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音樂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教學設計
預設學生行為
感受樂曲及其創作背景
鼓掌
生:內心很激動等
生:稍慢的。
生:冷靜、堅定自若、高度的樂觀主義精神
生:速度稍快
生:(激動、緊張。)
生:答(緊張、危險等)。
對敵人的仇恨等
學生演唱
英勇善戰的戰斗場面開始了
生:漸弱,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帶著情感來唱。
學生有感情的演唱
生:女生——男生——合唱。
學生發表自己的感想、感受
設計意圖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熟悉音樂 了解音樂的創作背景 帶著情感去學習歌曲
進一步熟悉歌曲
重點解決第六小節的附,點八分音符的時值,演唱的要飽滿。
通過單獨樂段的欣賞,聆聽,發展學生從多角度的聽覺去實現聽覺感知。”激發了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逐步積累鑒賞音樂的經驗。
在突破難點上我采用了啟發聯想法,力圖把學生帶到當時的戰爭情景中去,讓學生根據歌詞聯想的危險場景。
音樂是一門極富有創造性的藝術。從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出發,重視音樂實踐中的創造過程,培養和鼓勵學生的創造精神。豐富的演唱形式可以讓這首歌曲更飽滿、更具有感染力。
課堂小結:
師:如今的微山湖早已沒有了抗日的喧囂,大片的荷花給人以寧靜的美感,讓人如癡如醉。戰爭是殘酷的,英雄們的精神卻是可敬的。他們機智、勇敢、頑強拼搏,他們堅定自若,高度樂觀的愛國主義的精神永遠值得今天的我們去學習。同學們,那就讓我們一同努力吧!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教學反思《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這是一首來自影片《鐵道游擊隊》的插曲。歌曲深刻地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抗擊侵略者的愛國主義精神。歌曲為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由三個樂段組成,分別由三種不同的情感,力度來表現。其中第三個樂段是第一樂段的再現,全曲采用的是變化拍子。這首曲子我主要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了解變化拍子并感受由四四拍轉為四二拍的速度,情緒變化。
總體來說這是一節比較成功的課。本節課我是根據音樂課的主題“在體驗、感悟中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設計的,在第二環節中我主要是在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情感上下功夫,首先是聆聽歌曲,了解歌曲的拍子、情緒、速度,然后讓學生有感情地讀歌詞,體會歌詞的意境,想象游擊隊員彈琵琶、唱歌謠和戰斗時的情景;再通過找出第二樂段中的動詞,體會應用怎樣聲音演唱,讓學生對比一段“太陽快要落山了”和三段“太陽就要落山“情緒的對比使學生從一開始模糊的理解,一步一步對歌曲的情感有一定的理解。使學生在體驗、感悟的過程中用情歌唱,達到聲情并茂。通過這節課,我有更深的思考:一堂精彩的音樂課總是離不開構思精巧充滿新意的教學設計,而那些匠心獨具的鋪墊與誘人的鏈接環節則會不斷喚起學生對音樂審美的注重,使其產生新的渴望,就像本節課中一段和三段情緒的對比,速度、力度對比等,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歌曲的學習當中,最主要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任何一種課堂,都應從啟迪學生智慧,培養學生能力著手,而任何一種能力的形成,又都離不開實踐。因此,學生是否形成學習音樂的能力,關鍵在于是否真正發揮了課堂主體作用。要相信學生,把學生學習音樂的權利交給他們,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在體驗中感悟中學習歌曲,使學生的思想在體驗中進一步得到升華,最終形成體驗,感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