎”。
7.c be caught in 的意思是“遇上,被絆住,受阻”。
8.d however為副詞,修飾形容詞。
9.d worn-out和tired out的意思是“筋疲力盡的,疲憊不堪的”。
10.c as if 后要用虛擬語氣,因為是與現在事實相反,故選c。
11.d remaining 此處為現在分詞作前置定語。
12.d catch sb.doing sth.的意思是“撞見某人正在做某事”。動詞catch后面可以接現在分詞作賓語補足語。
13.b smelling sweet 此處是現在分詞短語作后置定語,smell 是連系動詞,沒有被動語態。
14.b following 為現在分詞作后置定語,noise與follow為主動關系,故用現在分詞。
15.d reading without thorough understanding為動名詞作表語。
the design of the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
period 6 assessment
1.do you know different kinds of humour?
2.do you know humour is not always kind?
3.do you know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humour and chinese humour?
4.can you tell some funny stories in english?
record after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research
the students may find more to consolidate their knowledge in this unit.meanwhile,they may also find some english jokes to enjoy.
reference for teaching
高考鏈接
1.(全國高考ⅰ,32) __________ and happy, tony stood up and accepted the prize.
a.surprising b.surprised
c.being surprised d.to be surprising
賞析:選b。surprised作狀語,表示tony站起來領獎時的心情。一般說來,表示心理狀態的動詞如surprise,excite,interest等都是及物動詞,漢語的意思是“使吃驚”“使激動”“使感興趣”。因而動詞+ing形式表示“令人吃驚”“令人激動”“令人感興趣”。動詞+ed形式表示“感到……的”。 2.(全國高考ⅱ,17) we often provide our child with toy,footballs or basketballs,_________ that children like these things.
a.thinking b.think
c.to think d.thought
賞析:選a。動詞+ing形式作狀語表示主動和動作正在發生。因為think的邏輯主語是句子的主語,所以要用動詞+ing形式作狀語。
3.(天津高考,10) don’t respond to any e-mails _________ personal information,no matter how official they look.
a.searching b.asking
c.requesting d.questioning
賞析:選c。request意為“請求,懇求,懇請;要求,需要”,常用于委婉地說明自己的需要,有禮貌地正式地向他人出請求,語氣比較文雅,往往用于恐怕對方不能答應的場合。在該句在表示不要回復要求個人信息的郵件。search意為“尋找”;ask意為“問”;question意為“詢問;訊問;審問”。 4.(江蘇高考,30) whenever he was asked why he was late for class,he would answer carelessly,always __________ the same thing.
a.saying b.said
c.to say d.having said
賞析:選a。動詞+ing形式表示主動,即其邏輯主語是句子的主語he,表示他總是說同樣的話。5.(浙江高考,5) when __________ different cultures,we often pay attention only to the differences without noticing the many similarities.
a.compared b.being compared
c.comparing d.having compared
賞析:選c。此處是連詞when+分詞短語作時間狀語,相當于一個狀語從句。但分詞的主語和主句的主語必須為同一個。此處從句的主語是we,compare這個動作是we主動進行的,應用現在分詞表示。
6.(北京春季高考,34) ____________ with a difficult situation,arnold decided to ask his boss for advice.
a.to face b.having faced
c.faced d.facing
賞析:選c。be faced with a difficult situation面臨困難形勢。動詞+ed形式短語faced with a difficult situation作狀語。
7.(上海春季高考,36) this company was the first __________ portable radios as well as cassett e tape recorders in the world.
a.producing b.to produce
c.having produced d.produced
賞析:選b。在表示“順序”的詞,如first,last等后,要用不定式作定語。
8.(上海春季高考,39) when the first english settlers arrived in the new world,the indians _____________ jewellery made of animal bones greeted them warmly.
a.wearing b.to wear
c.worn d.having worn
賞析:選a。wearing作定語表示“正穿著”。不定式作定語通常表示“將(做某事)”。
9.(上海春季高考,40) the purpose of new technology is to make life easier,__________ it more difficult.
a.not making b.not make
c.not to make d.nor to make
賞析:選c。動詞不定式to make life easier和not to make it more difficult都作is的表語。
10.(全國高考ⅰ,31) reading is an experience quite different from watching tv;there are pic tures __________ in your mind instead of before your eyes.
a.to form b.form
c.forming d.having formed
賞析:選c。動詞+ing形式作定語表示同時發生的動作。一邊讀書,一邊在腦海里形成畫面。不定式作定語常常表示將要發生的事。動詞+ing形式的完成式只作狀語,不作定語。
11.(全國高考ⅲ,28) “we can’t go out in this weather,” said bob,___________ out of the window.
a.looking b.to look
c.looked d.having looked
賞析:選a。“動詞+ing形式”looking表示與謂語同時發生的動作,在句中作伴隨狀語。表示一邊往窗外看,一邊說天氣原因不能出去。
12.(全國高考ⅳ,27) alice returned from the manager’s office __________ me that the boss wanted to see me at once.
a.having told b.tells
c.to tell d.telling
賞析:選d。現在分詞telling...作伴隨狀語,其動作的執行者是句子的主語alice。
13.(天津高考,34) don’t leave the water __________ while you brush your teeth.
a.run b.running
c.being run d.to run
賞析:選b。leave后接動詞+ing形式表示狀態,leave the water running使水一直流著。
14.(上海高考,34) the flowers _________ sweet in the botanic garden attract the visitors to the beauty of nature.
a.to smell b.smelling
c.smelt d.to be smelt
賞析:選b。“動詞+ing形式”作定語,與其邏輯主語the flowers之間是主動關系,the flowers smelling sweet聞起來很香的花。
15.(福建高考,27) the news reporters hurried to the airport,only __________ the film star had left.
a.to tell b.to be told
c.telling d.told
賞析:選b。動詞不定式與only連用表示未曾預料的結果。to be told的意思是“被告知”。
《復習》教案 篇11
一、單元復習目的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概括本章內容
(2)、知道電流、電壓、電阻的概念;會使用電流表、電壓表、變阻器;理解串聯和并聯電路;掌握歐姆定律
(3)、培養學生的歸納整理能力,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創新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根據已有的知識猜測未知的知識。
②經歷歐姆定律的發現過程并掌握實驗的思路、方法。
③能對自己的實驗結果進行評估,找到成功和失敗的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讓學生用聯系的觀點看待周圍的事物并能設計實驗方案證實自己的猜測。
②培養學生大膽猜想,小心求證,形成嚴謹的科學精神。
二、復習的重點和難點
19世紀的德國物理學家歐姆得出了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i=u/r
伏安法:利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定電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串聯電阻: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等于各串聯電阻之和。
并聯電阻:并聯電路的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并聯電阻的倒數之和。
電路中串聯的電器越多,電流越小每個電器的電壓越小串聯分壓限流
并聯的電器越多,總電流越大,各電器的電壓不變。、
重點是歐姆定律的應用和串、并聯電路中電阻的關系。
三、知識梳理
作用
單位
測量儀器:電壓表
串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
單位
應用:滑動變阻器
內容
表達式
應用: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電阻;安全用電
五、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內容
1、電阻
(一)定義及符號:
1、定義: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
2、符號:r
(二)、單位:
1、國際單位:歐姆。規定:如果導體兩端的電壓是1v,通過導體的電流是1a,這段導體的電阻是1ω。
2、常用單位:千歐、兆歐。
3、換算:1mω=1000kω 1 kω=1000ω
4、了解一些電阻值:手電筒的小燈泡,燈絲的電阻為幾歐到十幾歐。日常用的白熾燈,燈絲的電阻為幾百歐到幾千歐。實驗室用的銅線,電阻小于百分之幾歐。電流表的內阻為零點幾歐。電壓表的內阻為幾千歐左右。
(三)影響因素:
1、實驗原理: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通過電流的變化來研究導體電阻的變化。(也可以用串聯在電路中小燈泡亮度的變化來研究導體電阻的變化)
2、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所以定論“電阻的大小與哪一個因素的關系”時必須指明“相同條件”
3、實驗分析:
①實驗結論:相同條件下導體的電阻大小跟導體的材料有關。
②實驗結論:相同條件下導體越長,電阻越大。
③實驗結論:相同條件下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
④實驗結論:相同條件下導體的電阻跟溫度有關。對大多數導體來說,溫度越高,電阻越大,少數導體,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3、結論: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還與溫度有關。
(四)、分類
1、定值電阻:電路符號: 。
2、可變電阻(變阻器):電路符號 。
⑴滑動變阻器:
構造:瓷筒、線圈、滑片、金屬棒、接線柱
結構示意圖:
。
變阻原理: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
使用方法:串聯在電路中;“一上一下”接法變阻:接入電路前應調到阻值最大(滑片遠離下接線柱)。
銘牌:某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1.5a”字樣,50ω表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50ω或變阻范圍為0-50ω。1.5a表示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5a.
作用:①通過改變電路中的電阻,逐漸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②保護電路
應用:電位器
優缺點:能夠逐漸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但不能表示連入電路的阻值
注意:①滑動變阻器的銘牌,告訴了我們滑片放在兩端及中點時,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②分析因變阻器滑片的變化引起的動態電路問題,關鍵搞清哪段電阻絲連入電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動導致變阻器的阻值如何變化。
二、堂上練習
1、(陜西省課改區)如圖7所示,閉合開關s后,要使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動時燈泡變暗,應把f點與滑動變阻器的 點用導線連接起來。
2、如圖1所示,滑動變阻器有4個接線柱,使用時只需接入其中2個,因此有幾種接法,在這些接法中,不能改變電阻大小并且可能損壞儀器的接法是( )
a.接a和d b.接b和c c.接a和b d.接c和d
3、要改變某段導體電阻的大小,下列方法中無效的是 ( )
a、改變導體兩端的電壓 b、改變導體的材料
c、改變導體的橫截面積 d、改變導體的長度
4、在做《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實驗時,為了研究方便,每次挑選兩根合適的電阻絲,測出通過它們的電流后進行比較,得出結論。①研究電阻與導體的材料有關,應選電阻絲 ②研究電阻與導體長度有關,
應選電阻絲c和 ③研究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應選電阻絲a和
材料 錳銅 鎢 鎳鉻 錳銅 鎢 錳銅 鎳鉻
電阻絲代號 a b c d e f g
長度m 1.0 0.5 1.5 1.0 1.2 1.5 0.5
橫截面機mm2 3.2 0.8 1.2 0.8 1.2 1.2 1.2
5、(南通市課改區)a、b是同種材料制成的電阻,它們的長度相等,a的橫截面積是b的兩倍,將它們串聯在電路中,則加在a、b上的電壓ua、ub和通過a、b的電流ia、ib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a. ia=ib b. ia >ib
c. ua=ub d. ua>ub
6、(XX年太原市)圖6是大型電子地磅的電路圖.當稱重物時,在壓
力作用下滑片p向力端滑動,變阻器連人電路的電阻 ,電流表的示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這樣把電流對應的重量刻在電流表的刻度盤上,就可以讀出被稱物體的重量.
7、(臺州市)為維護消費者權益,某技術質量監督部門對市場上的電線產品進行抽查,發現有一個品牌電線中的銅芯直徑明顯比電線規格上標定的直徑要小,引起電阻偏大。從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來分析,引起這種電線電阻不符合規格的主要原因是
a.電線的長度 b.電線的橫截面積 c.電線的材料 d.電線的溫度
三、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一、復習內容
(1)、歐姆定律。
1、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①提出問題:電流與電壓電阻有什么定量關系?
②制定計劃,設計實驗:要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即:保持電阻不變,改變電壓研究電流隨電壓的變化關系;保持電壓不變,改變電阻研究電流隨電阻的變化關系。
③進行實驗,收集數據信息:(會進行表格設計此為能力考點)
④分析論證:(分析實驗數據尋找數據間的關系,從中找出物理量間的關系,這是探究物理規律的常用方法。為近年考試熱點)
⑤得出結論: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歐姆定律的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3、數學表達式 i=u/r
4、說明: ①i、u、r對應 同一導體或同一段電路,不同時刻、不同導體或不同段電路三者不能混用,應加角碼區別。三者單位依次是 a 、v 、ω
② 同一導體(即r不變),則i與u 成正比
同一電源(即u不變),則i 與r成反比。
③ 是電阻的定義式,它表示導體的電阻由導體本身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溫度等因素決定。
r=u/i 是電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導體的電阻可由u/i給出,即r 與u、i的比值有關,但r與外加電壓u 和通過電流i等因素無關。
5、解電學題的基本思路
①認真審題,根據題意畫出電路圖;
②在電路圖上標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時加角碼);
③選擇合適的公式或規律進行求解。
6、歐姆定律可以用來解決哪些問題?
第一:可以用來求導體中的電流強度。
第二:可以計算導體兩端應該加多大電壓。
第三:可以用伏安法測定導體的電阻。
(2)伏安法測電阻
1、定義:用電壓表和電流表分別測出電路中某一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就可以根據歐姆定律算出這個導體的電阻,這種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電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電路圖: (右圖)
4、步驟:①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
連接實物時,必須注意 開關應斷開
② 檢查電路無誤后,閉合開關s,三次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分別讀出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討論:⑴本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改變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分壓),同時又保護電路(限流)。
⑵測量結果偏小是因為:有部分電流通過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大于實際通過rx電流。根據rx=u/i電阻偏小。
⑶如圖是兩電阻的伏安曲線,則r1>r2
二、基礎練習
(一)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
1.保持電阻不變,研究電流跟電壓的關系。
按圖8-2連接電路,閉合開關s后,調節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使定值電阻r兩端電壓成倍數的增加,如2伏、4伏、8伏等,并把與之對應的電流填進表中。現在表中所記錄的實驗數據是在r=5歐時得到的。
電壓(伏) 2 4 8
電流(安) 0.4 0.8 1.6
由上表的實驗數據可知,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電壓增大到幾倍,電流也增大到幾倍,即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2.保持電壓不變,研究電流跟電阻的關系。
還用上面的電路。調節滑動變阻器,使r兩端電壓總保持2伏,并使r成倍的增大,如5歐、10歐、20歐等。把與之對應的電流值記錄在表中。
電阻(歐)
5 10 20
電流(安) 0.4 0.2 0.1
由上表可知,在電阻增大到5歐的2倍、4倍時,電流0.4安就減小到原來的1/2、1/4。即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三、復習過程
例題1:(寧波市)小明測量某電阻r的阻值時,已連接如下電路:
(1)同桌又補了一根導線,使電路完整。請你在圖中畫出這根導線。
(2)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滑到 端(請選“a”或“b”);
(3)小明正確操作測得數據如下,電流表第3次示數如上圖,請你幫小明填人下表空格中。
(4)最終測得的電阻阻值為 歐(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例題2:(福州市)如圖10所示,電源電壓為6v,并保持不變,當s1、s2閉合,s3斷開時,電流表示數為0.5a,則r,的電阻值為 ω;當s1、s3斷開,s2閉合時,電壓表示數為4v。則r2的電阻值為 ω;如果電路中只閉合s3,電壓表示數是 v。
例3: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在這個實驗中,我們要學習用伏安法測一只電阻的阻值。如果這個電阻是阻值約20歐的小燈泡,所用實驗器材畫在圖8-3中。請你在左邊方框中畫出自己設計的實驗電路圖。然后在右邊用畫線的辦法代替導線連接電路。要注意電壓表、電流表的量程要選擇正確。
例4:(黃岡市)謝敏同學利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電阻r1的阻值(約9ω左右),電源選用兩節干電池。
(1)按圖甲電路,將圖乙中電流表正確連入電路
(2)該同學檢查電路連接正確,合上開關,可是無論怎樣移動滑片,電壓表示數總為 3v不變,你認為發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
(3)清除故障后,小明將滑片p向左滑動時,電壓表示數將________(填“增大”、“減小”、“不變”),當p滑到某一位置時,兩表讀數如圖丙所示,由此可知r=____ω。你認為這個結果可靠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三、堂上練習
1、如圖23-甲所示電路,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r1=40ω,電源電壓及燈l的電阻保持不變。當滑片滑到b端時,將s1、s2均閉合,電流表a1、a2的示數分別為如圖23乙、丙所示;當s1、s2均斷開且滑片p置于變阻器的中點時,電流表a1的示數為0.4a,
求:(1)電源的電壓; (2)r2的電阻;(3)燈l的電阻。
2、用如圖19所示的電路研究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電阻的關系,他先后將5ω、15ω和25ω的定值電阻接入電路a、b兩點間,閉合開關s,讀出電流表示數(如下表)。由實驗數據可以看出電流i與電阻r并不成反比。
(1)該實驗中選錯了什么器材?請你說出應換用的器材:
(2)為保證實驗正確進行,還需要什么儀器?
四、教學反思第三課時
一、復習內容
1、人體是導體,阻值一般不變化,由i=u/r。可知,電壓越高,產生的電流越大,所以越危險。
2、安全電壓:不高于36v(經驗表明)
3、(1)手濕后人體電阻減少,由i=u/r可知,電流變大。
(2)水是導體,又會流動,易使人體與電源相連。
4、注意防雷:(1)雷電的特性、數據。(2)避雷針
二、中考關注
電路計算是初中物理的重點知識,它已成為歷年來中考的必考內容。主要考點有:①記住歐姆定律的內容、表達式,并能熟練運用歐姆定律分析解決簡單的電路問題;②知道串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并會運用這些知識分析解決簡單的串、并聯問題;③知道電功、電功率的公式,并會求解簡單的問題;④知道額定電壓、額定功率、實際功率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⑤記住焦耳定律公式并能用焦耳定律進行求解通電導體發熱問題。
1、簡單串并聯問題
解決串、并聯電路的問題,首先要判斷電路的連接方式,搞清串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結合歐姆定律和其它電學規律加以解決。
例1、()如圖1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1的阻值為10 。閉合電鍵s,電流表a1的示數為0.3a,電流表a的示數為0.5a.求(1)通過電阻r2的電流.(2)電源電壓.(3)電阻r2的阻值。
2、生活用電問題
家庭電路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家用電器在家庭里越來越多,有關生活用電問題的計算自然成為中考的熱點。
例2、(07)在家用電器中,有許多電器的電功率是不同的下表列出了小明家的部分家用電器懂得電功率。
家用電器的額定電功率
電器 電功率 電器 電功率 電器 電功率
空調 1000w 電熨斗 500w 電冰箱 100w
微波爐 1000w 洗衣機 500w 電扇 100w
電熱水壺 1000w 電視機 200w 手電筒 0.5w
抽油煙機 800w 電子計算機 200w 計算器 0.5mw
小明在開著空調的房間里使用電子計算機,而且電熱水壺在燒開水,如果家里只有這幾種電器(各一件)在正常工作,在這種情況下,請計算:
(1)電路的總功率和總電流各是多少?
(2)如果平均每天使用3h,一個月(按30天計算)用電多少千瓦時?
3、變化電路問題
由于開關的通斷、滑動變阻器滑片的移動改變了電路的結構,電路中的電流、電壓值會發生變化,稱之為變化電路問題。解決變化電路問題的關鍵是把動態電路變成靜態電路,即畫出每次變化后的等效電路圖,標明已知量和未知量,再根據有關的公式和規律去解題。
例3(沈陽)如圖5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燈l1和l2上分別標有“6v 3w”和“6v 6w”字樣,燈l3上標有“12v”,其它字跡模糊不清。當斷開s1,閉合s、s2時,其中一盞燈能長時間保持正常發光;當斷開s2,閉合s、s1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3a。求電源電壓和燈l3的額定功率。
4、開放性問題
題目條件不確定,求解問題不指明,解答方法不惟一,答案形式多樣化的題型,稱之為“開放題”。解答開放性問題,要對題目所給的條件、過程、結論,進行全面的分析。對于自行補充條件的開放題,補充的條件要適當,使問題得以簡單解決。
例4、(江西)如圖12所示,r1為12 的定值電阻,電源電壓為9v,開關閉合后電流表示數為0.5a,通電5min.請你根據這些條件,求出與電阻r2有關的四個電學物理量
5、實驗探究問題
例5、(泰州市)為了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小華設計了圖13所示的實驗電路圖.
(1)實驗選用的器材如圖14所示,其中電源為2節干電池,定值電阻為10ω,滑動變阻器標有“10ω 2a”字樣,則實驗時電壓表應選用的量程為 v,電流表應選用的量程為 a.
(2)請根據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14中的元件連成電路.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時,電流表的示數變大.
(3)右表是小華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時記錄的幾組實驗數據,通過對表中數據的分析,可得到的初步結論是:
.
實驗
次數 1 2 3 4 5
電壓/v 1.0 1.5 2.0 2.5 2.8
電流/a 0.10 0.15 0.20 0.25 0.28
三、堂上練習
1、在如圖1所示的電路中r的阻值為2歐姆,燈泡兩端的電壓是3伏特,電源電壓是4伏特,則r的兩端的電壓是______伏特,燈泡的電阻是______歐姆。
2、如圖2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1為定值電阻。開關s閉合后,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滑片p向右移動,表a示數變小,表v示數變小;
b. 滑片p向右移動,表a示數變大,表v示數變大;
c. 滑片p向左移動,表a示數變小,表v示數變大;
d. 滑片p向左移動,表a示數變大,表v示數變小。
3、計算題:
1.電源電壓不變,某電阻的阻值增加3歐姆時,電流強度變為原來的五分之四,求:原來的電阻是多少?
2.某導體兩端電壓是12伏特,通過它的電流強度是0.9安培,欲使通過它的電流強度為0.6安培,加在它兩端的電壓應是多大?(用比例法)
四、教學反思
《復習》教案 篇12
第十課 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
【考點掃描】
理解 辯證否定的含義及實質
堅持 辯證的否定觀,樹立創新意識
理解 創新的社會作用
【知識梳理】
1、理解辯證否定的含義及實質
⑴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
⑵辯證的否定是聯系的環節。也是發展的環節。
⑷辯證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實質是“揚棄”。
2、堅持辯證的否定觀,樹立創新意識
⑴辯證否定觀要求我們要樹立創新意識。要求我們要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我們既要尊重書本知識和權威;又要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取得成功。
⑵辯證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維要求我們,要密切關注變化發展著的實際,敢于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陳說,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觀念;注重研究新情況,善于提出新問題,敢于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這是我們事業不斷取得成功的關鍵。
3、理解創新的社會作用
⑴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⑵創新推動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變革。
⑶創新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
⑷創新促進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急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創新是時代的引擎,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要點透析】
1、辨證的否定觀
(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辯證的否定是發展的環節,是實現新事物產生和促使舊事物滅亡的根本途徑。這是辯證的否定的第一個特點。辯證的否定是聯系的環節,新事物產生于舊事物.它總是吸取、保留和改造舊事物中積極的因素作為自己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這是辯證的否定的第二個特點。辯證的否定,既不是簡單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簡單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的是舊事物中積極合理的因素。辯證否定的實質就是“揚棄”。
(2)反對形而上學的否定觀。形而上學的否定觀與辯證的否定觀是根本對立的。形而上學認為事物內部不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矛盾,把事物看成是沒有矛盾的絕對統一體,一事物是它自己,就永遠不會轉化為它事物。它不把否定看作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看成外力作用的結果。它把肯定和否定絕對對立起來,把否定看作是對事物的簡單拋棄,一筆勾銷,沒有任何的保留,否定一切;它把肯定看作絕對的肯定,肯定一切。
(3)辯證否定觀的方法論意義。辯證的否定觀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并能正確對待舊事物,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書本是傳播知識的載體,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任何書本知識都需要不斷豐富和發展;權威往往比普通人更能準確地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但任何權威都不可能永遠正確,永遠不犯錯誤。因此,我們不僅要尊重書本知識,尊重權威,還要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取得成功。
2、唯物辯證法與創新意識
(1)辯證否定的革命批判精神。
世界永遠處在不停地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任何事物對它發生的那個時代和那些條件說來,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對它自己內部逐漸發展起來的新的、更高的條件來說,它就變成過時的和沒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讓位于更高的階段,而這個更高的階段也要走向衰落和滅亡。
因此,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
(2)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具有創新意識。
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創新是對既有理論、實踐的突破,要創新就要有批判和發展。辯證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維要求我們,密切關注變化發展著的實際,敢于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陳說,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觀念;注重研究新情況,善于提出新問題,敢于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這是我們事業不斷取得成功的關鍵。
(3)創新對社會發展的重大作用
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創新推動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變革;創新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
《復習》教案 篇13
課題:期末復習第10~15題。 總課時:6課時 本課時:第3課時
教學內容:
課本第100~l0l頁期末復習第10~15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通過復習,進一步掌握常見的平面圖形、量長度、觀察物體和確定位置等基礎知識,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空間與圖形的復習。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空間與圖形的復習
1.完成期末復習第10題。
(1)出示圖。
提問:這幅圖中有幾種顏色?這幾種顏色是按什么來分類的?
(2)說一說:你是怎樣知道它是幾邊形的?
(3)觀察:這些圖形是怎樣排列的?
(4)按一定的順序、顏色可以將這幾種圖形組合成一個漂亮的圖
案,小朋友們下課也可以試一試。
2.完成期末復習第11題.
(1)出示一只玩具熊,請處在4個方位(前、后、左、右)的同學們說說自己看到的玩具熊的樣子。
提問:為什么同是一個玩具熊,但看到的卻不一樣呢?
(2)獨立完成期末復習第11題。
三、量長度的復習
1.在日常生活中長度單位有什么用處?
提問: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板書)
請分別比劃一下:1米、1厘米大概有多長。
提問:1米等于多少厘米?
2.完成期末復習第12題。
3.完成期末復習第13題。
(1)出示圖,請學生估計每條邊的長各有幾厘米。
(2)再請學生用直尺量一量。
注意:用尺量要注意方法.
四、時分秒的復習
1.時間單位有哪些?(板書)
提問:l時等于多少分?
說說川、時、1分鐘、1秒大約有多長?
2.在鐘面上有幾大格、幾小格?長針、短針、又細又長的針分別叫什么?
3.完成期末復習第14題。
(1)學生填寫。
(2)集體訂正,特別注意第3幅、第4幅鐘面。
五、統計的復習
出示期末復習第15題圖。
1.提問:左面是什么?右面呢?藍色的球在紅球的什么方位?
(即在東面、西面、北面還是南面)橘色的球又在紅球的什么方位?
2.提問:中間這幅圖是由哪些物體架構而成的?
3.根據所學的知識把它們的個數數出來,完成統計圖。
4.提問:你看到這幅統計圖,能想到什么,
2.補充合適的單位。
一棵大樹大約高12( )
一枝鋼筆長17( )
一張床長約2( ),寬約150( )
小明身高140( )
小軍一天在校時間大約是6( )
小強早上8( )到學校,上體育課跑60米大約需要13( )
3.畫一畫.
(1)畫一根比1厘米長3厘米的線段.
(2)畫一根比5厘米短2厘米的線段.
(3)2厘米的3倍的線段有多長,請你畫一畫。
拓展訓練:
在( )里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1、小學生每天睡覺9( )。
2、小明跑100米用了18( )。
3、學生中午吃飯用了約20( )。
4、看一場電影大約用了2( ).
5、1節動畫片大約30( )。
6、一節數學課40( ),課間休息10( ),再加上( )分就是1小時。
《復習》教案 篇14
初三英語總復習教案設計
復習
內容初二下英語第17單元:Unit 17 What a good, kind girl!
目標要求知
識
目
標1. 單詞2.短語和習慣用語: 3. 日常交際用語
4. 語法: 情態動詞can 和may 的用法
能力
目標1.熟練掌握運用本單元的四會詞和詞組,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2.熟練運用本單元日常交際用語,特別是“問路”和“指路”方面的句型。
3.掌握情態動詞may“談論可能性”和“表示許可”的兩種用法。
情感
目標德育目標
本單元敘述了一個女學生放棄看電影的機會,通過向警察問路,陪伴一個外國婦女去醫院看望她丈夫的故事。事情雖小,但充分反映了女學生那種助人為樂的高尚品質。我們應懂得助人為樂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向具有的優良傳統。年輕人應該在日常細小的瑣事中逐步培養這種高尚的情操。
美育目標
通過對本單元課文的賞析,使學生深刻領悟到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我們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們只有相互關心、互相幫助,才能使這個世界充滿著愛,使我們的生活永遠沐浴在愛的陽光下。
復習重點1.掌握有關問路和指路的日常交際用語。
2.學習情態動詞may 等的用法。
復習難點同上。
復習方法歸納法、講解法
教學過程 設計
步驟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手段
重
點
歸
納
步驟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手段
重
點
歸
納
重
難
點
解
析
步驟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手段
重
難
點
解
析
步驟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手段
重
難
點
解
析
步驟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手段
課堂
檢測
自我評價
布置作業 1、預習:第二冊第十八單元
2、做預習練習:見初三英語總復習單元檢測題B2U18
附:初三英語總復習單元檢測題B2U17
《復習》教案 篇15
unit3基礎鞏固練習(新人教版必修四)
ⅰ. 單詞拼寫
1. if you are ________(滿足于) with such a small success,you won’t make greater progress.
答案:content
2. in order not to be heard by our english teacher,i had to ________(低語)the good news to my deskmate david.
答案:whisper
3. daniel ________(溜走)out of the classroom through the back door when no one was looking,but he was caught by the headmaster outside.
答案:slid
4. hawking is one of the ________(杰出的)scientists in the world,who puts forward the new theory of the black hole.
答案:outstanding
5. with jack ________(指示)me,i had no difficulty in finding the famous singer’s house.
答案:directing
ⅱ. 選詞填空
up to now;cut off;pick up;be content with;be badly off
1. with the electricity ________,all the machines had to stop working.
答案:cut off
2. he ________the salary at present,so he’s decided to leave the company.
答案:isn’t content with
3. our junior middle school ________for teachers.
答案:is badly off
4. ________,the work has been quite smooth.
答案:up to now
5. i believe things will ________soon.
答案:pick up
ⅲ. 易錯模塊
1. no matter how i tried to read it,i just couldn’t make ________of this sentence.
a. meaning b. thought
c. sense d. idea
解析:選c。make sense of理解,明白。句意:不管我怎么努力讀,就是不明白這個句子的意思。
2. my aunt always loses her way when she is out by herself,because she has no ________of direction.
a. sense b. feeling
c. touch d. scene
解析:選a。have no sense of direction是習慣用法,指沒有方向感。sense of sight/hearing/smell/taste/touch視/聽/嗅/味/觸覺。
3. (XX年高考福建卷)what’s the ________of having a public open space where you can’t eat,drink or even simply hang out for a while?
a. sense b. matter
c. case d. opinion
解析:選a。句意:在這樣一個公共場所,你不可以吃、喝,甚至不可以走動,你會有什么樣的感覺?sense感覺;matter問題;case情況,狀況;opinion觀點。根據題意選a。
4. i am sure david will be able to find the library-he has a pretty good ________of direction.
a. idea b. feeling
c. experience d. sense
解析:選d。have a sense of. . . “有……感”,句意:我敢肯定戴維能找到圖書館,他有很好的方向感。
ⅳ. 語法專練
本單元語法——v. ing作表語、定語和賓補
1. (XX年南昌二中月考)on the bank of the river,we found him ________on a beach,with his eyes ________on a kite in the sky.
a. seated;fixing b. sitting;fixing
c. seated;being fixed d. sitting;fixed
解析:選d。考查非謂語動詞。第一空用seated或sitting作賓補,第二空處是with復合結構,由fix one’s eyes on sth. 可知應用過去分詞fixed。
2. her main job is ________the office,which means keeping the diary and filling in everybody’s appointments.
a. managing b. to be managing
c. having managed d. managed
解析:選a。此題考查v. ing作表語。
3. the plan to be carried out next month needs ________among the members of the labor union before ________.
a. to discuss;carrying out
b. to be discussed;carried out
c. discussing;being carried out
d. discussed;to be carried out
解析:選c。考查非謂語動詞。need表示“需要”,主語是物時,其后可以接動詞的ing形式,此時用主動形式表示被動含義;第二空前的before在此是介詞,其后接名詞或動名詞,故答案為c。
4. at the airport,a man dressed in a black suit was caught ________on the clean floor.
a. spit b. spitting
c. spat d. to spit
解析:選b。現在分詞作主語補足語。catch sb. doing sth. 意為“發現某人正在做某事”。
5. my favourite cartoon character is mickey mouse. it’s so ________that we often feel ________when we see it.
a. exciting;exciting b. excited;exciting
c. exciting;excited d. excited;excited
解析:選c。exciting令人興奮的;excited(感到)興奮的;句意指米老鼠令人感到興奮,我們見了它就感到興奮
《復習》教案 篇16
專題一 古典經濟學巨匠的理論遺產
1.斯密的勞動價值論和收入分配理論(了解)
(1)斯密的勞動價值理論
①在經濟學說史上,斯密是第一個明確提出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概念的人。他科學地認識到了商品的交換價值不是由使用價值決定的,但未能認識到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可能有交換價值。
②斯密的勞動價值論是二元的。他有時認為,商品的價值是“獲得它的辛苦和麻煩”,是由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的。這種觀點正確地揭示了價值的源泉。他有時又認為,商品的價值是由商品在交換中所能購買到的勞動量決定的。在這里,他顛倒了價值與交換價值的關系。
(2)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論
①斯密關于三種收入來源的理論是二元的。他的“資本主義工資、利潤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創造的價值的一部分”的觀點,科學地揭示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地主階級之間的經濟關系。
②他的“工人得到了自己勞動的全部成果、利潤是對資本家支出的一種補償、地租是自然力的產物”的觀點,則掩蓋了三大階級之間特別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經濟關系。
2.斯密關于市場作用與自由放任的基本觀點(理解)
(1)斯密認為增加國民財富的途徑
①斯密認為,國民財富的增長,首先取決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主要途徑是分工。
②斯密認為,提高資本利用效率是增加國民財富的又一重要途徑。關于如何提高資本的利用效率,他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取消政府對經濟活動的所有干預,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讓每個人自由地參與市場活動。
(2)斯密的分工理論
①分工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是因為:其一,分工能提高勞動者的工作技巧和流動熟練程度;其二,分工能免除由一種工作轉到另一種工作的時間損失。其三,分工有利于機械的發明和使用。
②根據斯密的觀點,市場規模越大,市場作用發揮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發展和國民財富的增長。因此,與重商主義者主張國家于預經濟不同,他認為應取消一切限制市場和交換的措施,自由放任。斯密意識到了市場規模對分工的制約,這是非常可貴的,但他顛倒了分工與交換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是分工決定交換,而不是交換決定分工。
(3)斯密關于社會利益如何實現的觀點
①斯密從自然秩序思想出發,認為利己是人的本性,迫求個人利益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唯一動力。
②人們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社會利益是如何得到的呢?斯密認為,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發揮作用。這只“看不見的手”不是別的,就是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發揮作用的機制,是自由競爭。
(4)國家職能理論
在斯密看來,國家的職能只限于保衛本國不受侵犯、保護社會成員的財產和人身安全,以及建沒和維護公共工程和公共事業三個方面。
(5)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的理論(市場的作用)
①斯密認識到了市場的積極作用:斯密看到市場能在瞬息萬變的經濟活動中及時、靈活地傳遞供求信息,引導資本投向;認識到商品生產者為了把商品賣掉以實現其賺錢的目的,會把他掌握的資源投到商品供不應求,價格高的部門中去;認識到了市場在社會資源優化配置中的積極作用。這對擺脫封建勢力的束縛,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②但他未認識到市場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市場調節也會帶來資源浪費、經濟波動、分配不公等問題。
總之,斯密從其生活的時代背景出發,認為擴大市場范圍,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自由放任,才能更好地實現國民財富的增長。與此相應,他極力主張限制政府的作用。
3.斯密的自由貿易與絕對成本學說(了解)
(1)內容:為了論證對外貿易自由化的必要性,斯密提出了絕對成本學說。他認為,生產相同的產品,不同國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國有各國的優勢。如果各國將本國的全部資源用于生產在成本上具有絕對優勢的商品,然后通過對外貿易,用自己生產的東西換取本國需要而由其他國家生產的東西,在投入不變的情況下,貿易參與國均可從中獲得好處。
(2)評價:
①積極作用:這一學說揭示了國際分工、自由貿易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學性。
②消極作用:1)事實上,并不是所有國家都有自己的絕對優勢,各國的絕對優勢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而且某一種社會資源不可能被用來生產任意一種商品。2)從根本上看,這一學說反映了當時英國資產階級通過對外貿易進行對外擴張的迫切愿望。
4.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收人分配理論(了解)
(1)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
①對影響財富增長的因素的認識:李嘉圖主張發展生產力,增加國家財富。他認為增加資本積累是實現財富增長的必要條件。所以,他主張通過降低地租的方式來增加資本積累,實現財富增長。
②李嘉圖勞動價值理論的具體內容:
1)在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關系上:李嘉圖同意斯密使用價值不能成為交換價值的尺度的觀點,同時糾正了斯密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也可以有交換價值的觀點,提出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肯定沒有交換價值,并意識到價值與交換價值之間的區別。
2)在勞動決定價值上:李嘉圖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只能由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勞動來決定。
3)豐富和發展上:李嘉圖意識到在商品生產過程中新價值的創造與舊價值的轉移問題,以及在商品價值決定問題上個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區別,因而極大地豐富了勞動價值論的內容。
③評價:李嘉圖把勞動價值理論推到了古典經濟學的最高峰,但是,由于他把商品生產看成是永恒的,所以他無法理解價值所體現的商品生產者之間關系的特殊性。
(2)李嘉圖的收入分配理論
①收入分配理論是李嘉圖經濟學說的中心。他認為工資、利潤、地租都來自工人創造的新價值,這是從他的一元勞動價值論必然得出的結論。
②相對工資理論:
1)內容:在經濟學說史上,李嘉圖第一個提出了相對工資這一概念。他認為,相對工資是指在工人創造的新價值中,工人所得工資與資本家所得利潤、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比較的工資。雇傭工人的相對工資下降,意味著在資本主義的國民收入中,工人階級所占的份額下降,工人階級與其他階級收入差距拉大。
2)評價:李嘉圖的相對工資理論從量的方面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三大階級之間的對立。
③名義工資和實際工資理論:
1)內容:李嘉圖把資本主義工資區分為名義工資和實際工資,他認為真實反映雇用工人生活水平的應該是實際工資,而不是名義工資。
2)評價:認為名義工資上漲,實際工資不一定增加,并敢于承認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下降的趨勢,這是他的一大貢獻。但是他把工人實際工資下降的原因歸結于是人口的增長,表明他對此問題未能作出科學的回答。
5.李嘉圖的自由貿易與比較成本學說(理解)
(1)自由貿易學說
①內容:李嘉圖認為,通過對外貿易,從國外進口廉價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資,提高利潤率,為資本積累提供條件,這有利于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因此,國家不應限制對外貿易的發展,應廢除“谷物法”。
理解:1)李嘉圖認為利潤是商品價值中扣除工資后被資本家占有的部分,因此工資高低決定利潤的大小。要提高利潤率必須降低工人工資。
2)工資由是由勞動力的價值決定的,而勞動力價值是由勞動者維持自身與其家庭所需的食物、其他必需品的價格決定的。因此,要降低工資,就必須降低勞動力價值。要降低勞動力價值,就必須降低個人購買的各種必需品的價格。
3)李嘉圖認為,降低生活必需品價格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通過貿易的擴張,從國外進口廉價的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從而使國內市場上的生活必需品價格下降;一是通過機器改良,提高本國的勞動生產率,從而降低本國生產的食物和必需品的價值,進而降低價格。
(2)比較成本學說
①內容:李嘉圖發展了斯密的國際分工理論,提出了比較成本學說。他認為,生產相同的產品,不同的國家的成本是不一樣的。各國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輕”的原則,生產那些成本相對低的商品,然后通過對外貿易,用自己生產的東西換取本國需要而由他國生產的東西,就可以從中得到好處。
②評價:
1)積極之處: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比較正確地反映了不同國家間經濟發展的一種內在聯系和客觀要求,對指導不同國家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增進各自利益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2)這一學說也有局限性:一國參與國際分工,到底能否給自己帶來好處,取決于許多方面因素,處理不好會給本國發展帶來嚴重危機。實際上,它同斯密的“絕對成本學說”一樣,反映了英國資產階級向外擴張、建立世界霸權的愿望。
3)啟示:對現在的發展中國家,在參與國際分工的過程中,必須從本國實際出發,獨立自主,注意維護本國的經濟安全。
《復習》教案 篇17
總復習——空間與圖形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整理進一步鞏固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意識,能夠正確地確定平面上某個點的位置。
2.通過復習使學生鞏固對于所學幾種三角形特征的掌握,加深對不同三角形聯系和區別的認識。
教學重點難點
強化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意識,能熟練地確定平面上某個點的位置。能夠在更高層次上把握不同三角形的關系和區別。
教學準備
做一張方位圖(只標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學生做各類三角形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空問”知識。
1.師(站在教室的一個位置):同學們現在你們能確定老師在教室里具體的位置嗎?
教師指名讓學生回答。 .
師:為什么同學們會出現不同的說法呢?
讓學生充分地進行交流。
師:今天我們就來復習“空間”方面的知識。
2.教師出示課前制作的方位圖。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看這幅方位圖,它全面嗎:為什么?你能將它補充完整嗎?
讓一個學生上去將方位圖補充完整。
師生共同進行評價或補充。
3.師:那么怎樣才能正確確定平面上某個點的位置呢?請同桌合作,回顧、整理相關的知識和方法。
學生同桌結合進行復習。
4.師:同學們你們整理出來了嗎?誰來說一說?
集體交流,師生評價。
5.教師小結:要確定平面上某個點的確切位置,首先要確定一個參照點,參照點不同,該點的位置描述也就不同,正像剛才同學們確定老師所站的位置一樣。第二要描述平面上一個點的位置,除了明確該點與參照點的方向關系,還要明確該點到參照點的位置,兩者缺一不可。
6.應用練習。
教師出示教科書第126頁第7題教學插圖。
師:請同學們說一說小動物們居住的位置和方向。要確定小動物們居住的位置和方向,首先應該做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
師:下面請同學們小組結合說說小動物們居住的位置和方向。
學生小組內進行交流。
教師組織學生集體交流。在交流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確定的方法說清楚。
師:根據題目中的插圖和同學們的交流,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提問,師生進行交流。
二、復習“圖形”知識。
1.師:這學期我們重點學習了哪個圖形的知識?(生:三角形)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自己課前制作的各種三角形,同桌結合完成教科書第127頁的第8題。
學生同桌合作,完成表格。
集體交流。
師:同學們我們學習了哪幾種三角形?(學生回答)下面請同學們根據剛才的交流,分別說一說每類三角形的特征。
學生匯報交流。
師:那么這幾種三角形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嗎?
師生交流。
2.鞏固應用。
(1)出示練習二十一第10題。
師:請同學們根據各種三角形的特征,將相應的一組用線連起來。
學生連線。
集體交流。
(2)練習二十一第11題。
學生獨立完成。
師:請同學們展示求圖上幾個角度數的過程,并介紹自己的思路。
學生匯報,師生評價。
(3)練習二十一第13題。 、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你怎樣做出一個等腰三角形呢?
學生獨立嘗試。
集體交流,教師要引導學生證明自己做的是一個等腰三角形,并展示自己的制作過程。
三、全課總結。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復習整理了哪些方面的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師生交流。
四、課外作業。
《復習》教案 篇18
第二講(下)設計的一般過程 第1課時 -10-5
上兩節,我們復習了第一講:技術的定義,技術的基本性質,專利,專利的特性(包括獨占性,時間性,地域性),專利的種類(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這三種專利的法律保護期限分別為20年,xx年,10 年)。
我們又復習了第二講的上半部分:包括設計的定義(設計就是從確定的目標出發,經過一定的規劃,分析和決策,最終產生相應文字,數據,圖形等信息的過程。簡單的說,設計就是問題求解的計劃過程),復習了設計的科學性,實用性等八個基本原則,這些原則是人們對長期設計實踐的總結,在設計時必需認真遵守。
這一節,我們將復習第二講的下半部分:設計的一般過程(板書課題),內容包括課本的第三、四、五章。
在現實生活中,大到“長娥一號”衛星運載火箭的設計,北京xx年奧運會場館“鳥巢”的設計,小到一個機器零件,一粒紐扣的設計,它們的設計過程各有特點,但總有相似之處,通用技術課就是講述通用的,基礎的,規律性的技術原理和技術方法的。一般地,技術產品的設計過程要經歷五個環節,分別是:(看學案)確定設計課題,制定設計方案,制作原型與模型,評價、優化設計方案,編寫產品說明書。這是設計的一般過程,而不是規定的程序,有些產品的設計過程會有所變化或者反復。
一、確定設計課題
要確定設計課題。第一步:發現問題。平時,我們要勤于觀察、思考,善于用批判的眼光看周圍的事物。其實我們身邊需要解決、值得解決的問題很多,例如:人們常用漏斗往暖水瓶灌開水,由于漏斗的頸部和暖水瓶口都是圓的,往往造成因瓶內空氣排不出,開水不易流進的現象,你注意過嗎?怎樣解決?
課本上則是以多功能學習用品盒為例來講述的,那么,這一課題又是如何被發現的?原來,在生活實際中,我們發現一些常用的學習用品往往沒有有序的擺放,不僅影響桌面美觀,也影響學習效率,于是我們 想到設計一個多功能學習用品盒。可見,設計課題的源泉就是人們的需求和愿望。
發現問題之后,不要急于去制定設計方案,接下來還要進一步明確問題,明確設計多功能學習用品盒的具體要求,包括擺放位置,制作材料,表面顏色,能夠接受的價格等。
為了了解人們的具體需求和愿望,可以通過調查,調查的方法很多,如:訪談法,問卷調查法等。
調查的統計分析結果可以采用三種方式呈現:表格法,柱狀圖法,餅形圖法。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統計整理,我們有了關于多功能學習用品盒的設計定位:①放在書桌上②材料為木質③價格在10元左右等。有了這樣的設計定位,我們下一步制定設計方案的時候,就有了依據,有了方向。
二、制定設計方案
發現并明確問題之后,接著就要進入制定設計方案階段。
第一步:1、收集和整理與設計課題有關的信息,信息收集的越多,就越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設計不可閉門造車,一定要借鑒現有信息,吸取精華,作為構思方案的參考。
收集信息的途徑有:入戶調查,咨詢專家,查閱圖書資料,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瀏覽互聯網等。在課本p62頁中,就收集了六種與學習用品盒類似的產品。
第二步:2、構思設計方案。構思的方法有:
草圖法:
模仿法:模仿就是照著事物的樣子做。例如:模仿野豬的鼻子設計出了仿毒面具,模仿鳥巢的結構、形狀設計出了北京奧運會場館,模仿某種魚的體形,設計出了阻力最小,最省油的汽車。
聯想法:聯想就是由一種事物聯系到另一種事物。如:火箭的發明就是正月十五方的鉆天猴聯想到的。
奇特性構思法:指不合常理,奇思怪想的方法。如:在古今戰爭中,偵察員是個重要的角色,有人就想,要是有一雙夜視眼就好了,這個設想在人的生理功能前提下很難實現,簡直是異想天開,然而人們采用紅外熱敏材料制造出了能在夜晚看清敵人的夜視鏡,這種構思方法則屬于奇特性構思。
當你有了好的構思,如何把它表達出來?用語言敘述,比較麻煩,別人也不一定聽懂,最簡單的辦法是畫草圖。所以第三步是:
3、用草圖表達構思
課本p64頁圖3—7是六個技術活動小組呈報的多功能學習用品盒的構思方案,我們正在制定設計方案,這里卻出現了多種構思,反正這六種構思不能都作為我們的設計方案,接下來的工作是:----------
4、評價與選擇設計方案構思
通過權衡和比較,在多個方案中選定滿足設計要求的最佳方案,優中選優,評價的依據是:是否符合設計的基本原則,是否符合設計的要求,是否符合人機關系,在考慮各項設計原則的時候,要把握分寸,分清主次。例如,當初在確定北京奧運會主場館“鳥巢”的設計方案時,就有截然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鳥巢的設計新穎,前衛,有人則認為鳥巢象征者衰敗,與現代化氣息格格不入,而且需要投資三十多億人民幣,與節儉辦奧運的宗旨是背道而馳的。北京奧組委在眾多的設計方案作出了最后的選擇。
選擇出最佳構思之后,設計者還需要把設計方案的詳細內容準確地表達出來,這樣,別人才有可能對設計方案的全部細節進行評價,制作者才有可能根據設計要求制作出產品,生產廠家才能大批量地生產。
人們進行思想交流要靠語言,文字,設計的交流則主要依靠圖紙,圖紙是工程技術界的“語言”。用于設計交流的圖通常有兩種-------透視圖和三視圖。
(一) 國家制圖標準
1、 圖紙的幅面及格式
2、 字體字體要端正,筆畫清楚,排列整齊,間隔均勻,漢字寫成長仿宋體,字母及數字一般寫成斜體。
3、 比例:比例是圖樣中圖形與其實物相應要素的線性尺寸之比,無論 采用何種比例,所標注的尺寸數字均應是物體的真實大小。
4、 圖線:圖線的名稱,型式,寬度及用途見課本p69頁。例如:粗實 線-----可見的輪廓線,虛線-----不可見的輪廓線,雙折線-------斷裂處的邊界線。
5、 尺寸標注:
尺寸的三要素:尺寸界線,尺寸線,尺寸數字。
常用的尺寸標注方法有:
① 標注角度尺寸時,尺寸界線沿徑向引出,尺寸線是以角度頂點為圓心的圓弧。
②標注直徑或半徑時,應在尺寸數字前分別加注符號o或r。
③標注球面的直徑或半徑時,應在符號o或r的前面再加注符號s。
(二) 繪圖工具
要知道,繪圖鉛筆的鉛芯有軟硬之分,分別用字母b和h表示。鉛筆芯的主要原料是石墨粉和黏土。
下面我們著重復習三視圖。
1、 三投影面體系:
由三個相互垂直相交的平面組成。
2、 三視圖的形成:
為了如實反映物體的大小和形狀,我們將采用平行光投影。
①主視圖:由前向后投影,在正面v上得到的視圖。
②俯視圖;由上向下投影,在水平面h上得到的視圖。
③左視圖;由左向右投影,在側立面w上得到的視圖。
為了便于研究,我們把彎板的左右尺寸稱之為長,上下尺寸稱之為高,前后尺寸稱之為寬。
那么 ①主視圖能反映物體的——,——。
②俯視圖能反映物體的——,——。
③左視圖能反映物體的——,——。
可見,三個視圖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3、 三個視圖之間的投影關系;
①主、俯視圖長對正。
②主、左視圖高平齊。
③左、俯視圖寬相等。
彎板是這樣,其它任何物體的三視圖之間都存在這樣的關系。
第2課時
三、制作原型與模型
要制作原型或摸型來展現設計成果,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材料,工具及工藝方面的常識。
(一) 材料的初步知識
1、 分類:
①天然材料:如木材,黏土,石材。由于直接取材于大自然,這類材料能保持原本特質。
②合成材料(人造材料):塑料,玻璃,鋼鐵。這類材料由于經過化學變化,將不保持原來的特性。
③混合材料:膠合板,混紡料。這類材料能保持部分原來的特性。
2、 性能
強度,彈性,韌性,硬度,延展性,其他性能。
3、 常見的材料
①木材:
軟木:松木,杉木。
硬木:樟木,櫧木,梓木。其中樟木有樟腦的氣味,其枝葉可提制樟腦,能防蟲防腐,是制作書櫥,衣櫥的上等材料。
人造板材:膠合板,飾面板。
②金屬:
黑色金屬(含鐵的金屬)
有色金屬(不含鐵的金屬)
③塑料:
熱塑性塑料(加熱會變軟,甚至熔化)
熱固性塑料(一次成型,如機械零件,電器外殼,工具手柄等。)
(二)、工具
1、木工工具
①鋸子:是用來鋸斷或鋸開木料的工具。
②刨子:用鋸子鋸開的木料, 表面是粗糙的,也不一定平直,為進一步加工,需要刨子。刨子有多種,最常用的是平刨,而且刨身越長,越能將木料刨削的平直。
③鑿子:主要用于鑿削榫眼。
其他工具包括:斧頭,鉆子,羊角錘等。
2、 鉗工工具
鉗工指利用手工工具及設備對金屬工件加工。
①畫針:在木料上畫線,可用鉛筆,墨斗等,而在金屬工件上畫線,則需要特制的工具-------畫針。畫針由鋼絲磨制而成,為提高硬度,須經淬火處理。
②鏨子:用于鏨削金屬。
③銼刀:用于銼削金屬。按用途不同,可分為普通鉗工銼,整形銼和異形銼。整形銼主要用于修整工件上的細小部分。異形銼是用來銼削工件特殊表面用的。
鉗工加工方法除了鋸割,鏨削,銼削外,還包括攻絲和套絲。攻絲是加工內羅紋的過程,套絲是加工外羅紋的過程。
(三)、工藝
工藝指利用工具和設備對原材料或半成品進行技術處理,使之成為產品的方法。工藝的種類繁多,各行各業都有自有的生產工藝
工藝的一般過程;(以木工工藝為例)
備料-----形成坯件-----零件加工------部件制作-----總裝配-----表面涂飾。
(補充)模型的種類及作用:
在設計過程的不同階段,根據不同的要求,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型
①草模: 初級階段,構思階段。
②概念模型:造型風格、布局安排、人機關系等,從整體上表現產品造型的模型。
③結構模型:清晰地表達產品的結構尺寸和連接方法,并能進行結構強度試驗的模型。
④功能模型:用于研究產品各種性能以及人機關系的模型。
⑤展示模型:真實材料,準確的尺寸,做成的與實際產品幾乎一致的模型或按一定比例縮放的、作為產品樣品進行展示的模型。
四、評價、優化設計方案
對設計結果進行評價,就是要評價這個設計方案是否符合設計的基本原則,是否符合設計的要求。
例如:出于節儉辦奧運和安全等方面的考慮,xx年北京奧組委對奧運會比賽場館的設計方案進行了優化,在這場瘦身行動中,被稱為“鳥巢”的國家體育館取消了可開啟的屋蓋,坐席由原來的10萬個減少到9.1萬個,臨時坐位由原來的2萬個減少到1.1萬個,瘦身后的國家體育館總投資比最初的預算減少了約4億人民幣。
五、編寫產品說明書
說明書內容一般包括:設計說明,使用說明,注意事項,聯系方式。
編寫原則:實事求是,表達準確,通俗易懂。
好,通過兩節課復習,你對設計的一般過程是否有一個全新的了解?你能否敘述出日光燈擦拭器的設計過程?
再如:xx年德州市高三一模36題:
如果你是某裝飾公司的首席設計師,公司委派你對一處樓房進行設計,并負責施工,采取的步驟如下,試結合設計的一般過程,完成下面的空白:
(1) 了解房屋的位置,面積,家庭成員,經濟狀況以及客戶的其他需求。
(2) 根據客戶要求,-----------------------------。
(3) -----------------------------,征求客戶意見。
(4) 完善設計方案,指導工程實施。
《復習》教案 篇19
本復習教案與勵耘精品系列叢書《無敵中考》配套
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語法重點:情態動詞的被動語態、現在進行時態的被動語態
難點突破:進行時態的被動語態中“ being”動詞的理解運用
知識目標:通過操練、專項練習等方式復習“ 被動語態”中相關的句子結構以及語法達到熟練運用的目的
復習步驟設計:
(一)詞匯復習revision of the words and phrases learnt in unit eleven-twelve, dictation of some main words and phrases learnt in this unit(此環節也可根據中考詞匯表順序進行聽寫檢查)。
(二)對話操練(dialogue acting—ask ss to act out some dialogues about must the work be finished today or tomorrow ? / can my bike be mended well ? /is a new school being built in our city ? etc.(此環節也可以采取學生達標積分制進行,即復習階段課前對話必須人人參與)
(三)語法復習:情態動詞can, may, must, need, have to后面的被動語態中,“be”動詞不作改變,再加上動詞的過去分詞構成,而現在進行時態的被動語態中只要在一般現在時態的am/is/are和p. p之間加上“being”就可以表示“正在”的意思了,“ being”是沒有單復數變化的一個“常數項”。
例解:
1、 all your work must ______before you get back home.
a. be doing b. be finishing c. be done d. finish
(此題由勵耘精品之《無敵中考》p.43第7題改編而成)
此題應該選用c項。從“all your work must… ”中可知主語是動詞“finish ”的承受者,故應該選用“be done ”。
2、 today too many trees ______ in the whole world.
a. are still cutting down b. still cut down
c. are still being cut down d. have still cut down
(此題由勵耘精品之《無敵中考》p.43第10題改編而成)
此題應該選用c項。從“today too many trees ”中可知主語是動詞“cut down ”的承受者,而 “today”中可以知道應該用現在進行時態的被動語態結構,故應該選用“are still being cut down ”。
3、 can my bike _____ here in half an hour ?
a. mend b. be mended c. be mending d. mended
(此題由勵耘精品之《無敵中考》p.43第21題改編而成)
此題應該選用b項。從“…my bike ”和動詞“mend”中可知主語是動詞“mend”的承受者,故應該選用“be mended ”。
(四)鞏固拓展:更多專題練習請見勵耘精品之《課時導航》、《無敵中考》--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復習》教案 篇20
備考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哲學發展的原因●考點突破1.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1)在事物的發展中,內因和外因同時存在,缺一不可。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事物的發展既離不開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也離不開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不具備外部條件,事物不能發展;但只具備外部條件,事物也不能發展。事物的發展是在種種外部條件的影響下,促使其內部矛盾雙方在力量上不斷彼此消長,從而引起雙方地位的變化實現的,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2)內因、外因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是不能等同的。首先,應充分肯定內因的決定作用。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根本動力、根本原因、基礎、源泉。事物的變化發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內部矛盾引起的。事物內部矛盾的雙方既相互依賴又相互排斥,由此使矛盾雙方的力量和地位發生變化,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內因決定著事物發展的方向,并且外因也只有作用于事物的內部矛盾才能發揮其作用。其次,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必要條件。沒有外因,事物也不會變化發展。這里要注意四點:第一,外因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必有的,是必要條件。因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和周圍的事物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第二,外因不可撇開內因單獨起作用。第三,盡管外因有時對事物發展起著非常大的作用,但仍是第二位的,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因為外因的作用必須以內部矛盾的存在為前提,并且必須通過內因才能發揮作用。第四,從性質上看,外因的作用存在著兩種情況:一種是對事物發展起加速、促進的作用;另一種是起延緩、促退的作用。因此我們不能千篇一律地去看待外因的作用。再次,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外因對事物發展所起的作用,表現在對事物內部矛盾的影響上,即通過促使內部矛盾雙方力量的變化而推動事物運動、變化和發展。(3)學習內外因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要堅持內因外因相結合的觀點。既要重視內因的決定作用,也不可忽視外因的作用。2.“矛盾特殊性是事物千差萬別的根據”與“內因是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內在本質,抓住了事物的內因,也就可以確定一事物與其他事物相區別的主要依據”是一致的。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告訴我們,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諸種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的內在原因,構成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質。而唯物辯證法關于內因的觀點則說明,內因是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在本質,抓住了事物的內因,就可確定這一事物與其他事物相區別的主要依據,也只有捕捉住事物的內部矛盾,才能把握住事物的變化和發展。學生對此有疑問,不明白這兩種說法間有什么必然聯系。實際上,這兩種看法是完全一致的。因為每個不同的事物,其內部都包含有自身的特殊的矛盾,這種特殊的矛盾就構成了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質,也是世界上各種事物的運動之所以顯示出千差萬別的復雜情況的內在原因,或者叫根據。這說明,矛盾的特殊性能將一事物與其他事物根本區別開來,正是由于其內部矛盾即內因造成的。所以,盡管每一事物都有其內在的特殊的本質和外在的各種特征,但要正確區分不同的事物,關鍵要抓住其內在的特殊的本質或內部矛盾(內因)。3.內外因辯證關系原理(1)原理內容: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2)方法論意義:學習內外因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要不可忽視外因的作用。(3)反對的錯誤傾向:在運用這一原理時,應注意克服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忽視外因對事物變化發展的影響;一種是否認內因對事物發展的決定作用。●誤區警示1.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解析:這種說法把事物發展的動力、根本原因混為一談,抹殺了內外因在事物發展中的不同作用,是不科學的。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但內因和外因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事物的發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內部矛盾即內因引起的,內因決定著事物的性質和發展方向,是事物發展的源泉。所以,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所以,外因只是事物發展的第二位的原因。2.內因的決定作用就是“內因決定外因”解析:“內因的決定作用”是指內因決定事物的性質和發展方向,但是,不是說“內因決定外因”。內因與外因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不是決定與被決定的關系。●真題再現例題 (·重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近年來,為促進渝東南民族地區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重慶市政府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出臺《關于加快渝東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每年安排55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其特色產業和社會事業發展;市人大常委會做出關于批準《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自治條例》的決定,審議通過《重慶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辦法》,并對實施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市政協多次到該地區調研,形成的多項提案被市政府采納。材料二 渝東南民族地區的特色與優勢例舉摘選自:XX年、XX年《重慶年鑒》和《重慶經濟年鑒》
地區
特色與優勢
黔江區小南海地震遺跡景觀;暢銷重慶的“雙綠”牌珍珠蘭花茶
石柱縣黃水國家森林公園;全國黃連優質產品生產基地;中國家業銀行重慶分行授信貸款15億元
彭水縣阿依河景區;百萬畝草食畜牧基地
西陽縣龔灘古鎮;中國擺手舞之鄉;生產技術成熟的青蒿制藥企業
秀水縣石堤古鎮;花燈歌舞之鄉;錳、釩礦深加工基地材料一、二是如何體現唯物論和辯證法道理的?答案:(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具有能動作用;尊重客觀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使各區縣的經濟發展符合本地的實際。(2)世界是普遍聯系的,要樹立全局觀念,搞好局部,促進重慶城鄉一體化發展。(3)矛盾具有特殊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握重點,發展特色經濟與優勢產業。(4)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抓住機遇,發揮本地特色和優勢,實現經濟社會的良好發展。點評:回答“體現類”的哲學試題,最好能夠逐個把規定范圍內的主要原理與材料相比照,從中找出與材料相對應的原理,這樣才能避免答案要點的遺漏而失分或無效內容過多而影響答題時間。答案組織要根據不同原理進行分點,每點要有原理和材料分析兩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