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六年級音樂上冊教案
即使是同在一片土地上也可能受到新生文化的影響。前幾年,就有人把《茉莉花》改編成通俗化的歌曲。
因此,我們說,事物永遠是運動的,不斷發(fā)展的。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應該用運動的、發(fā)展的觀點去看問題。
(如有剩余時間)
剩下一些時間我們來聽一首通俗化了的《茉莉花》。
課后反思:學生能夠較快地掌握歌曲的演唱,但表演積極性還有些欠缺.可多利用些時間 加強學生的聲音訓練。
第五課 北京頌歌
教學目標:
一、通過學習 感受和體驗北京的偉大,培養(yǎng)熱愛首都熱愛北京的感情。
二、學唱《偉大的北京》《我多想看看》,并能夠創(chuàng)編同歌曲風格相關的舞蹈動作。
教學內(nèi)容:學唱《偉大的北京》《我多想看看》
教學重、難點:
1 歌曲中的跳進要掌握好,準確唱出來.
2正確掌握歌曲中的節(jié)奏型,演唱時要正確唱出.
3感受民族音樂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
教學用具:鋼琴、錄音機、磁帶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 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
2 演唱時情緒要輕快
教學重難.點:
1 歌曲中的跳進要掌握好
2 注意演唱的情緒.
教學用具:鋼琴、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 、 新授
1 、發(fā)聲練習
2、聽磁帶范唱《偉大的北京》,主要聽歌中的幾個切分音及符點節(jié)奏.
3、先讓學生隨琴進行練習。
4、老師與學生共同唱旋律。
5、由學生試著進行演唱。
6、老師進行指導、糾正。
7、分組進行旋律演唱。
8、全體學生演唱旋律.
教學反思:通過本課的學習,能看出高年級對歌曲有一定的駕馭能力,.但聲音的和諧與統(tǒng)一性還達不到一定的水平,需要通過長期的練習來慢慢提升.達到較高的水平.
第六課 歡樂的邊寨
教學目標:
一、能夠用優(yōu)美抒情的情緒和略帶彈性的聲音演唱《阿西里西》,以代表彝族少年兒童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二、本課介紹了少數(shù)民族的音調(diào)風格及風土人情,以激發(fā)我們對少數(shù)民族的熱愛。
教學內(nèi)容:學習并演唱《阿西里》
教學重、難點:
通過欣賞以及學唱歌曲的旋律,進一步學習并感受我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民族音調(diào)風格,培養(yǎng)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在樂曲的欣賞中,讓學生感受主題旋律中的情緒,提高他們對樂曲的分段聽辨能力.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 、 新授
1、發(fā)聲練習
2、聽磁帶范唱,《阿西里西》.
3、先讓學生隨琴把歌詞加進去試唱歌曲。
4、老師帶學生加詞唱歌曲。
5、把學生掌握不好的跳進多范唱幾遍。
6、老師進行指導、糾正。
7、分組進行全曲演唱。
8、全體學生演唱完整演唱歌曲.
第七課 愛心天使
教學目標:
一、聆聽《凝聚每份愛》《愛心天使》《媽媽要出遠門啦》,感愛作品所蘊含的情感力量并能隨之輕聲哼唱。
二、 學唱《圓圓和方方》,能夠自己設計演唱形式,能夠以自然流暢的聲音和充沛飽滿的感情進行演唱。
教學內(nèi)容:聆聽《凝聚每份愛》《愛心天使》《媽媽要出遠門啦》,學唱《圓圓和方方》。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理解愛心的重要社會意義,懂得團結、互助、自強、堅定等精神的珍貴。
教學用具:鋼琴、錄音機、磁帶
第一課時 圓圓和方方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 、 新授
1、發(fā)聲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