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5篇
1、有趣的童言今天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大大小小的蛋寶寶》,孩子們今天顯得特別興奮,也許對這節課我的設計很感興趣,也許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蛋蛋”很熱衷,在和孩子們一起認識各種各樣的蛋寶寶時,先認識它們的媽媽——鵪鶉、雞、鴕鳥等。對雞的概念,大多數的孩子念“大公雞”,這時煜寒小朋友歪著小腦袋,有模有樣的說:“不對,公雞是男的,男的不會生寶寶。”“噢”很多孩子似乎明白了什么似的,點點頭隨聲附和著,“那就是大母雞的蛋,母雞是女的”。在區分蛋寶寶的大小時,我的設計是讓孩子能通過蛋寶寶頭頂上的彩帶顏色來指出誰大誰小,出示圖片后,我問:“哪個蛋寶寶是最大的?”我用手指指彩帶給孩子以啟示,不料煜寒小朋友卻是高聲說:“蛋爸爸最大”,幾乎同時孩子們隨聲說:“蛋爸爸最大,蛋娃娃最小”。“咦,蛋媽媽最漂亮來著”又是一個小機靈,孩子們高興地議論著,解說自己所觀察到的。我隨著孩子的發現,追隨著孩子的興奮點,很順利、很充實地完成了本節課的內容。
三四歲的孩子,已有了自己獨道的見解,我們作為老師,要充分發揮孩子的主導作用,要有善于傾聽的心智,在活動中老師要追隨孩子,不是孩子圍著老師所拴的線來轉,要不失時機的來教孩子認知。
2、孩子是不能欺騙的
上午課間操后,我來到大二班準備上課,看到孩子們正在室外整理隊伍,我就來到了跟前。王老師看我來上課了,就和孩子們說:“上課時間到了,柴老師來了,咱們先進教室上課吧。”好多孩子都在喊,“老師騙人!”“老師是大騙子!”孩子們說出這些話搞得我莫名其妙,我不知道怎么回事,老師什么時候騙人了?為什么會騙人呢?弄得我一頭霧水,不知所措。
王老師和我解釋,剛才上操時,有的孩子不聽話,就說,你們誰聽話認真做操,做完操后我們就讓誰玩輪胎,做游戲。這是老師隨便說的話,是為了讓孩子們認真做操的,沒想到孩子們當真了,都非常認真地做完了課間操。剛做完操,看到你來了,所以想先叫孩子們去上課,孩子們就說我騙他們。哦,原來是這么回事。我看到孩子們的心思都在玩輪胎上,根本無心思上課,就是讓他們回教室他們也聽不進去,會光想著玩輪胎,同時還會給王老師戴上老師騙人的帽子。想到這里,我和王老師商量:“要不,咱們先領著孩子們玩一會兒輪胎,稍微拖后一些再上課怎么樣?”聽到我的話,孩子們都蹦跳著拍手贊同。我和王老師也加入了玩輪胎的行列,和孩子們開心地玩著。孩子們有的在滾輪胎,有的把輪胎抱在了懷中,還有的在比賽誰的輪胎滾得又快又遠,看到孩子們開心地玩著,我的內心也感覺收獲了很多。
從這件事中我受到啟發,孩子們是不能隨便騙著玩的,說到的事情就要做到。不要以為孩子們很小不懂事就隨便承諾,會毀了老師在孩子們眼中的誠信。
3、適當的放棄
彤彤是一個很討人喜歡的小女孩,在幼兒園里每當和小朋友有什么沖突時,她總是會讓步。和小朋友玩耍從來不鬧意見,總是懂得通過“辦法”來解決問題。
記得有一次戶外活動,彤彤和幾個小朋友排隊滑滑梯。排在最前面的孩子總是第一個滑下來,然后再第一個跑到上滑梯的地方,等后面的人都滑下來站到他后面時,在一起上去。孩子們可能突然發現當這個“第一名”很風光,就開始爭搶。后面滑下來的孩子拼命往梯子旁跑,但很難趕到第一的位置,于是有的孩子開始互相推搡,大喊大叫,鬧的情緒很不愉快。彤彤也很想第一個滑下來,但她不會通過喊叫或把別人推開這些方法爭搶第一。他讓自己少滑一次,等在梯子旁,待別的小朋友這一輪滑下來跑到梯子旁時,自然就排到了她的后面。他用適當放棄的方式,既不和小朋友沖突,又為自己爭得了一次排到最前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