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音樂第五單元連綿白樺林教案
作品介紹:俄國作曲家穆索爾斯基作于1879年。歌詞選自德國詩人歌德的詩劇《浮土德》第一部第五場中魔鬼梅菲斯托與一群朋友在酒店里所唱《跳蚤之歌》寫成。
邊聽邊感受:全曲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近于朗誦的敘述性的曲調,含有明顯的諷刺意味。鋼琴伴奏中的頓音則生動地刻畫出跳蚤的形象;
第二部分的音樂仿佛一支威嚴的頌歌,描寫跳蚤當上大臣后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的神態(tài),但隨之而來的笑聲揭穿了它狐假虎威的丑態(tài)。
最后一段綜合前兩段的音樂素材加以發(fā)展,將歌曲推向高潮。全曲以掐死跳蚤的勝利者發(fā)出的爽朗笑聲結束。除結尾外,全曲貫穿了嘲弄和輕蔑的笑聲,大大增強了諷刺效果。
三.課堂小結:
師:這一課,我們認識了俄國的一位大音樂家——柴可夫斯基,欣賞了他的代表作之一《天鵝湖組曲》,還欣賞了《波羅維茨舞曲》和《跳蚤之歌》,這些都是俄羅斯最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下節(jié)課,我們將更加深入地了解俄羅斯音樂的特點與魅力。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唱:《故鄉(xiāng)》、
聽:《藍色的雅德朗》(克羅地亞)
拓展:東歐音樂文化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學唱《故鄉(xiāng)》
1.導入:
2.初聽范唱,找出歌曲中有相同開頭的樂句。
3.學唱歌曲,教師指導。
重點唱準#5的音高
完整演唱歌曲,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
三.拓展:東歐音樂文化
學生自讀p40/卷首語,說說你對東歐地區(qū)的簡單認識。
師:東歐,指歐洲東部地區(qū),在自然地理上指東歐平原,在政治地理上指白俄羅斯、波蘭、匈牙利、捷克共和國、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羅馬尼亞等10個國家。
下面欣賞幾首東歐歌曲:
*《藍色的雅德朗》
*《白樺林》等蘇聯歌曲
師:東歐音樂主要來自民間音樂。東歐人憂郁敏感,情感極為細膩,音樂多以民族樂派著稱,充滿浪漫氣息。
四.本單元總結:
結束我們的東歐音樂之旅,簡單檢測。
聽音樂片段,說出曲名。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了解了怎樣的東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