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音樂上冊全冊教案(人教版)
作者介紹:劉熾 (1921~1998) 作曲家。陜西西安人。1936年參加紅軍到延安,曾在人民劇社任舞蹈演員兼小指揮。1939年入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師從冼星海學習作曲及指揮。1940年在魯藝音樂研究室任研究生,曾參與歌劇《白毛女》的音樂創作。新中國成立后,先后任中央戲劇學院歌劇團藝術指導、中央實驗歌劇院作曲。1954年入中央音樂學院進修,在蘇聯專家阿拉波夫的專家班學習作曲。1961年任遼寧歌劇院副院長藝委會主任。1977年始,任中國煤礦文工團團長兼藝委會主任。從事音樂創作50余年,作有大型作品70余件,中小型作品800余件,影響廣泛。主要作品有:歌曲《翻身道情》、《新疆好》、《讓我們蕩起雙槳》、《我 的祖國》、《英雄贊歌》等,歌劇音樂《塞北黃昏》、《火》、《阿詩瑪》,舞蹈音樂《勝利腰鼓》、《荷花舞》,合唱曲《工人大合唱》、《祖國三部曲》(含《祖國頌》、《大地頌》、《微笑的太陽》)等。出版專集《祖國之歌——劉熾歌曲選》。他的作品民族風格濃郁,旋律雋永秀美,富于歌唱性,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喬羽 (1927~ ) 詞作家、劇作家、音樂文學理論家。山東濟寧人。前中國歌劇舞劇院院長 。1946年入晉冀魯豫邊區北方大學學習,畢業后任職于華北大學三部戲劇創作室,開始從事文學創作。新中國成立后,先后任職于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戲劇家協會、文化部劇本創作室 、中國歌劇舞劇院。曾長期在河北邢臺地區深入生活。主要作品有:歌劇劇本、電影文學劇本《紅孩子》(合作)、《劉三姐》等,曾參與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國革命之歌》的歌詞創作。歷年來創作歌詞逾千首,主要歌詞作品有:《我的祖國》、《祖國頌》、 《人說山西風光好》、《讓我們蕩起雙槳》、《牡丹之歌》、《愛我中華》、《難忘今宵》 、《夕陽紅》等。
(三)《大中國》
歌曲《大中國》是一首以歌頌祖國為主題、由通俗歌曲改編而成的合唱曲。曲調吸收了我國 民歌素材創作而成,富有時代氣息。高楓作詞作曲,朱良鎮編合唱。《大中國》的音樂由引子+a+b+a′構成復三部曲式。引子為4/4、2/4拍,開始在f調上,由主和弦 、下屬和弦構成的和聲來呈述:
這一曲調,造成一個明亮、柔和 的意境。然后轉為降e調,由男聲用八度和聲音程,以豪邁的氣勢,唱出a段音樂主題的音調,女聲則用和聲式二部和聲,以親切的語調相呼應,在屬音上造成離調結束。緊接著速度加快,兩小節間奏之后進入第一部分a段。a段,第一部分。這段為單二部曲式,由一個主題樂段與一個變奏構成,結構為a(a+a′)。a 段主題樂段是一個四句體樂段,其音樂采用東北大秧歌的音調為主題發展而成,以齊唱形式呈示出來,表現出祖國大家庭中熱烈、歡快、意氣風發的揚景。a′段的第二樂段是a段的第一變奏,以混聲合唱形式演唱,使音樂更加熱烈、豐滿。其中有兩個小節和聲是用男聲哼鳴演唱的,造成一種云霧般背景,似描寫在云霧中的長城。b段,第二部分。這部分也是單二部曲式,結構為b(b+c)。第一樂段b中的音樂主題音調來自河北民歌,曲調流暢活躍,抒情開朗。在合唱處理上采用了不同手法,先由男高音聲部唱出音樂主題,與a段的音樂主題形成對比,男低音聲部與女聲則以“嗨”的喊聲在句尾相呼應,第二句變為四聲部演唱,顯得豐滿,第三句先由男聲唱,女聲則以輪唱形式模仿演唱,最后以四聲部合唱結束這個樂段,使情緒更加活躍。第二樂段c是合唱曲的高潮段落,唱出中 華兒女對祖國的共同心聲,在開始的強拍上就用了一個離調和弦(用3 5 7 3構成),使全曲 的情緒達到高潮,第二句開始的強拍上用了主和弦,使語氣更加肯定,b段在激情中結束。在4個小節的間奏之后是第三部分。 a′段,第三部分。這段音樂是a段主題的變化再現,與b段中的第二樂段c 的再現結合,其 結構為a′(a2+c)。第三部分中a的主題再現是a段主題的第二變奏,它將a段主題的時值放寬,由男聲唱出,女聲則作為陪襯聲部,以對比活躍的曲調,用襯詞“啦”來演唱,這是一個活躍的聲部,既是喜悅輕快的歌聲,又似輕快的鼓點聲。之后女聲唱出第三、四句,男聲變為陪襯聲部,以二部形式用“啦”演唱,在熱烈活躍的情緒中結束此段。緊接著,是第二 部分b段中的第二樂段c的再現。這時歌聲變為男高音領唱與混聲合唱的結合形式,造成互相呼應的效果,最后的結束處理是,混聲合唱結束在調式主和弦的主音上,而領唱則上行到主 和弦的三音“ ”上結束,這樣的結束,給人以穩定的感覺,又造成一個言而未盡的浪漫色彩,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