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幾招讓寶貝快樂地吃飯
個人覺得,與其早早擱鹽,不如晚一點添加,因為口味要變重容易,要轉淡卻很困難。而淡味飲食無疑要比重味飲食要健康得多。
那么,鹽是不是可以一直不加?那也不行。個人覺得,一周歲之前,食物中的天然納鹽可以滿足他的需求,可以到一周歲之后再適量加一些。有些特別腥的食物,適量加一點也必要。還有在夏天,孩子汗出得特別多的時候,以及孩子有腹瀉的時候,需要加一點點鹽。別的調味品也是如此——這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8、不選擇市售嬰兒輔食與健胃食物
說到這里,想提一提我網購日本,韓國和美國市售輔食的感受:描述得非常美妙,但產品味道都很重,我覺得一沒有注意到嬰兒是不是容易過敏的問題,二沒有注意到調料不能過多的問題,所以,我不贊成買市售嬰兒輔食。
另外,還有一個很多媽 媽會嘗試的事情:給不愛吃飯的寶貝吃各種健胃食物。其實,連我也動過這樣的念頭。但是我終究沒有去行動。我想,孩子愛不愛吃輔食,最主要的在于心態,喂食者和孩子的心態。心態的調整,不是靠健胃食物可以解決的。當然,要確定孩子沒有器質性疾病的前提之下。
9、學習一些嬰幼兒營養知識。
營養還是要考慮的。畢竟孩子的各個階段生長發育的情況都各有特點。關鍵是看書和看資料,要用腦,不能光用眼。呵呵。個人推崇的參考書:《親密育兒百科》、《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10、過敏等問題。
根據《親密育兒百科》上的指導,我發現孩子吃輔食是否過敏很容易發現:觀察小屁股周圍。如果出現一圈的疹子——兒科醫生通常說成是肛周濕疹,那么極有可能是食物過敏。在給寶貝們添加輔食過程中,要記得,在通透的光線下,看一看寶貝的肛門周圍。
大便的觀察也很重要。腹瀉是最讓人擔憂的,這說明添加輔食出現問題,要減少量,要減速,甚至暫停輔食添加。通常,如果我家生病時,我給他的吃食就變得簡單化:母乳,米糊。讓他的腸道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