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音樂第2冊全冊教案
4. 唱。請學生一起來唱《瑤家兒童愛唱歌》。教師還可采用接龍游戲演唱。如:教師唱詞,第一組同學長do,第二組同學唱mi,第三組同學唱sol,師生共同配合演唱《瑤家兒童愛唱歌》,比一比,看哪一組唱得既連貫有準確。評出紅旗組。
5. 動。熟唱后,播放多謀體課件請學生模仿瑤族舞步跳起來。腳步動作:左右左,跳;右左右,跳。
6. 憶。啟發學生思考這首歌由哪些音組成。
7. 創。請同學用do、mi、sol創編歌曲。
8. 匯報表演。請學生演唱自編歌曲。
9、小結學習情況,下課。
(二)聽賞《快樂的羅嗦》,唱《小鈴鐺》
教學過程:
1. 玩玩、動動。教師反復播放彈撥樂合奏《快樂的羅嗦》開頭部分。
2. 游戲。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教師可從游戲感知“do、mi、sol”入手。教師發給每個學生一張卡片,卡片上可能是do,可能是mi,可能是sol.教師彈奏do或mi或sol,聽到彈奏的同學出示相應的卡片并打出手號唱出唱名。游戲后,再請學生比較什么音高什么音低。
3. 學唱《小鈴鐺》。播放課件《小鈴鐺》,請同學跟教師一起唱《小鈴鐺》,并輕輕敲擊自制的筒易鈴鐺。原來“do、mi、sol”三個音可以編出那么好聽的歌曲。
4. 鞏固知識。請同學熟唱《小鈴鐺》后,教師可以像教唱歌詞一樣教唱唱名,使學生在有一定音樂感受的基礎上唱唱名。最后,教師可做如下活動:讓一組同學邊敲鈴鐺邊演唱;另一組同學唱唱名;還有一組同學打手號。
5、小結學習情況,下課。
課后反思:教師要關注課堂教學評價。教學評價的方式方法應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有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并且要將評價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而這點正是我欠缺的。教師評價可以從音樂的角度以描述性、鼓勵性語言為主,尊重學生縱向的發展。學生自主評價要注重學生的參與意識,盡量讓學生行使自評、互評的權利,尤其是在學生表演環節,針對表演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學生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妨給他們這個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才能構成真實、民主的課堂,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第7課《動物世界》
一、了解編寫意圖
由于孩子們喜歡動物,教材為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編寫了動物世界,并將動物世界自第一冊貫穿至第六冊。此課通過帶有情節性的音樂,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利用聽、唱、奏、視、動、寫、憶、創等多種手段調動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讓學生在美的音樂中建立對動物的愛心,以及對人類、自然一切美好事物的熱愛之情。教學中側重愛心培養。
二、教學目標: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唐老伯有個小農場》;能模擬歌曲、歌詞創編動物新歌詞;邊唱邊表演,并請部分同學選擇合適的敲擊樂器嘗試為演唱配伴奏。
2:能在音樂形象中聽辨出雙簧管的音色和圓號的音色。
3:感受音樂“快”與“慢”的對比,能用學過的打擊樂器為小歌舞劇即興創編聲響。
三、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一開始就以唐老伯小農場中各種可愛的動物吸引著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把學生帶進管炫樂曲《小鴨與大灰狼》,和小歌舞劇《龜兔賽跑》的情景中。同時,不同速度所表現的動物形象,從直觀上增添了孩子們對音樂速度的感受與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