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5篇
適當的放棄并不是怯懦的退讓,是一個孩子表現出的真正的大度,是變通能力。
4、讓孩子真正懂得“安全第一”
今天,因磕破頭一周沒來幼兒園的明驕陽一走進活動室,就引起了小朋友們的議論。由于還沒抽線,她的眼角上方還粘著紗布,“咦,你們快看,明驕陽的臉怎么了?”“驕陽,你疼不疼呀?你是怎么摔的……?”在小朋友們的問候聲中,明驕陽默不做聲的低頭坐在了小椅子上。我趕忙走過去摸了摸她的頭說:“小朋友,明驕陽的臉上還包著紗布,小朋友們在洗手、喝水時該怎么做呀?”“不擁擠,不打鬧,不把水濺在她的臉上……。”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著。
見此情景,我想,現在不正是進行安全教育的最佳時機嗎?于是,我立即話題一轉,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避免意外傷害發生,進行自我保護呢?意外事故發生后,該怎么辦?小朋友們個個精神專注的凝神思考后,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起來:“如果地板太滑,走路就要小心,慢慢走。如果不小心摔倒了,也要先伸出手,讓手先著地,這樣就摔不到頭和下巴了。”有的說:“有刺、有角的東西不能碰,也不能摸,如電源插頭……”還有的說:“不能玩剪刀和菜刀,如果受傷了,也要馬上告訴大人,大人不在家,就趕快撥打120或110求救……。”
針對幼兒討論的情況,我耐心的向他們進行了安全教育,并教給他們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從而大大提高了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我想,作為幼兒教師不僅要加強責任心,時刻注意幼兒的一舉一動,盡量消除安全隱患,更重要的是要教給他們如何保護自己,讓他們真正懂得“安全第一”。
5、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昨天,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折疊飛機,當時我發給了每個孩子一張紙,讓孩子們利用自由活動時間 紙折疊,雖然這是好事,可是孩子們的浪費行為卻在無形中形成。以前孩子們亂撕紙、扔紙的想象經常發生,但從我園開展“三彎腰”活動以來,我班的地面衛生明顯比以前整潔了,以往地面上有紙的現象已不存在,每個孩子都能主動撿起即使不是自己掉到地上的紙。地面整潔了,沒想到垃圾桶和書包卻成了孩子們鋪張浪費的基地。
在平日的活動中,我們都會教育幼兒節約用紙,即使一張小小的紙片,都包含著父母點滴心血。一張紙、一個本不值幾個錢,沒有了可以再買,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只要孩子高興,一切綠卡制。如果繼續讓孩子這樣浪費下去的后果我不敢想。
站在教育戰線上的我們,是不愿意看到我們的孩子從小養成浪費的習慣的。為了讓孩子從小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在一次家長會上,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進行了探討,決定與家長密切合作,把孩子的這一問題搞好。
一、以舊換新
讓孩子把用過的本和紙張完整地交給家長交換新的。孩子們喜歡畫圖,一幅圖不可能一次成功,會用很多紙張,有的孩子喜歡把用過的紙撕下來,最后 剩下的只是一張紙而不是一個合訂本。讓孩子把用過的本完整地交給家長,既讓家長了解孩子的繪畫水平,同時也讓幼兒養成了愛護書本的習慣。
二、交替使用。
新本用來畫圖,舊本用來做手工。目的是讓幼兒學會正確利用好每張紙,從中也學會廢物利用,看似無用的紙,我們可以用它粘貼、折疊、印染等。
三、家長與老師教孩子學會整理書包,并隨時做好孩子們的監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