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六年級音樂上冊教案
全教案
一 對新課標的理解
音樂教育的全部過程是一種自覺的審美過程,應貫穿所有的審美因素,并以美感的發生為根本內容,因此教學中應充分揭示音樂要素,即節奏、旋律、音色、和聲、力度、速度等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讓學生親身感受到音樂中最激動人心和極具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機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通過音樂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個性,創新精神及合作意識。陶冶高尚情操,培養對人生和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
要改變長期以來音樂教學只重視技能訓練,知識傳授,而忽視學生心靈感悟、情感體驗的生成和發展的現象,我們必須強調音樂教育應該遵循藝術本身的規律,充分重視審美體驗在音樂教育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通過多種感官的參與、體驗,才是學生獲得藝術經驗之最基本方式和基礎,也只有在參與體驗過程中才能使學生感受到發現探索的樂趣,表達他們的獨創性、豐富他們的經驗,促進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
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音樂教師應努力創設一種非常寬松、活潑的氛圍,以民主的態度、商量的口吻、輕松的語言,指導學生進行音樂活動,放手給學生一個充分自由發揮的空間,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一種積極的活躍的狀態。這樣既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又使他們學得開心、學得主動
二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a. 訓練學生歌唱方法和技巧
b. 訓練學生對和聲的聽覺及視唱能力
c. 讓學生進行音樂創作,提高他們音樂思維和初步的寫作能力
2.過程方法
a. 用專業的方法訓練學生歌唱,并多進行范唱。
b. 訓練學生學會在歌唱中掌握速度和力度,唱好和諧的二聲部。
c. 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努力讓學生“知之”、“好之”、“樂之”。
3.情感態度
1.學生能用符合歌曲的情緒演唱歌曲,能區分歌曲二聲部,并能視唱好自己所唱聲部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精神
三 教學重點
1.用歌唱方法唱好和諧的二聲部,有感情的視唱歌曲
2.通過旋律創作,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理解力
四 教學難點
1.用優質的音色唱歌曲的二聲部
2.理解感受音樂意境及思想內容,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現
教 學 進 度 表
周 次 內 容 課 時
1 復習國歌校歌
2
2 3 第一課 同一首歌
2
4 5
第二課 中秋
3
6 7 第三課 寧靜的湖
2
8 9 第四課 茉莉飄香
2
10 11 期中檢測
2
12 13 第五課 北京頌歌
2
14 15 第六課 歡樂的邊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