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音樂上冊全冊教案(人教版)
第一單元 同一首歌
一、教 學 目 標
(一) 通過演唱和欣賞活動,能夠感受和表現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喜愛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國、歌頌友誼的歌曲。
(二) 能夠演唱歌曲《同一首歌》,演唱時能夠用抒情的、連貫的聲音,表現歌曲的感情,并創造性地設計歌曲的演唱形式。
(三) 聆聽欣賞曲《我的祖國》和《大中國》,能夠背唱歌曲的音樂主題;辨別并說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與表現歌曲情感的關系;能夠辨別這兩首歌曲明顯不同的風格。
(四) 創造性地為歌曲《大中國》編配秧歌舞的動作。
二、教 材 分 析
(一)《同一首歌》
歌曲《同一首歌》由陳哲、胡迎節作詞,孟衛東作曲,創作于1990年。中央電視臺在第11屆亞運會開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節聯歡晚會上向全國推出,受到熱烈歡迎。歌曲以詩一般的語言、抒情的旋律和優美的合唱,表達了勝利、歡樂、團結、友誼的美好主題。歌詞里用“鮮花”、“大地”、“春天”、“甜蜜的夢”和“陽光燦爛”等詞語,表現了我國人民在新時代里,意氣風發,歡聚一堂,唱著“同一首歌”,暢敘衷腸,展望未來,為實現更加美好的目標——把祖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共同奮斗的心愿。歌詞里用“每一次相逢和笑臉都彼此銘刻”、“我們手拉手啊想說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傳說”等深情的話語,表達了在改革開放年代,全國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的真誠愿望。這“同一首歌”傾訴了人民對和平、友誼的渴望,表達了人們美好、純潔、憧憬幸福未來的思想感情。歌曲為e大調,4/4拍。歌曲結構為兩段體(帶再現的二部曲式)。a段由4個樂句構成,第一、二樂句(第1~8小節)音樂流暢、平和,主題深沉、親切、凝重,第三樂句(第9~16小節)是這個樂段的小高潮,接著連接第四樂句結束。a段音樂抒發人們經過辛勤勞動獲得豐碩成果、歡聚一堂親切交流時的真摯感情。b段也由4個樂句構成,第一樂句(第17~20小節)以下屬和弦的分解形式,從高音開始,造成柔和的色彩和熱烈的氣氛,力度逐漸加強的處理,形成全曲高潮,抒發了人們激動、興奮的心情,并與a樂段形成對比。第二樂句(第21~24小節)是第一樂句的的變化重復,并有“ ”音的出現,形成暫時的離調,力度逐漸減弱的處理,使感情進一步深化,體現發自內心的傾訴。第三樂句(第25~28小節)是a段音樂主題的變化再現,第四樂句中 的 九度大跳,再次抒發出人們興高彩烈的喜悅心情。歌曲最后的結束句是一個典型的由下屬功能轉到主功能的補充終止形式,使歌曲在祥和、喜慶的氣氛中結束。b段音樂揭示了歌曲的主題思想——我們向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目標,唱著“同一首歌”去迎接新的輝煌。
曲作者孟衛東 (1955~ ) 北京人,部隊文藝工作者。1970年參軍,1987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 。長期在中國鐵路文工團從事音樂創作工作。主要作品有:歌曲《同一首歌》,歌劇《雷雨》,舞劇《長城魂》等。
(二)《我的祖國》
《我的祖國》是故事片《上甘嶺》的插曲。喬羽作詞,劉熾作曲,作于1955年。影片《上甘嶺》描寫中國人民志愿軍在著名的上甘嶺戰斗中,發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英勇戰勝敵人的故事。這首歌是影片中戰士們忍受饑渴、克服困難,堅守在坑道里,懷念祖國、思念家鄉時演唱的歌曲。電影插曲由著名歌唱家郭蘭英演唱。這是一首優秀的抒情歌曲。它深刻地表達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熱愛祖國的真摯感情和保家衛國、保衛和平的堅強信念。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深受全國人民的歡迎,至今仍久唱不衰。歌曲為f宮調式,4/4、2/4拍。演唱形式為女聲領唱和混聲合唱。兩段體結構 ,由兩個對比鮮明的音樂主題(a段領唱部分和b段合唱副歌部分)構成。a段音樂速度稍慢,婉轉流暢,親切優美,音樂由4個樂句構成,第一句在第二、三拍之間八度跳進之后,出現這部分的最高音“ ”,這種大幅度跳進的旋律進行,充分抒發了熱切思念家鄉的深情,接著的第二、三樂句旋律呈波浪型進行,洋溢著熱情、親切的感情,第四句中 的“4”音具有明顯的移宮效果,向下屬音離調后,自然地回到宮調式結束,在色彩上給人以柔和的印象,使親切的感情得以深化,表現了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對祖國、家鄉的無限熱愛和懷念之情。b段(混聲合唱部分)音樂速度稍快,寬廣壯麗,氣勢磅礴,音樂也是由4個樂句構成,旋律從富有動力感的四度音程 和寬廣的節奏開始,第一、二樂句旋律大幅度跌宕起伏,第三樂句旋律向上進行并作漸強、漸慢處理,豐富的和聲更顯氣勢宏偉、磅礴,第四樂句中 其中的“7”音也具有移宮效果,這一不穩定的結束,為歌曲回到a段下一段歌詞作好了準備。這段音樂充分表現了中國人民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和保衛世界和平的堅強決心和必勝信念。歌曲運用我國五聲音階調式,創造了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優美動人的旋律,每段結尾處兩個偏音的巧妙處理獨具匠心,可謂在民族調式中自然離調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