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學音樂第三冊教案全集
第七課 玩具進行曲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玩具兵進行曲》表演《玩具進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和《布娃娃彈琴》等表達童趣主題的音樂內容,感受不同的音樂情緒和音樂形象。
二、能夠感受到音樂進行中的強弱和高低,并且學會用身體動作表示出強弱與高低。
三、準確地按節奏敲擊,做到邊歌唱、邊奏樂。
四、能夠隨著音樂即興表演動作,既輕松愉悅又大膽出新。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學唱歌曲
1、聽范唱,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2、學習歌詞。
3、跟唱法學唱
4、邊唱邊舞,兩名同學分別扮演小熊和洋娃娃。
5、編排舞蹈
三、歌曲處理
這是一首波蘭兒歌,2/4拍,大調式,二段體結構。
這首歡快熱烈的波蘭兒歌在中國流傳數十年,經久不衰,至今仍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旋律跨度僅在1到6之間,以級進上下行為主。樂曲開篇就是1-2-3-4-5-4-3-2-1的音階級進,當第一樂段以收攏性結尾時,才以大六度大跳進入第二樂段,使歌曲情緒變得更加歡快,小熊和洋娃娃的舞蹈跳得更熱烈。
四、課后反思:通過學唱歌曲,學生通過用自己的動作表達歌曲,基本能夠掌握樂曲表現,能夠用清晰的聲音準確的表現,豐富了課堂生活。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布娃娃彈琴》;《玩具進行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學習歌曲
1、聽范唱
2、三拍子節奏練習
3、聽唱法學唱
三、歌曲處理
本曲由茅光里作曲,史青作詞。全曲以3/4拍,c大調貫穿,由四個樂句構成。
四、聆聽《玩具進行曲》
這是一首日本兒童歌曲,傳入中國后由羅傳開譯配。本曲是f大調,2/4拍,用中速進行演唱,4個樂句組成。整曲的節奏大都運用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的節奏形式,從節奏上就簡單易懂。第一句開頭就用了下行純四度的跳進,使人一開始唱就感覺:活潑、親切自然,主題明顯,旋律突出。第二樂句主要用do;re;mi;sol;la這幾個音使主題有了發展,并且旋律自然流暢,這個樂句的最后兩小節用了“重音符號”起突出強調作用。第三樂句重復第一樂句的主題旋律,使主題更加突出,第四樂句和第二樂句是對仗的,在旋律上第一、二小節是一樣,只有最后兩小節不同,用了s到t的中止式。
2同學們邊聽可邊動作。
五、課后反思:通過學唱歌曲和聆聽樂曲,學生通過用自己的動作表達樂曲,能夠用清晰的聲音準確的表現歌曲,豐富了課堂生活。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復唱歌曲;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唱歌曲
復習演唱兩首歌曲一到二遍。
三、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作曲是德國萊昂~耶塞爾。據說這首樂曲是他回憶小時候的一個夢寫成的。
晚上,小主人睡覺了,玩具兵們一個個人玩具箱里偷偷地爬也出來。他們先排成整齊的隊伍游行,后來又打鬧嬉耍。正當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小主人睡醒了,玩具兵們驚慌地逃回玩具箱子里。小主人起床,打開箱子一看,玩具們東倒本歪地躺在里面。呵!原來剛才是一場美麗的夢。
教學過程
一、生聽著《玩具兵進行曲》進教室,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二、聆聽與表演《玩具兵進行曲》
1、聽《玩具兵進行曲》,要提示學生合著音樂走或跳、在學生心中建立走和動是與音樂相關的意識。
2、讓學生在聽音樂時,當聽到樂曲中有小喇叭和大喇叭出現的聲音時用動作表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