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幾招讓寶貝快樂地吃飯
4、 尊重孩子的需求,別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
看到張家的孩子六個月體重就達到28斤,聞聽李家的孩子八個月每餐能吃一整碗的米糊……看著自己九個月不足18斤的孩子,不聞得難過萬分——相信有不少媽 媽經歷過我這樣的感受。但是,孩子不夠壯,不夠高,不是他們的錯。當然,也不要認為是自己的錯。你可以反省,但不要總是陷入在難過之中。更不要一心想著讓自己的孩子生長速度“趕”上別人,而不顧孩子的需求,一味地添加你理想中的輔食。孩子雖然還很小,不過,尊重他們吧,從這么小開始。
5、 消化系統是一個機器,不要隨時都開著。
“都不吃,怎么喂都不吃,只好一天多餐,能喂一點是一點。”這是很多祖母級別的人的理論。我婆婆也曾經給這么喂過。結果是,夜里非常折騰,不停地要吸奶,而且甚至到了一看到碗就躲的狀況。
我知道婆婆出發點是好的,其實她這樣喂也是很辛苦的,但我個人覺得,消化系統也是一個機器,不停地開啟,處于工作狀態,這樣很辛苦,磨損也很大。甚至,對孩子的生活形成一種干擾。孩子的主要任務變成了吃,不是負擔也成了負擔。換成大人,未必能接受。我給一天安排三次輔食。即早,中,晚。另外有兩三次,給他一點水果,一兩片小餅干,一些水。分別是在上午十點半左右,下午四點左右。而這些小點心和水果,可有可無。如果他某一餐輔食不愿意吃,那么就停止,到下一個輔食時間再給。一般來說,一天中如果有一餐肯吃點,我就比較安慰了。
這里有個輔食時間安排問題。我也覺得很為難。由于早晨往往會要吃母乳,所以第一餐輔食只好安排在上午十點多,中午吃母乳,第二餐輔食就安排在下午
6、 一種食物讓吃三餐以上;
我自己做菜,喜歡多樣搭配。那么,給是不是可以這樣喂呢?我嘗試過,但發現不感興趣。而且,我發現,這么大的孩子,其實能記得自己吃過什么食物,也會清楚地表達出來,哪種愿意吃,哪種不愿意吃。我一下子放了很多種東西煮在一起,他會因為對有些食物的不熟悉而拒絕。于是,我決定按計劃一樣一樣給他添。每樣都讓他吃三餐以上,讓他有個熟悉過程。如果三餐喂給他,他都拒絕,那么就放在下一個周期再嘗試。總有一次,你會發現他肯吃了。比如蛋黃,開始一點也不要吃。現在,蛋黃是他最喜歡的輔食。
一個營養學博士建議我,與其給孩子吃這種肉,那種肉,不如給他多嘗試各種蔬菜和水果的味道。這樣更不容易偏食和挑食。我也按計劃一樣一樣地給他喂。連續三天給他吃蘋果泥。然后換成梨泥吃三天。
當經歷了熟悉階段,我發現就可以把那些都熟悉了的食物“合并”在一起喂了。多樣添加也就實現了。
7、 謹慎添加調味品。
都不給輔食里加鹽,孩子會腳發軟嗎?沒鹽味的食物,孩子怎么吃得下?有人甚至說,因為沒鹽,所以孩子吃得都作嘔。其實,如果你從來沒給孩子加鹽,他并不知道什么叫咸。也就不存在說沒鹽孩子吃得想吐的說法。孩子之所有作嘔,不是因為沒鹽,多數是因為他的吞咽反射還不是很成熟,有時候喂得大口一些,他一時咽不下去而做出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