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音樂第2冊全冊教案
第3課《神奇的do mi sol》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不同活動,游戲中感受和體驗三個音的音高。
2、通過學唱歌曲,復習鞏固“湖”三個音的音高,并參與歌舞表演。
3、能用“大”三個音隨意地組合成自己的歌。
二、分析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的《小鈴鐺》,《瑤家兒童愛唱歌》和《快樂的啰嗦》前半部分是由“打氣”三個音組成。歌曲中節拍和音型組合的變化給三個音賦予了音樂風格和表現力,有利于幫助學生感受和鞏固三個音的音高概念,也為本課的教學提供了很大的活動空間。
重點:在不同活動、游戲中感受和體驗“do、mi、sol”三個音的音高。
難點:在不同活動、游戲中感受和體驗“do、mi、sol”三個音的音高。
第一課時:學唱瑤家兒童愛唱歌
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
教師穿上瑤族服裝邊唱邊跳,帶領學生走進瑤寨。
2節奏語言引入。
教師請學生用這樣的步伐跟教師去瑤寨。
x x
小朋 友 嘍族
x x
去瑤 寨 嘍
3看。
播放多媒體課件《瑤家兒童愛唱歌》,請學生觀看瑤家兒童的歌舞。
4唱。
請學生一起來唱,教師可采用接龍游戲演唱。如:教師唱詞,第一組唱do, 第二組同學唱mi,第三組唱soi 師生共同配合演唱《瑤族兒童愛唱歌》,比一比,看哪一組唱得既連貫有準確。評出紅旗組。
5動。
熟唱后,播放多媒體課件請同學模仿瑤族舞步跳起來。腳步動作:左右左,跳;右左右,跳。
6憶。
啟發學生思考這首歌由哪些音組成的。
7匯報表演。
請學生演唱自編歌曲。
第二課時:聽賞《快樂的啰嗦》,唱《小鈴鐺》。
教學過程:
1、玩玩,動動。
教師反復播放彈撥樂合奏《快樂的啰嗦》開頭部分。請學生聽到音樂分別向上向下揮手。
2、游戲。
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教師可從游戲入手。 游戲后,再請學生比較什么音高什么音低。
3、學唱《小鈴鐺》。
播放課件《小鈴鐺》請同學跟老師一起唱《小鈴鐺》,并輕輕敲擊自制的簡易鈴鐺。原來三個音可以編出那么好聽的歌。
4、鞏固知識。
請同學熟唱《小鈴鐺》后,教師可以像教唱歌詞一樣教唱唱名,使學生在有一定音樂感受的基礎上唱唱名。最后,教師可做如下活動:讓一組同學邊敲鈴鐺邊表演;另一組同學唱唱名;還有一組同學打手號。
課后反思:本節課運用了圖形譜教學給學生營造了一個充滿童真童趣的學習情境,給學生創造了一個無限遐想的空間,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學生的表現更是出乎意料的精彩。因此我們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圖形譜,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實踐中探索、領悟中創造。
第4課《動物世界》
一、教學目標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唐老伯有個小農場》;能模仿歌曲歌詞創編歌詞;邊唱邊表演,并請部分同學選擇合適的敲擊樂器嘗試為演唱配伴奏。
2:能在音樂形象中聽辨出雙簧管的音色和圓號的音色。
3:感受音樂“快”與“慢”的對比,能用學過打擊樂器為小歌舞劇創編聲響。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一開始就以唐老伯小農場的可愛的動物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把學生帶進管弦樂曲《小鴨與大灰狼》和小歌舞劇《龜兔賽跑》的情景中。在音樂故事中,不同動物用不同的樂器來描寫其特征,可以通過音樂中動物的小故事培養學生對不同樂器其音樂色的感受。同時,不同速度所表現的動物形象,從直觀上增添了孩子們對音樂的感受與識別。另外,模擬故事內容,進行音樂表演活動的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