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素材專輯(15)
1、什么樣的人最快樂英國《太陽報》曾以“什么樣的人最快樂”為題舉辦了一次有獎征答活動,編輯們從應征的八萬多封來信中評出四個最佳答案:
①作品剛剛完成,吹著口哨欣賞自己作品的藝術家;②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兒童;③為嬰兒洗澡的母親;④千辛萬苦開刀后,終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醫生。
要使自己成為快樂的人,從第一個答案中,我們知道必須工作,有工作,就會使人快樂。
第二個答案告訴我們,要學會快樂,必須充滿想象,對未來充滿希望,始終保持童心,并懂得自得其樂。
第三個答案告訴我們,要學會快樂,一定要心中有愛———那種無私的、不計報酬的愛。
第四個答案告訴我們,要學會快樂,一定要有能力,要有助人為樂的技能。
2、快樂
一群年輕人到處尋找快樂,卻遇到許多煩惱、憂愁和痛苦。
他們向蘇格拉底請教,快樂到底在哪里?蘇格拉底說:“你們還是先幫我造一條船吧!”
這幫年輕人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兒放在一邊,找來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鋸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樹,挖空樹心,造出了一條獨木船。
獨木船下水了,他們把蘇格拉底請上船,一邊合力蕩槳,一邊齊聲唱起歌來,蘇格拉底問:“孩子們,你們快樂嗎?”
他們齊聲回答:“快樂極了!”
蘇格拉底道:“快樂就是這樣,它往往在你為著一個明確的目標忙得無暇顧及其他的時候突然來訪。”
3、畫眉
美國人索爾·貝婁小時候捉到一只小畫眉放到籠子里,開始時那只小鳥不安地拍打著翅膀,后來就安靜下來了。第二天,他發現有一只成年的畫眉在專心地一口口喂小畫眉梅子,當時他很高興。可是次日,小畫眉竟死了。后來鳥類學家解釋說:“當一只畫眉發現它的孩子被關在籠子里之后,就一定要喂小畫眉足以致死的毒梅。它堅信:孩子死了總比活著被剝奪自由和快樂好些。”
4、獵狗
一位老人和一只獵狗成了這個莊園的主人。兩個月后,獵狗不吃不喝,很快瘦得像一具標本。有一天,一只覓食的蒼鷹光臨莊園,獵狗躥起沖向蒼鷹狂叫,這天,狗吃了許多東西。醒悟的老人從山里捕回一只狼,拴在莊園外的一棵樹下,從此,情況改變了:只要獵狗看到狼,獵狗便顯得非常精神,并且食欲大增,一天天胖了起來———沒有了對手和較量,沒有了危機和競爭,獵狗便會走向死亡。
5、尊重比關愛更重要
我曾讀到這樣一個故事:某國一位兒童父母雙亡,幸被一富豪資助,從此衣食無憂并順利地完成了學業。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常有媒體對其追蹤報道,富豪資助的事跡也便時常見諸報端。大學畢業在即,又有記者采訪,問其準備怎樣感謝資助人。誰料,此人語出震驚四座:“不,我不感謝他,貧窮是最可恥的事,他用我的貧窮換取榮譽,我們是等價交換。”
乍一聽,此人言語似有忘恩負義之嫌,然深思之下,我不由得生出幾許同情和敬意來———人并非因為貧窮便喪失自尊。這個孩子的成才固然要感謝那位富豪的關愛和幫助,但是,在媒體報道中長大的孩子,因為貧窮,因為常常被迫把這種羞于啟齒的貧窮暴露給公眾而受到的深深的傷害,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和體會呢?
6、狼
一群狼被獵人趕進了一個洞里。
獵人在洞口安裝了一只獸夾,哪只狼先出洞就會被獸夾夾住。不過,其余的狼就可以逃脫了。
狼群在洞里餓了一天一夜,它們討論誰先出洞的問題。
老狼說:“我年歲最大,我先出洞不太合適吧。”小狼說:“我的年齡最小,不該我先出去。”母狼說:“我還有三只狼崽等著我喂奶,你們忍心餓死它們嗎?”一只跛腳狼說:“我已經負傷了,應該照顧我。”只剩下一只壯狼了,它說:“我可以先出去。不過,如果我最后沖出去,我可以為大家報仇,去咬死獵人。”
幾天后,獵人從洞里拖出一只又一只餓死的狼。
狼,本來是很智慧、團隊意識極強的動物。但是,這群狼太自私,誰都不愿犧牲自己,結果釀成了統統被餓死的悲劇。
7、酒
在一次隆重熱烈的豐年祭慶典中,一位酋長要求每一戶都要捐出一壺酒,并且倒在一個大桶里,以便大家共享。每一戶都積極響應酋長的號召,鄭重其事地倒下家里釀的酒,很快地就集滿了一大桶。
在慶典接近尾聲時,酋長拔掉了大桶上的木塞子,往每個人的杯中都注滿了酒。當大伙一飲而盡時,才發現喝下去的并不是酒,而是清水。
原來,家家戶戶都以為在那么多的酒中,倒入自己的一壺清水一定不會被察覺。
8、灰塵
一粒灰塵能怎么樣?
它使得匹克林十幾年的努力付諸東流。在天文學家洛韋爾預言在海王星外有一顆尚未發現的行星后,匹克林用望遠鏡拍照觀察了十幾年,卻一無所獲。直到冥王星被發現后,他才恍然記起自己拍的照片上有這個點,只是當時他記得鏡頭上有粒灰塵,正在如今冥王星的位置上。
就是這粒灰塵,讓第一張冥王星的照片靜靜躺了11年,也讓匹克林錯過了發現冥王星的機會。
同是一粒灰塵,卻讓弗萊明發明了青霉素。在他之前,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霉菌抑制葡萄球菌現象,可是都沒有能繼續深入研究下去。他在培育菌種時,飄來一粒灰塵,落到了培養皿中,結果受到污染的霉菌周圍清澈透明,葡萄球菌繁殖區域的黃顏色消失了……原來在灰塵中生成了青霉菌。就這樣,弗萊明發明了抗菌新藥———青霉素
9、閃閃的紅星
記得在讀小學的時候,我就在高爾基的小說中看到這么一則故事:
密密莽莽的叢林里,黑暗無邊,一群人邁著艱難的步子跋涉著。他們已經走了許多天,衣服破了,肚子餓了,眼看沒有希望走出這漆黑的森林,許多人絕望地倒在地上。就在這時,走在最前面的丹柯把自己的紅心掏了出來,通紅的、熱火般的心照亮了森林。人們看到這希望之光,頓時歡騰起來,忘記了疲勞,忘記了饑餓,緊緊地跟在這位高舉著自己紅心的英雄后面,走出了密林。當他們看見林外第一線曙光時,丹柯卻倒下了。"
10、最珍貴的
有一次到鄉下,我們看到一位老大爺正把喂牛的草料鏟到一間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
我們就問老大爺:"大爺您為什么不把它放在食槽里讓牛吃,卻放在那里呢。"
老大爺說:"這種草料不好.要是放在食槽里,牛就會不屑一顧;但如果把它放在牛勉強能夠到的屋檐上,牛就會努力吃,直到把草料吃完。"
這真是有趣。
什么是最好的?
什么是最珍貴的?
信手掂來的不是,價格最昂貴的也未必是。
它就在我們不好夠或者完全夠不到的地方。
11、運斤成風
有個古代故事叫“運斤成風”,那故事寫道——
有個極善于玩斧頭的人,常在大街上當眾表演他的絕活。他先在助手的鼻子尖上搽上白粉 ,然后舉斧砍去,總能一斧頭砍掉那鼻尖上的白粉——絕不要再來第二斧,而且決不會損傷 助手的鼻子。這太讓人佩服了!出神入化只要一斧頭,還決不會傷及助手的鼻子!自然,這就 是“巨匠”!
那么,巨匠何能?請聽歌德的名言。
歌德的那句名言是這么說的:“巨匠在限制中表現自己。”
此言的確深刻至極:全無限制的發揮不能叫本事——那太隨意,也太容易!只有在極嚴格的限制中大顯身手才叫鬼斧神工呢!
12、蛙的叫聲
一次,友人曾讓齊白石老人畫一幅畫,題曰《蛙聲十里出山泉 》,細想 此題很難,因為“蛙的叫聲”既無形狀也無色彩,的確虛幻之極!但這難不住白石老人,他 淡淡幾筆勾勒出山石與清泉,清泉中還游動著幾個極活潑的蝌蚪。妙!今天的蝌蚪的確意味 著明天的蛙鳴,如此出色的想象,能不讓人拍案叫絕嗎?
13、鄧小平一絲不茍
1983年6月,全國正在學習、宣傳朱伯儒的事跡。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同志特地為學習朱伯儒題了詞:“向朱伯儒同志學習,做一個名符其實的共產黨員。”
當時,鄧小平同志囑咐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不要急于發表,應先請語言學家看看,有沒有用字不準確的地方。
辦公室的同志找到語言學家王力先生。王老接過寫在宣紙上的題詞,戴上眼鏡,看過后說:“寫得好。不‘符合’的‘符’字目前已不再使用,如果這樣使用顯得不大規范,最好改成‘副’字。”
鄧小平同志得知此事后很高興,馬上提筆說:“再重寫一張,用字不規范,這樣不好。”鄧小平同志又鋪開宣紙,一筆一畫寫了起來,字跡蒼勁有力:“向朱伯儒同志學習,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共產黨員。”
14、寧愿貧窮不做囚犯
從前有富家子弟,自幼好吃懶做,又不會治家理財,坐吃山空,不到40歲就把祖上留下的家業揮霍得所剩無幾了。一天,他悶悶不樂地在院子里散步。抬頭看見院中一棵根深葉茂的老槐樹,似有所悟:“四四方方一個大院子,里面長一棵樹,這不正是困難的‘困’字嗎?唉!難怪生活這樣貧困呢!”便風風火火地把兒子喊來,叫他趕快把樹砍了。
兒子看著那棵樹葉繁茂的老槐樹不忍心動斧去砍,可又怕惹父親生氣,只好硬著頭皮砍樹。剛舉起斧頭,心中忽生一計,放下斧頭對父親說:“把這棵樹砍了不難,恐怕還有更不祥的兆頭呢!砍了樹,咱們人不是還得住在這里嗎?這不成了囚犯的‘囚’字了嗎?咱們寧愿貧窮,也不能做囚犯呀!”
聽了兒子的話,他一聲沒吭,砍樹的主意無可奈何地作罷了。
15、讀書“破”萬卷
從前,某財主有個呆兒子,長到七八歲時,財主請了個家庭教師教他念書。
一天,剛吃過早飯,呆子歪著腦袋得意地對財主說:“都學會了。我想出去玩。”
財主不信,就出了個題目,讓他回房中去寫一篇文章。
眼看到了中午了,還不見兒子出來交卷。財主走進他的房間,只見房里滿地都是撕破的書,呆兒子還在直眉瞪眼地撕著,累得滿頭大汗。財主焦急地問:“你這是干什么?”
呆子噘著嘴嘟囔起來:“老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才撕破了百把本,真是累死人!我早就餓得前心貼后背了!”
財主氣得胡子直翹,看著兒子這副怪樣子,不知如何是好!
17、為什么不早來問我
宋朝有個叫張商英的人,做過宰相,寫字非常潦草,人們都譏笑他為“草圣”,可他自己卻毫不在意。有一天,他詩興大發,龍飛鳳舞,揮筆寫就。他洋洋得意地將詩稿交給侄子去譽寫。他侄子譽寫時,因為字跡太草,很多字無法辨認,左猜右猜怎么也猜不出來,只好拿著詩稿去請教張商英。張商英接過詩稿,橫過來豎過去端詳了好久,可還是認不出來。就瞪起眼睛,氣呼呼地責罵侄子:“笨蛋!你為什么不早點來問我,現在連我也認不出來了!”
18、引進狼以后
美國阿拉斯加一個自然保護區有一種稀珍的鹿種,主人們為了使鹿群不受傷害,將狼、豹野獸捕殺光。從此,這些鹿置于沒有任何危險的“安樂窩”中,活動量逐漸減少,體質也越來越差,在瘟疫流行時大量死亡。后來,主人們特意從外地“引進”狼。珍稀的鹿群為了生存,整天來回奔跑,體質和生命力逐漸增強。
19、螃蟹的責備
螃蟹在樹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問道:“青蛙哥哥,到河邊去,怎么走?”青蛙指著前面說:“你一直往前走,一會兒就會到達河邊。”
螃蟹走了老半天,還是沒走到河邊,后來,螃蟹遇見了青蛙,指責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還是沒有見到河的影子。”青蛙說:“我沒有騙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卻橫著爬,當然到不了河邊。”
20、正確的位置
愛因斯坦在50年代,曾被邀請擔任以色列總統,但他拒絕了。他說:“我整個一生都在同客觀物質打交道,因而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經驗來處理行政事務以及公正地對待別人,所以,本人不適合如此高官重任。大文豪馬克吐溫曾經經過商,做打字機生意和辦出版公司,結果虧了30萬美元,賠光了稿費還欠了一屁股債。馬克吐溫的妻子奧莉姬深知丈夫沒有經商的本事,卻有文學的天賦,便幫助他鼓起勇氣,振作精神重走創作之路。馬克吐溫很快擺脫了失敗的痛苦,在文學創作上取得了輝煌的業績。
確實,人生的決竅就是經營自己的長處,給自己的人生增值。富蘭克林說:寶貝放錯地方便是廢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