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你要在集體面前欣賞我
在孩子的眼中,我們老師總是他們心中的榜樣,我們一個小小的肯定都會讓孩子們?nèi)杠S不已,所以在我們的一日生活中,孩子們總是會用一些小小的,細微的動作來暗示我們,希望從我們這里得到一些回應,期待我們的肯定。 情景一: 集體活動,我們在畫大螃蟹,飛飛是班級中比較內(nèi)向的孩子,在集體活動中從來不會主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次她卻很快畫好了一只活靈活現(xiàn)的大螃蟹,還饒有興趣的在一邊想象添加了一些小烏龜、小魚、小水草,畫面非常有趣,飛飛將他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亮晶晶的大眼睛看著我,里面充滿了渴求…… 這時我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拇指,在全班表演了她的作品,甜甜的笑容印在了她的臉上,放學回家后還通過電話還請家長也肯定她的表現(xiàn)。接下來的集體活動,飛飛變得非常喜歡回答我的問題了,漸漸的充滿了自信。 情景二: 個別化學習活動開始,有一份《朋友在哪里》的材料,涉及到了序數(shù)經(jīng)驗,相對有些難,小崔進去操作了很久,在結(jié)束的時候終于成功了,但是在講評的時候由于我們側(cè)重于講評自己預設的重點,忽略了小崔的發(fā)現(xiàn),對他的材料沒有進行重點的講解。 接下來的活動中,小崔再也不想玩這份材料了,即使我再三鼓勵他,請他繼續(xù)進行下一層次的挑戰(zhàn)也顯得興趣缺缺。 情景三: 建構(gòu)室活動開始了,祺祺用兩種積木材料搭出了一棟與眾不同的摩天大樓,在結(jié)束的時候,我們請祺祺來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意,祺祺介紹的頭頭是道:“這個是我設計的大樓,里面是住人的,這些伸出來的是用來停飛記的,以后我們出門就直接坐飛機的!”祺祺的眼睛閃閃發(fā)亮,看得出非常有自己的想法。 我馬上在孩子們面前說:“祺祺真是一個出色的設計師,他設計出了自己的摩天大樓不光可以停汽車,還可以停飛機,真方便!”所有的小朋友都給祺祺拍起了手。在接下來的建構(gòu)活動中祺祺每次都能做出有意思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 隨著孩子進入中班,孩子的自我意識進一步覺醒,他們渴望我們表揚他們肯定他們,特別喜歡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的長處,感受到成功,這種成功是他們繼續(xù)進行活動的原動力。我們看到就是因為在集體中贊揚了飛飛,內(nèi)向的飛飛產(chǎn)生了繼續(xù)表現(xiàn)自己的動力。膽小的祺祺愿意積極想象,創(chuàng)造出更有個性的作品。正是疏忽了在集體面前肯定他的發(fā)現(xiàn),及時過后私下里再三的肯定,也不能讓孩子拾回已逝的成就感,變得懈怠。其實孩子這種想讓老師在集體面前肯定自己的行為正是孩子人格覺醒,需要覺醒的重要表現(xiàn)。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將人類的需要分為五類,第四類就是尊重的需求,其中就包括對自我價值和成就的需要,當他們得到這些時,不僅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同時就其內(nèi)心因?qū)ψ约簝r值的滿足而充滿自信。不能滿足這類需求,就會使他們感到沮喪。而教育心理學中也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即“成就需要”,它是促進孩子充分發(fā)展自我潛能的重要動力之一,簡單來說就是讓孩子在集體中感到有成就感,從而產(chǎn)生勝任感,進而培養(yǎng)有持之以恒的自信心。我們教師在活動中所需要做的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成就需要”,讓他們得到鼓勵,發(fā)現(xiàn)孩子成功的時候說一聲你成功了、你真行!伸出大拇指、給與一個擁抱讓他感受到我是真的欣賞你的做法,真的為你的想法在喝彩。
給與孩子欣賞,讓孩子感到成就,要在集體面前賞識我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