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學音樂第三冊教案全集
3、表演《玩具兵進行曲》:請小朋友當這首樂曲當中的人物,聽著音樂做自己喜歡做的動作。
四、課后反思:通過欣賞,使學生初步了解感受進行曲的風格,情緒以及塑造成的音樂行教學重點難點,感受每一段音樂塑造形象。
第八課 農家小院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我的小雞》《鴨子拌嘴》,表演《在農場里》《小豬睡覺》感受農家小院的生活樂趣,體驗人與小動物之間自然親密的關系。
二、能夠完整、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本課歌曲
三、能夠結合聆聽和表演創造性地運用打擊樂器表現動物的叫聲和它們的生活。
四、能夠準確地讀出多聲部動物叫聲的節奏,模仿它們的動作,同時認識4/4拍。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在農場里》;
教學目的:學唱歌曲
教學重點:空拍處,節拍的掌握
教學用具:鋼琴,放音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學習歌曲《在農場里》
1、聽歌曲情景導入,問:農場里都有什么動物?
2、唱1 2 3 4 5 6 7
3、師范唱
4、學唱歌譜
5、學習歌詞,學生知道農場里有豬、牛、鴨子,從實際生活中也很容易知道它們的叫聲。所以歌詞的記憶并不是很難。
6、聽唱歌曲
7、齊唱
三、歌曲感情處理
這是一首言簡意賅又不失童趣的外國兒童歌曲。作者是:歌曲為2/4拍,個情的情緒是歡快的。
四、情景創編 (生隨歌曲做動作)
五、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歌曲《小豬睡覺》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學習歌曲
1、聽范唱
2、描述小豬的外貌,塑造小豬的可愛形象
3、聽唱歌曲
4、齊唱
三、歌曲處理
這是一個像幽默小品般逗人發笑的小歌,2/4拍,大調式
歌曲采用了重復手法,歌詞生動有趣,令人發噱,既抓住了小睡豬的特點,也抓住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扇扇大耳朵、搖搖小尾巴、再加上打了4個小的的呼嚕,其中緊密的十六分音符接一個四度上揚,使這只小睡豬形象鮮活起來,把它從音樂書中“抬”到了我們眼前。演唱時要注意歌曲的形象的確立與表達。
四、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鴨子拌嘴》;復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聆聽《鴨子拌嘴》
本曲以新的帶有情節性的構思,充分運用音色、音量,打擊樂器不同的敲擊方法、力度和配器等方面的變化對比,生動地描繪了鴨子拌嘴的情景。
樂曲一開始,用小鈸的獨奏來模擬鴨子沖破黎明的寧靜引頸嗚事情,頓時將聽眾帶入可愛的鴨群之中。人們仿佛看見一只調皮的小鴨,拍著翅膀飛出鴨棚,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接著用悶擊的小镲聲,模擬老鴨“嘎嘎嘎”的叫聲,仿佛與小鴨在對答呼應。其間兩只高低不同的木魚敲擊出的“各的各的”輕盈活躍,與云鑼敲出的“叮咚叮咚”清脆的節奏均勻地結合在一起,不禁使人們聯想到鴨群在河岸邊蹣跚而行時的情景。此后,小鈸水镲、圪鈸、大鑼、木魚、云鑼六器齊鳴樂聲時而輕快、時而熱烈,還不斷穿插鴨子的鳴叫聲,描繪出鴨群遨游水中,相互追逐嬉戲的場面,栩栩如生。突然響起了小鈸與水镲的交替敲擊聲,此起彼伏,互不相讓,鴨子拌嘴,吵得不可開交。在一陣熱烈的樂聲之后,又響起輕盈的木魚和云鑼聲,漸緩漸弱地,猶似一群饒有風趣的鴨子,昂首凸肚,搖搖擺擺漸漸遠去。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復唱歌曲《在農場里》《小豬睡覺》
四、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