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9篇
1 賞識孩子的優點
生活中的每個人都不可能會適時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尤其是在自己忙碌時,在感覺壓力特大時。甚至這時情緒更易波動,更甚者是把這種情緒轉移、或是發泄到自己周邊的人身上。但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永遠保持平和的心理,才能勝任這份工作;才能做到用賞識的眼光對看待每個孩子,用愛心去對待孩子;用細心去觀察孩子;才能教出健康、活潑的孩子。也只有這樣自己才會感到快樂。
王晗宇小朋友在我班上算是較大的孩子,在家里也是一直深受爸爸、媽媽和姑姑的寵愛的孩子。4月份入園的一個星期,每天來園或是離園時,他都是由爸爸或者媽媽抱著進班級的。針對他這個問題,我們兩個老師也一直在思考怎么讓他自己走著進班級的。這個星期,在自選玩具方面,我發現王晗宇收放玩具方面,比以前算是有進了步。在之后總結區角活動情況時,我當著全班孩子的面,給予他表揚,并獎給他每個孩子都想得到的小貼畫。“王晗宇,你現在長大了一歲,本領也大了對嗎?如果你明天能自己走路進教室,伊老師再獎給你一張小貼畫好不好?” “好的,我們來拉勾。”他很開心地答應了我的要求。
比較以前對他的強行要求,我這次的行動算是有了成功的希望。第二天進教室時,就對我說:“伊老師,給我一個小貼畫吧!”在這星期的后面幾天里,王晗宇每天都可以得到一個小貼畫了,而且每天都是很開心地進教室。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拋開一切生活上的煩惱。做到善于用心去觀察每個孩子,去發現孩子的長處,去挖掘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用健康、可行的教育措施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的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這是著名學前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的一句名言。做到這點我們一定可以勝任幼兒教師這個職位。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健康、可愛的孩子。
俗話說得好,“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的農民。”教育上就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深信這句名言,也會朝這方向去前進。
2寶寶為什么非給布娃娃剪頭發
有一天離園時,豆豆媽媽神秘地把我叫到一旁,低聲問道:“王老師,這幾天豆豆在家里老是擺弄剪刀,還給芭比娃娃剪頭發,我害怕剪刀弄傷了她,就不讓她剪,她還振振有詞,說‘我頭發長了你帶我去剪,我為什么不能給布娃娃剪呢’。我要再強迫不讓她剪吧,又怕傷了孩子的心,可是看著布娃娃心疼不說,家里還總被弄得亂七八糟,快煩死我了。”
聽完,我忙向豆豆媽媽解釋說:“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豆豆喜歡擺弄剪刀,說明孩子小肌肉動手操作的敏感期來臨,而幼兒園生活中的扮家家經歷,特別是在班里玩過‘小小理發店’的游戲,她由己到人,有想把布娃娃的頭發剪得漂亮一些的想法,孩子的想法是美好的,也是合乎邏輯的。好奇心促使孩子拿起剪刀,而使用剪刀正好促使了孩子小肌肉的發育。3歲半的孩子是聽道理的,我們可以告訴她,小朋友剪頭發,是因為頭發會越長越長,而布娃娃的頭發剪了還會不會長呀?我們不應該總是用成人的價值判斷來看孩子,應該一方面鼓勵,一方面因勢利導,比如說你可以有意識地給她準備一些漂亮的圖片,買一把安全剪刀,不至于傷著孩子。你陪著孩子一起把圖片上的人物、風景剪下來,粘貼到文件簿上,這樣既轉移了她為布娃娃剪頭發的注意力,還鍛煉了動手能力。把孩子的作品積累下來,收集成冊,讓孩子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