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音樂下冊第三單元 《家鄉的故事》教案
(3)歌曲采用對比的表現手法,演唱時主歌部分要用輕巧、跳躍的聲音去演唱,副歌部分前兩句用連貫、舒展的聲音演唱,最后一個樂句回到輕巧跳躍,形成前后呼應。
a、主歌:(采用聽唱法,六度、八度大跳可跟琴聲模唱)
b、副歌: a、第一聲部(跟琴聲模唱帶有升記號的旋律)b、第二聲部
c、合唱(聽、唱與歌譜結合)
(4)歌曲中有兩段,這兩段我們都一齊唱?可以有些變化嗎?你想怎樣設計呢?(領唱合唱、對唱合唱、小組唱)
用多種形式演唱《竹鄉娃娃愛竹林》,看著老師指揮的手勢唱好結束句。
真好,那我們按照領唱合唱的方案來完整的表達歌曲吧!誰先來說說按怎樣的順序演唱?(提醒反復記號、延長記號)
次開發有延長記號,就看老師的指揮手勢來唱,好嗎?來合作一下!
解決了所有的問題,現在怎么來演唱吹草哨兒,你理解了嗎?用你們的歌聲告訴我。
三、總結下課
一首竹鄉娃娃愛竹林,讓我們感受了明媚的春天,在你們的歌聲中,也
我感受到你們的歡樂。當然,演唱能力也在不斷的提高中。真是高興!希
望大家有更好的表現。
四、作業:復習《竹鄉娃娃愛竹林》。
安全小常識:1、在馬路上要靠邊走,走在中間會妨礙車輛的通行,還有被車撞的危險。
2、走路時,不要邊走邊玩,也不要邊走邊看書。
: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1、做聽音填空 2、創編旋律
教學目標:
1、通過聽音填空,初步學習聽辨和聲音程的能力,并感受和聲魅力。
2、旋律的創編,讓學生體驗創作的愉悅感,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對音樂感受力。
教學重點、難點:聽記旋律音與創編旋律
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
1、復習歌曲,師生評議。
2、指導學生用明亮、跳躍的聲音和舒展優美的聲音進行對比,細膩地表現歌曲的感情。
3、二部合唱能夠做到音準、和諧。
4、用多種形式演唱歌曲。如:領唱合唱、對唱合唱、小組唱等,用豐富的手段表現歌曲所表達的一派生機的景象。
5、最后一句旋律中有一個延長記號,要求學生看著老師的指揮動作整齊地延長、整齊地結束。
6、完整地演唱歌曲《竹鄉娃娃愛竹林》。
二、創編旋律 導言:(出示兒童創作的樂曲,師范唱)大家覺得這首歌曲怎樣?那這是和你們一般大的同學創作的,但我同樣相信大家也可以創作出來,你們有信心嗎?
1、節奏
那我們就從基本的節奏著手吧!你能拍一拍這樣的節奏嗎?
出示:2/4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
那你再來聽一聽在下面的幾條旋律中,哪一條才是這樣的節奏呢?(用do re mi fa sol五個音創編的旋律)大家的耳朵真好,那你們也來用do re mi fa sol來創編旋律吧!
2、 創編交流
比一比誰的旋律更好聽。真是各有千秋哦!(師生互動)
3、 自主創編
怎樣,創編旋律很有意思吧!還有一個3/4拍的,大家也來玩玩吧!
三、 聽音填空
要想創作旋律,還得有些基本功的,比如耳朵要特靈,為了訓練自己的耳朵,最常見的練習是聽音了!那我們現在就來練練自己的耳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