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7篇
1淺談班級的常規管理
幼兒的常規要從幼兒生身邊做起,從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去做起;(如從幼兒的生活常規 學習常規 行為常規)在幼兒園的生活常規主要是生活列貫,集體規則意識的培養,我們有計劃的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在常規建立時,我把孩子的要求在一個平等融洽的環境中提出與孩子共同討論如;在解決幼兒亂扔玩具是,沒有對孩子機械的提出要求,而是創造情境,引導孩子討論,首先我對孩子們說:“今天,老師進教室時就聽見哭聲,老師發現我們班地上與許多玩具寶寶在哭,玩具寶寶為什么哭呢?”有個孩子說:“有人把積木仍它們餓了想吃飯呢!”那我們才能讓玩具寶寶回家呢?這時孩子們一個一個的把積木從地上撿起來送回家了,乘著玩具的小籮筐;從這以后每次游戲結束后,孩子們都主動的將玩具分類放好,通過這種方法調動了孩子們的自主性,是常規教育由傳統的“要求孩子們怎么做”轉化成孩子們有主的“我要怎么做”。給孩子們正面的引導。
在行為禮儀方面,教師不定時的對幼兒進行說服教育讓孩子們形成良好的常規。在生活方面要求孩子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說相應的兒歌,吃飯是不把飯粒掉在桌上、地上等。總之,一個好的班級是有孩子們良好的行為來維持的。
2 送給他無私的愛
吳欲是我們班一個智力不健全的兒童,乍看一眼,圓圓的臉,胖乎乎的身體,見人就笑瞇瞇的,象正常兒童一樣可愛。 他剛來我們班時,我害怕靠近他,總是遠遠地看著他,我發現他總愛嚇唬小朋友,但并不打仗。上課的時候,他坐不住,總是在教室里逛來逛去,有時在小朋友面前大喊一聲,嚇的小朋友渾身一抖,上課時不聽老師的話,你喊他一聲,他說尿尿,便一溜煙跑出教室。他活潑好動,嚇的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雖然生活對于他是不幸的,但他并不明白,每天還是樂呵呵的。
有一天,吳欲把上衣穿反了,我幫他脫下來,告訴他反正面,然后教他穿好衣服。從那以后,他只是有時把扣子系錯了,可衣服再也沒有穿反過,這說明他在努力做好這件事。我開始細心觀察他,隨時幫助并教育他,我從最簡單的“1”開始教他寫,我只教了他一遍,他就會寫了,速度很快,而且在寫的過程中精力非常集中。我發現他樂意做的每件事都能認真去做,于是我用游戲的方式去教他識數, 逐步培養他對學習的興趣。
美術課上,我看見吳欲歪著腦袋畫了一個方形的東西,我問他畫的什么,他說:“大汽車”,我便引導他添畫上圓圓的車輪,還有方形的玻璃窗和車門,這一畫更像汽車了。我高興的表揚了他,他顯得很激動,畫得更起勁了, 不一會兒,在汽車下面畫了一個彎彎的小橋,我鼓勵他在橋下畫上水,他馬上在水里又畫上了魚,這一點一滴的成績,閃現出他的智慧火花。這一切增強了教育他的信心,啟發我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現在的吳欲已經會數數了,還能與其他小朋友參加游戲,上課認真聽講,還幫老師撿紙屑、倒垃圾。吳欲的進步,對于他來說,是多么大的飛躍和變化呀,我相信愛的力量,會使他的童年生活變得幸福美好,會推動他健康成長,將來成為一個自立的人。
3
孩子眼中的老師
今天,感覺天特別的暖和,我毅然換上了春裝,高高興興地來到幼兒園等待著孩子們的到來。當我看到孩子們神采飛揚的表情,可愛的笑臉時,我覺得孩子們更可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