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五年級音樂下冊全冊教案3
教學
反思
教學
內容1、聽:《京劇鑼鼓》2、唱:《梨園英秀》3、 動:歌表演:《梨園英秀》4、 拓展:京劇臉譜欣賞
教學
目標1、樂于模仿戲曲中一些簡單的身段、動作,并與同學合作表演“急急風”中“走圓場”,增強與他人合作和協調的能力,感受京劇的獨特表現力。2、能熟練有感情的演唱《梨園英秀》,體會劇中融合的鑼鼓經、數板、西皮音調等諸多戲曲元素。
教學重點
難點教學重點唱好融合了京劇元素的兒童歌曲《梨園英秀》教學難點了解鑼鼓在京劇中的重要地位,并能跟著音樂演一演。
教學
準備cd、鋼琴
教
學
過
程
師生問好!一、聽:《京劇鑼鼓》1、看京劇的錄象2、了解京劇鑼鼓的作用鑼鼓在京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唱、念、做、打都離不開它。它的特點是音響強烈,節奏鮮明;作用是加強節奏,營造氣氛。京劇鑼鼓有許多鑼鼓點子,叫做“鑼鼓經”。 “鑼鼓經”主要分為開唱鑼鼓和身段鑼鼓。開唱鑼鼓是唱腔前打的鑼鼓,作為先導引出唱腔。身段鑼鼓是配合表演武打的鑼鼓。下面請同學們聽《京劇鑼鼓》(急急風),說說它屬于哪一種鑼鼓經?3、聽賞《京劇鑼鼓》生:開唱鑼鼓4、念一念、奏一奏5、跟著(急急風)學走圓場二、唱:《梨園英秀》師:讓我們再來欣賞一組少兒京劇表演1、欣賞7歲小票友劉小園的京劇表演2、初聽歌曲,找出曲中京劇的特點?(鑼鼓經、西皮風格旋律、數板等)3、用聽唱法學唱歌曲4、分組演唱歌曲(一組念鑼鼓經、一組數板、一組演唱)5、歌表演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鑼鼓經”、“ 數板”、“走圓場”進行表演。三、拓展:京劇臉譜欣賞1、搜集臉譜:課前搜集京劇臉譜(如“郵票上”、“舞臺上”、“煙盒上”、“電話卡上”)2、說唱臉譜:欣賞《說唱臉譜》的歌曲,師介紹臉譜的由來和相關知識,了解顏色與人物性格、品質、命運之間的關系。3、畫臉譜: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人物畫一畫京劇臉譜。小結下課
教學
反思
教學
內容1、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2、動:露一手:京劇身段表演3、奏:京調
教學
目標1、了解戲歌的特點和知道戲歌的概念。2、通過模仿、表演京劇中常見的身段,學生能對京劇藝術有更深的體驗與認識。3、通過演奏豎笛曲《京調》,體會西皮流水的曲調特點,鞏固連音與非連音奏法和十六分音符連奏。
教學重點
難點教學重點了解戲歌及京劇身段表演教學難點豎笛的吹奏
教學
準備cd、鋼琴
教
學
過
程
一、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1、師:《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歌曲,今天我們再來聽一聽另一版本的京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猜一猜它是由什么戲曲的曲調演變而來的?(京劇)2、簡介戲歌的知識戲歌是一種新型的歌曲表現形式,也就是創作者借用或化用戲曲音樂作為素材創作而成的歌曲。戲歌既具有濃郁的地方戲曲韻味,又不失時代流行特色,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3、跟著音樂輕輕哼唱4、模仿戲曲中人物的動作進行表演。二、動:露一手:京劇身段表演1、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京劇身段表演的資料。2、選擇幾段有代表性又有趣味性的經典劇目實況給學生欣賞。3、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模仿。三、奏:京調1、聽磁帶中的演奏,生說情緒?(喜悅、激動地)2、解決難點:十六分音符、后半拍起的節奏、旋律與過門的結合師范奏,生學3、吹笛的坐姿和角度4、連音與非連音的演奏5、氣息的控制(呼氣更加集中、細膩)6、音量的控制(適當、吹得優美動聽)小結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