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教學設計
學生讀書、表演。
2、現(xiàn)在我們請一對同學當演員,上臺來扮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兒,把他們摔跤的動作過程演出來。其他的同學就當評委,在下面仔細觀看,對照課文的詞句,看看他們是不是準確地把兩個人物的每一個動作和摔跤的經(jīng)過都表演出來。
(設計意圖:將評價的權利下放給學生,評價的多元化必定帶來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也有助于推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構建高效課堂。在學生評價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動作表演的到位與否判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為教師的講授提供充足的依據(jù)。)
3、演員演戲,評委點評:
“演員”表演結束,及時組織“評委”評價指導。指出表演準確和不準確的地方。如果有指導和評價不到位的地方,教師要提醒“評委”。教師要特別注意下面這些地方,“演員”是否表演出來,是否遺漏,“評委”指導評價是否到位:
(設計意圖:再次鞏固,多方評價。)
⑴ “是嗎?”小胖墩兒跳起來。立刻退后兩步,一閃身脫了單褂兒,叉著腰說,“來吧,是一叉一摟的,還是隨便摔?”
──注意 跳”“退”“閃”(快速轉身)的動作和“叉腰”的站立姿勢的表演和評價。
⑵ 倆人把“槍”和“鞭”放在門墩上,各自虎勢兒一站,公雞打架似的對起陣來。
──注意“虎勢一站”(還有氣勢,以誰也不服誰、誰也不怕誰的姿勢站立)的表演和評價。
⑶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
──注意:
①小嘎子的“精神抖擻”“蹦來蹦去”“下冷絆子”(突然伸腳絆)的神情動作的表演和評價。】
②小胖墩兒“塌著腰(凹著腰),合了襠(合并兩腿),鼓著眼珠子”的動作表演和評價。
⑷兩個人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終于三抓兩撓,揪在了一起。這一來,小嘎子可上了當:小胖墩兒膀大腰粗,一身牛勁,任你怎樣推拉拽頂,硬是扳他不動。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趁勢往旁側里一推,咕咚一聲,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注意“轉了三四圈,終于三抓兩撓(抓)”“推拉拽(拉)頂”“剛想用腳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趁勢往旁側里一推”的動作表演和評價。
如果“演員”表演存在較多缺漏或不到位的地方,應要求他們再根據(jù)“ 評委”的評價指導再次比較準確地表演一次。
四、深讀課文,感悟形象
1、通過剛才兩位同學的表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兒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現(xiàn)在,我們再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從課文的字里行間去感受這兩個人物,在大腦中活現(xiàn)出他們的形象來。
(設計意圖: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在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文本,閱讀是學生與文本、作者、自我的對話過程,在朗讀和感受中,人物形象就會鮮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