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文《詹天佑》教學實錄
生:齊讀課題。
(2)、片段1: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蟾拧、‘差不多’之類的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師:誰來讀讀這句話,把自己感悟到的充分表達出來?
生:讀(聲音有些稚嫩)
師:呵呵,這是少年詹天佑。ㄐΓ┳x得再老成一些,這時候詹天佑已經四十多歲了。
生:讀(聲音太成人化)
師:這詹天佑太嚴肅了哦,請個同學再讀讀,注意“勉勵”這個詞 。
生:讀(讀得比較好)
師:你就是詹天佑!同學們,詹天佑只是一次兩次對工程人員這樣說的嗎?(生答不是)我們可以想象:在施工動員會上,詹天佑面對著所有的鐵路建設者,慷慨激昂地勉勵工程人員——
生:齊讀“我們的工作……”
師:看到有些工程人員偶爾粗心,施工質量不是很高,詹天佑語重心長地勉勵工程人員——
生:齊讀“我們的工作……”
師:極個別工程人員因為條件艱苦,消極怠工,詹天佑嚴厲而又懇切地勉勵工程人員——
生:齊讀“我們的工作……”
(3)、片段2: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要譏笑我們,而且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
師:如果強調這是中國人修的鐵路,怎么讀?
生:讀……
師:如果強調這是第一條鐵路,該怎么讀?
生:讀……
師:如果強調詹天佑的堅定信念和克服困難的決心,該怎么讀?
生:讀……
師;如果強調修不好鐵路的后果,該怎么讀?
生:讀……
學生還沒有走進詹天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老師就要求“深情地”、“崇敬地”、“自豪地”呼喚詹天佑的名字,讀得再好也只不過是讀出了老師的體驗。片段1中學習詹天佑勉勵工作人員的話時,那種“慷慨激昂”、“語重心長”“嚴厲而又懇切”的朗讀依然只是鸚鵡學舌而已。片段2與前兩次的指導如出一轍。通過熱鬧的讀書場面,我們不妨窺測一下內在的實質:誰讓讀、讓怎么讀?是誰在讀?明確得很,是老師讓讀、讓如此這般的讀,但卻是學生在讀。老師慷慨的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激情毫無保留地統統地“送”給了學生。這種“無私”的“送”不是灌輸又是什么?在這個課堂上,教師是作為一名知識的傳授者,情感的激發者而存在的,在這里,老師成了拿出現成真理的人。學生不用思考,只需要聽話就完成了學習任務。在這樣的課堂上,哪里還會有創造的魅力可言呢?
想起了王崧舟老師在教學《草船借箭》一課時精彩的朗讀指導:
師:(出示句子: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保┱n文中寫諸葛亮說話的地方有11處之多,但只有這個地方寫到了諸葛亮的笑,你們說諸葛亮他在笑誰?
生:諸葛亮肯定在笑魯肅,因為當時他是聽了魯肅的話之后笑的,他在笑魯肅太忠厚老實了。
師:這是寬厚的笑,笑魯肅到現在還不知底細,說得有道理。你試著讀一讀。
生:讀
師:還有其他的理解么?
生:我覺得他在笑曹操,笑他生性多疑,一定會中計的。
師:可以這樣想,這個笑是——
生:諷刺的笑、輕蔑的笑。
師:請你來試著讀一讀。
生:讀
師:繼續談。
生:我認為聯系“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也在笑周瑜,這下陰謀又落空了,真是自不量力。
師:我們也可以這樣認為。這個笑是——
生:是瀟灑的笑,是勝利的笑!
師:請把你的這種體會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生:讀。
生:我認為他在笑自己,因為自己的計劃馬上就要成功了。他胸有成竹地笑了。
師:你的體會也有道理,請你再讀讀
……
一句普普通通的話,一個被很多老師忽略的“笑”,卻被王崧舟老師和同學們演繹的如此的豐富多彩。
同樣是對某一個句子的朗讀指導,同樣是把某一個句子讀出不同的感受,這諸多相似中又包含著太多的不同。把思考的過程留給學生,是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技術訓練時必須蘊含其中的思想。脫離了這樣的思想,語文課再美好的形式也只不過是嘩眾取寵而已。脫離了這樣的思想,語文教學就失去了不確定性和生成性,而這種不確定性和生成性以及思想和生命氣息將使課堂充滿不可預料的創造的魅力,使課堂成為一個思維激蕩和靈感勃發的場。(范美忠語)
看云的朗讀指導甚至連一句話也沒有,請看這個指導片段:
教師:兩端鑿進,解決了居庸關隧道巖層特別厚的困難;中部鑿井,解決了八達嶺隧道特別長的困難;加上“人”字形線路的創造性設計——就這樣, 詹天佑完成了很多外國工程師都認為很難完成的任務,不但完成了,而且完成的怎么樣?
學生:完成的很好!
教師:哈哈哈。確實很好啊。讓我們看書,用書上的話來回答吧。誰來告訴我們?
學生(讀):京張鐵路不滿四年就全線竣工了,比原來的計劃提早兩年。
教師:你接著讀。
學生:這件事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
教師:請你把這句話再讀一遍。
(學生再讀)
教師:接著讀。
學生:今天,我們乘火車去八達嶺,過青龍橋車站,可以看到一座銅像,那就是詹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