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8篇
1 勤溝通,少誤會!
最近,我們在和部分小朋友的家長溝通時,發現在很多細小的小問題上,彼此之間存在誤會。
例如:爸爸說孩子不愿意來上幼兒園,反映有小朋友要打他;再例如,奶奶說,孩子不肯吃飯,說是老師同意不要吃就倒掉,等等。
其實,我們深深了解,事情的發展過程并不是這樣的。
像爸爸說的情況,是個新來的小朋友,我們專門鼓勵大家去幫助他,他的周圍,我們也安排了很多言行習慣好的小朋友,希望在傳、幫、帶等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能使快速熟悉集體、融入集體,小朋友從來沒有欺負他,很多時候是指導他改正做得不好、不對的地方。反倒是自己身上表現出了一些不良行為,喜歡隨意弄弄邊上的同伴。
像奶奶說的情況,是因為前不久,孩子身體不太好,胃口差,吃到最后實在吃不下,飯菜都冷了,我們才讓他去倒掉的。
2晨檢時多與孩子交流
晨間談話,顧名思義就是晨間活動時對孩子進行的集體或個人的談話活動。
有心的老師如果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發揮它應有的功效,孩子們的口語能力將大幅度提高,老師也會從與孩子們的交談中了解到不少有益的信息,在教育教學中加以利用,可以發揮意想不到的功效呢!
我班的孩子經過一個多月的晨間談話訓練,已逐漸盼望著與老師在晨間交流了。我和孩子們交談的內容如下:
生活習慣類:晨間談話時可以滲透孩子生活習慣的培養。如話題為:我會穿衣了,孩子們大多數都會自己穿衣服,七嘴八舌,紛紛向老師報告自己的穿衣經過,言語間自豪之情自然流露;少數沒有自己穿衣的孩子受到了教育,第二天也自己穿衣,并且向我說起自己的穿衣經過。
清潔衛生類:在晨間談話時,我們給孩子講解不亂扔紙屑的好處,讓孩子們養成飯前便后勤洗手的習慣,老師常與孩子交流,孩子們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
學習習慣類:晨間談話時,和孩子們談談愛動腦筋,大膽發言的學習習慣及好處,鼓勵孩子們在課堂上肯動腦筋,大膽講話,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許多孩子在學習上都有了進步。老師和家長的心里都高興極了!
當然,晨間談話是一種隨機性較強的活動,可以隨時發現問題,隨時交流。適當開展晨間活動必有百利而無一害,請你也來試一試!
3媽媽,老師表揚我了
下午美術課上,我讓小朋友們設計服裝,設計完了裝飾上漂亮的顏色,小朋友們都在認真地畫著,不一會就設計好了,接著又在給服裝涂顏色。當我走到于江濤身邊時,他這邊看看,那邊瞧瞧,一臉的無奈,我問他:“畫的這么好,怎么不涂顏色啊”他低著頭對我說:“老師,我的彩筆沒有顏色了。”同桌的楊佳穎聽了我們的對話,馬上說:“你用我的吧,剛買的可好用了.”于江濤高興地接過彩筆說:“謝謝你”楊佳穎也高興得說:“老師說過小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他們都認真地畫了起來。活動結束時我表揚了楊佳穎。沒想到下午放學時,楊佳穎看看到媽媽時,高興的說:“媽媽,老師表揚我了。”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表揚,使平時一個比較內向的孩子變得活潑開朗了。
4老師要多考慮孩子的感受
今天早上,我在打掃衛生時,李明小朋友的母親跑來對我說:“老師,你把李明領進來好嗎?”我驚奇地問:“李明在哪?他怎么不進來?”媽媽著急地說:“他今天早上不愿來幼兒園,現在在幼兒園門口,就是不進來。”我放下手中的活跟著李明的媽媽來到幼兒園門口,只見李明在車上邊哭邊喊:“我不上幼兒園,我不上幼兒園!”我過去問他:“你為什么哭?”他看了我一眼,更傷心地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