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與孩子溝通很重要(幼兒早教指導)
“媽媽這樣做,也是為了你好!”這是家長通常在強迫孩子做他們不愿做的事的時候的理由。從主觀上來說,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家長做的每一件事的確是為了孩子好,但在客觀上,由于不能平等地對待孩子,孩子沒有感到自己受到應有的尊重,所以不僅難以讓家長如愿以償,很多時候適得其反。如果孩子得不到家長應有的尊重,那他們通常會采取兩種應對措施,一是頂撞,實際上就是關閉與家長有效溝通的渠道,即關閉自己的心扉,拒絕與家長交流。孩子的另一種做法就是由于害怕,只好百分之百地順從家長的意愿,家長怎么說自己怎么做,就像小丫這樣。所以,這類孩子表面上看上去很乖,其實那是他們扭曲自己感情后呈現給家長的一種假象。
在溝通之前,家長就擺出一付“我都是為你好”的高高在上的架勢,那不可能做到真正有效的溝通。像小丫這樣的孩子實際上很聰明,她們知道自己對家長說真心話沒用,而且一說真心話就會遭到聲色具厲地批評,所以,她們慢慢地只好說違心話了,而且也開始變得自卑了。
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必須在平等的氛圍中進行。家長只有了解孩子感情的真實狀態,才能根據這種實際情況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方案,達到預期的目的。要了解孩子感情的真實狀態,就要做到孩子跟家長說真心話,不致于被誤導,好心辦壞事。要讓孩子跟自己說真心話,那就要平等地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的心理感受,引起孩子內心產生強烈共鳴,從而激發出孩子內心生產一種美好的感情。除此之外,家長別無選擇!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孩子與父母之間不能夠坦誠的相待,打著愛的旗號強迫孩子做各種各樣的事情,看似是愛孩子,實則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說希望家長們都能夠合理的與孩子相溝通,多聽聽孩子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