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架起師生關系的橋梁
上海梅山二中馬麗梅
每天和一群鮮活的孩子生活在一起,真是“痛并快樂著”,為他們樂而樂,為他們憂而憂。可你真想與他們分享樂與憂,融入到這一群體中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多年的班主任經驗告訴我:溝通是架起師生關系的一座橋梁。
針對學生的思想脈搏和心理特點說話,可引起學生思考,打動學生心靈,同時,在溝通時還必須善于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切忌動輒發火。因為語言是最危險的武器:刀劍刺的傷口要比語言刺的傷口更容易治愈。怎樣才能架好這座橋呢?
一、 營造合適的溝通氛圍
1、對犯了錯誤學生營造嚴肅的氛圍。
我班的小杰自稱駱天才,活潑好動,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欲,課堂教學多次因他無法進行下去,任課老師找他談,他居然理直氣壯的說:我回答問題還有錯?英語、數學老師向我反映這種情況后,我又從其他同學那了解了情況。課間我對他使了個跟我走的眼色,他隨我來到辦公室,進門后看我坐下,他也坐下(我找學生談話習慣請學生坐下)我說:“哪個請你坐了?”這時他一怔,露出不解的神色,我要讓他感覺到嚴肅的氛圍,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另外兩個老師也在,大有三堂會審之勢,他們你一言我一語指出他的問題,我只是靜觀,看著他有問有答的樣子,時不時地為自己辯護。等兩個老師離開后,我看著他約一分鐘,他很不自在,然后我嚴肅地問:“你感覺馬老師現在對你怎樣?”“我感覺對我疏遠了。”他思索了一下說到。“想知道為什么嗎?”“想!”我看著他一字一頓地說:“我感覺你現在心里沒有馬老師,眼里沒有馬老師,我很心痛。你最清楚老師不喜歡的是什么?”因為平時我經常在教室里說:課堂是最神圣的地方,是求知的殿堂,愛學習會學習的人一定不會影響老師的課堂教學;作為班主任我最不愿聽到的就是其他任課老師說我們班課堂紀律不好。聽了我句話,剛才他那坦然自若的神情不見了,失聲痛哭。我拿出紙巾給他,又請他坐下,等他稍平靜點以后,請他說說哭什么?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然后我又乘勢談了自己的的感受及對他的肯定和要求。此后,他有好長一段時間表現非常出色,不僅自己遵守課堂紀律,在其他同學不認真聽課時,他還加以制止,整個班級的課堂紀律有了很大的好轉。
我想這和老師與學生的有效溝通是分不開的。
2、對那些需要心理安慰的學生營造溫馨輕松的氛圍。
一天中午,我在辦公室吃飯,小超媽媽神色不安地進來后,警戒地關上門,從包里拿出一把刀。我心里一驚,不知就里。這把刀是新的,可刀口卻都是豁口。她流著淚和我敘述事情的經過:這是一個重組的家庭,每人帶一個孩子,時間久了,家庭內部出現諸多矛盾,孩子看在眼里,說媽媽沒用,心里埋下仇恨的種子。早上媽媽讓他背英語,他不同意,媽媽講了他幾句,他便拿刀砍媽媽,被外婆拉住,為發泄怒火,拿刀在墻上亂砍。了解了事情的原委,讓小超媽媽先回去,我想辦法找他談,為此我還特意向黃曉東老師請教,如何與這位孩子交流,才不至于傷了他,又能幫他調解心情。幾天后,我才找他談話。中午,我削好蘋果等他。辦公室陽關明媚,請他坐下吃水果。我從他中午吃什么,誰燒的飯聊起……并有意不提他媽媽(他媽媽叮囑我不能說她來過)。也沒問及他在校的學習情況,我只是很隨意地和他聊,開始他很拘謹,以為我找他有什么事。慢慢地放松下來,由一問一答式轉變到暢談,話題也轉移到他的家庭情況,他的感受、他的生活及學習。問變成了啟迪和誘導,答變成了發泄和傾訴。談媽媽對他的關心和呵護,媽媽生活的不易及撫養他教育他的良苦用心,和他分析了媽媽的處境。他也談了自己在現在家庭的感受,發泄了對家庭、對母親的不滿,傾訴使他壓抑的心情有所宣泄和排解。
在那以后,我隔三差五地會找他溝通,從學習談到生活,從課內談到課外。有一次我聽說他又和媽媽鬧別扭,還特意約他到小飯館邊吃邊談,孩子感動的淚流滿面,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這個孩子的成績有了顯著的提高,語文成績曾考過年級第一,作文競賽還得過一等獎。
詩人但丁指出:“語言作為工具,對于我們之重要,正如駿馬對騎士的重要。最好的駿馬適合于最好的騎士,最好的語言適合于最好的思想。”班主任在和學生的溝通過程中,要做到以言動心,更要營造合適的溝通氛圍,這樣會更有利于和學生達到心靈上的真正溝通。
二、 尋找合適的溝通形式
溝通可以在教室、辦公室、上學或放學的路上。可以是課上、課間、課后。溝通還可以采取促膝長談式,也可以只言片語點撥式,可以和風細雨潤其心脾,也可暴風驟雨使其猛醒。可以單獨式溝通,也可以群體式溝通,課堂上大家一起討論,課間幾人圍坐在一起,也可以家訪時與家長一起與之溝通。請學生幫忙溝通。如一起騎車行進在上學或放學的路上,一起散步或坐下來閑聊,一起參與體育活動或野炊等課外活動,在不同的機會中,常會因活動進行中的某個細節或話題,轉談到某位同學、朋友或班級情況,以隨意閑聊式的形式,用最真摯的心語造就“潤物細無聲”的溝通,收到最明顯效果。
進入初三,同學們心理壓力大,學業負擔重,每節課之間被任課老師銜接得天衣無縫,一些需要溝通的學生卻找不到機會,后來我和班干部商量采用書面交流的方式,我既能了解孩子們的心理存在的一些問題,又能想辦法幫他們解決。我讓每個同學準備一個交流本,并告訴他們有困難找老師。當小潔感覺自己物理學科存在問題時,我請物理老師課堂多提問她;當小湯感覺四年的同學即將分別,心里特別傷感時,我給他寫到“同學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當小喻對自己的學習沒有信心時,我給他寫到“自信是成功的營養。”當小琪說自己課堂聽不進老師的講課在想鄰班的男孩時,我給她寫到“人生的路還很長,前面有更美麗的風景在等著你,不能因面前的一棵小樹而迷失前進的方向。”……經過一段時間的書面溝通,我與他們的距離更近了,我們由學習談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發現同學們更信任我了,他們學習的勁頭更足了,他們之間的關系也更和諧了。
三、 豐富多彩的溝通內容
和學生的溝通不能局限在學習方面,更主要的 是生活上的家庭方面的、師生關系的、同學之間的,這些更能拉近師生關系。小文同學做什么都比較慢,媽媽因每天幫她梳頭要耽擱不少時間,便請我幫忙勸她剪小辮,我感到可笑。選一個合適的機會,早上學生來校,幾個梳小辮的女生,見一個問一個小辮誰梳的,聽到最后只有她一人是媽媽幫著梳的,幾個女生吃驚的表情和話語,她都聽在心里看在眼里。我只是笑笑,沒發表任何意見。此后的幾天,見面問之,便是自己梳的。
四、 傳情的肢體語言
當他傷心落淚時,你遞上一張紙巾;當他驕傲自大而又錯誤頻出時,你輕拍他的肩膀;當他取得進步時,你豎起大拇指贊揚他;當他很想親近你時,你不妨也和他拉拉手,……
當小騰受了委屈大哭著進入辦公室,我握住他的手給他關懷和支持,他很快就平靜下來;當小婭撒謊不止,我握住她的手,她流下了懊悔的淚;當小亮談及她最近學習態度不穩定時,我握著他的手,讓他感受到老師拳拳之情;當小嶼喜上眉梢地告訴我他的作文獲獎時,我握住他的手表示祝賀,他激動不已……我想,這種肢體語言絕對是能傳遞師生之情的。
在與學生的溝通中,不經意間你走進了他的心里,他也理解了你的用心。但我想溝通時,你不要將自己的一切強加給他,更不要總把自己當作一座山,處處讓他靠著你、仰視你、懼怕你,否則你是無法走近他的。溝通時,讓愛作主,這座架起師生關系的橋梁一定格外牢固與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