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多給內向的孩子一點時間
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內向不是錯。內向的孩子也不是不愿意和好朋友交流、分享,只是他們不愛表露,有點膽小,有點害羞。
新學期,我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是個長得很漂亮的小女孩,她叫汪明瑋。但平時來園、離園的時候她都不愿意和我們打招呼,總是躲在媽媽的背后。這個小女孩特別內向,但我卻發現她唱歌唱得非常好,很甜美。于是我就抓住這個突破口,在活動中給予她更多的鼓勵與表揚。“汪明瑋唱得真好,我們請她到前面來領唱,好嗎?”小女孩還是有點害羞,不敢到前面,這時孩子們有點吵鬧了。雖然浪費了一點時間,但我還是等著,給她一個機會,讓她有點自信,如果在這個時候換別的小朋友,那她肯定會有所失望。“汪明瑋有點膽小,我們給她一點掌聲鼓勵她好嗎?”在大家的鼓勵下,我拉著她的手來到前面,帶領大家一起唱歌。
在離園的時候,我也讓她試著和老師說“再見”,剛開始的時候她不愿意。后來,慢慢地,我給她一些鼓勵,以“小紅花”作為獎勵,從開始的沉默到揮揮手代表“再見”,一天,“老師再見”把我楞了一下,她終于開口了,她能勇敢地和我們打招呼了,我好開心。真的,那種心情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從那以后,漸漸地,小女孩變了,笑容越來越多,少了幾許沉默與膽怯,多了幾分活潑與自信。看到她與好朋友游戲時的活躍身影,聽到她上課時響亮的聲音,真是為她感到高興。
是的,心靈的大門關得再緊,也會期待別人來叩擊,只是它很在意你的敲門方式。找對了方法,它會欣然敞開;反之,則會越關越緊。孩子的心靈是無暇的、稚嫩的,作為老師,只要我們能做一個有心人,善于發現并迎合每一個孩子的喜好,選準切入點,就能順暢的步入孩子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