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素材專輯9
1、魚桿和魚簍在澳大利亞,有一個魚桿和魚簍的故事廣為人知。
兩個年輕人外出旅行,因為迷路到了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絕望之時,他們遇到一個老人。老人手里拿著一個釣魚桿和有一些魚的魚簍。他們立即向老人求救。老人說,從這里走出去至少有七天的路程,我手里的兩樣東西分別送給你們,請你們自己渡過難關。年齡大些的要了魚簍,年輕一些的拿了釣魚桿。
最后,拿了魚簍的那個人僅走了一半的路程就把魚吃光了,餓死在了路上。另一個人拿了魚桿后就尋找能釣魚的地方,在距離有魚的地方十幾公里時,也餓死在了路上。
多年后,又有兩個年輕人同樣因為迷路到了這個人跡罕至的地方,同樣在他們山窮水盡的時候,遇到了一個老人,老人手里有兩樣東西,一是釣魚桿,一是有一些魚的魚簍。老人依然是分別送給他們每人一樣東西。
他們商量,兩個人的力量和智慧肯定比一個人大,我們共同吃著這些魚去尋找釣魚的地方,邊釣魚邊向有人煙的地方靠近就有救了。
果然,在魚簍里的魚將要吃盡的時候,他們找到了釣魚的地方。而后,他們把釣的魚曬成魚干。十幾天后,二人成功地從死亡之地突圍。
澳大利亞人把這個故事作為他們民族的座右銘,告訴自己的子孫:合作可以把成功無限地放大,自私狹隘只會毀掉前程。
其實,我們也有很多因合作而成功,因為自私而失敗的例子,只是很多人并沒有牢記。
2、成功:簡單事,重復做
一位著名的推銷大師即將告別他的推銷生涯,應行業協會和社會各界的邀請,他將在城中最大的體育館做告別職業生涯的演說。
大幕徐徐拉開,舞臺的正中央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一位老者在人們熱烈的掌聲中走了出來,而兩位工作人員抬著一個大鐵錘,放在老者的面前。
主持人對觀眾說:“請兩位身體強壯的人到臺上來!鞭D眼間已有兩名動作快的年輕人跑到臺上。老人這時開口了:“請你們用這個大鐵錘,去敲打那個吊著的鐵球,直到把它蕩起來!
一個年輕人掄起大錘,全力向那吊著的鐵球砸去。一聲震耳的響聲,那吊球卻紋絲不動。他接著用大鐵錘不斷砸向吊球,鐵球還是不動。另一個人接過大鐵錘把吊球打得叮當響,可是鐵球仍舊一動不動。
這時,老人從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個小錘,對著鐵球“咚”敲了一下,停頓一下,再用小錘“咚”敲了一下。人們奇怪地看著,老人就這樣自顧自地不斷敲下去。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會場早已開始騷動,有的人干脆叫罵起來,人們用各種聲音和動作發泄著不滿。老人卻不聞不問,只管一錘一停地工作著。
大概在老人進行到40分鐘的時候,坐在前面的一個婦女突然尖叫一聲:“球動了!”剎時間會場鴉雀無聲,人們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那球以很小的擺度動了起來。老人仍舊一小錘一小錘地敲著,吊球在老人一錘一錘的敲打中越蕩越高。
終于,場上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老人開口講話了。他的告別演講只有一句話:“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你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對失敗!
3、愛
在母親六十歲生日那天,父親特地趕了三十多里路上了一趟街,給母親買回一件新衣裳。
新衣裳尺碼大了些,且顏色也俗,母親卻歡天喜地地接了去,臉上現出少女般羞澀的紅潤,唇邊的皺紋,花瓣一樣舒展開來,孩子似的,迫不及待把新衣裳換上。纖瘦的母親裹在那件大大的衣里,顯得更矮小了。還有那顏色,是極其耀眼的米黃,襯得母親的膚色,越發得黑了。
母親卻喜滋滋在鏡前轉個不停,一邊拿眼瞟父親,問,好看嗎?父親看了半天,有些沮喪地說,尺碼大了。母親忙低了頭看衣,說,哪里大了?不大不大,這樣穿著才不拘束。語氣里蕩漾的竟都是歡喜。父親起初還忐忑著,怕母親不滿意。待看到母親如此心滿意足,他也就高興起來,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吃飯時,還因此多喝了兩杯酒。
這以后,大凡遇到母親認為的重大場合,譬如家里來客人了,譬如走親戚,母親必會穿上父親買給她的那件衣。一次,我實在忍不住了,背著父親,悄悄跟母親商量說,換一件吧,這件不好看。母親笑,低了頭撫衣,說,這是你爸送我的呢。
一件耀眼的米黃的衣,如果沒有愛意,也許俗不可耐,但有了愛,一切就都不一樣了。一輩子沒說過愛的母親,卻把愛詮釋得如此簡單明了。只因為那是父親買的衣,再不合適,她也能穿出幸福來。
4、這一幕你能記住多久
6月7日是高考的第一天。10點鐘的時候還是朗朗乾坤,風和日麗,臨近考試結束時分,突然狂風大作,烏云密布,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天地間頃刻白茫茫一片了?键c大門外黑鴉鴉一片站著一群翹首以待給孩子送雨傘的家長們。五顏六色的雨傘太稠密了,像一堵墻堵在了大門口,擋住了人們的視線。孩子們跑出考場了,而對色彩斑斕的雨傘茫然失措,不知到哪里去找接自己的家長。這時,人群中突然有人高喊:都把雨傘收起來,不然孩子們怎么能找到我們。一句話勝似一道雷霆萬鈞的命令,頃刻間,所有的雨傘都齊刷刷地收了起來,所有的家長都暴露在大雨中任憑雨點鞭打。
作為一名送考老師,我被眼前的一幕感動了,淚水在眼眶里打轉。西方的一位哲人曾經說過,高尚的人格最起碼必須具備兩種最基本的品質,一種是寬容,一種是感恩。我不知道多年以后,這些莘莘學子們還能記起這刻心銘骨的一幕嗎?還能感到溫暖,還能感恩父母嗎?其實天下的父母都不求子女回報,多少年以后只要你還能記起這一幕,一想起雨中的父母還能從心底泛起一絲漣漪、品味到一絲感動,父母就知足了。
5、把門關上
小時候,我家借住在外村的一個大雜院里。院子里共住著6戶人家,除我家外,其余5家都是當時村里很有些頭臉和身份的人。其實,我的父親和母親都是很能干的人,丟下自己的房子 不住而到外村來借居過日子,是因為我的父親成份不好。
興許因為我們是外村來的孩子,興許是孩子們從大人的口中隱隱約約得知我們很不光彩的出身,我和妹妹經常成為院里孩子們取笑和欺侮的對象。更讓我們兄妹難以忍受的是,每日三餐時,他們都喜歡成群結隊地端著飯碗坐在我家門前的石凳上,炫耀碗中噴香的白米飯和飯面上油漬漬的肉片,引得我和妹妹口水直流。而往往這時候,母親就會找個借口把我和妹妹領進屋去。
“把門關上!蹦赣H注視著我,輕輕地但又不失嚴厲地吩咐著我———那是母親第一次教我關門時的情景。我沒有反應,我的嗅覺和視覺都被鮮美的飯菜占據著!鞍验T關上!”母親的聲音加大了,讓人不容置疑。離門很近的母親本可以自己去做那件極為簡單的事,但她卻把這件最簡單的事有意留給了他的兒子。
終于,我慢吞吞地關上了門。于是,屋里和屋外便變成了各不相干的兩個世界。我津津有味地扒著母親煮的薯糠飯,夾著母親炒的無油花影子的野山菜,忘記了剛才看到和聞到的一切。
關上了門,把不切實際的欲望關在門外,我那騷動的心就平靜了下來。學會了關門,就是學會了操守,學會了做人!
6、如何讓工作與你相匹配
很多即將進入職場以及進入職場不久的朋友經常會有這樣的問題,“我到底適合做什么?”或者“為什么我總是不能滿意現在的工作?”表現在行動當中,便是漫無目的地撒網式投簡歷,或者不斷地跳槽。
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都是因為缺少對自己進行正確合理的“目標定位”。那么如何能找到和自己相匹配的行業與職位呢?
如何知己
所謂“知己”就是要全方位了解自己。每個人的綜合能力都可以通過一個四層的金字塔模型來表示。從金字塔底層到塔尖的四層分別是Knowledge(知識)、Skills(技能)、Abilities(才干)以及Drivers(驅動力)。
“知識”是個人通過學校、書本及其他媒介,對某些事物和領域所產生的了解!凹寄堋眲t是個人通過實踐活動,對某些工作已經獲得的經驗和掌握的技巧!安鸥伞笔墙⒃谛愿瘛⒔洑v、知識以及技能基礎上的個人所具有的潛能,比如一個人的領導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影響力!膀寗恿Α眲t是個人內心深處進行工作的動力源,即自己究竟為什么而工作?了解自己的驅動力也就了解了自己的價值取向。
如何知彼
知彼的具體內容也可以用一個三層的金字塔進行表示。
金字塔的底層是行業選擇,在眾多行業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金字塔中層是公司選擇,即對某一行業當中的眾多公司進行考察。金字塔的高層是職位選擇,即在與自己匹配的公司中找到與自己匹配的崗位。而不應像很多求職者那樣先選擇職位,后選擇公司和行業。
知己與知彼相聯系
將知己與知彼相聯系的首要條件是在頭腦中建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要尋找一個崗位以符合個人驅動力并可以讓自己發揮最大才干。其次,要進行清晰的職業規劃。我們可以通過制定短期目標的三年計劃,中期目標的五年計劃以及長期目標的十年計劃為自己進行全方位的規劃。
最后,需要樹立一定的貢獻意識。在職場中,給予和索求永遠并行存在,而Give(給予)也總是在Take(索求)之前。
7、古羅馬建筑何以保存至今
作為意大利的中心,羅馬在公元前八世紀誕生,至今已有2800年歷史了。這座城市有1000公頃的歷史中心區,數不清的文物是意大利人的寶貴遺產,也是人類的共同財富。如何保護這些文物是意大利人不可回避的難題。
早在18世紀末葉,意大利人就兩次加固了角斗場及其他古建筑,古建筑保護專家貝爾特拉密和波依多站到了歷史前沿,歐洲文物建筑保護的重要流派———意大利派開始形成。1883年,羅馬工程師大會通過了文物建筑修復的重要思想,它的主旨就是:“除非絕對必要,文物建筑寧可只加固而不修繕,寧可只修繕而不修復!1899年,意大利人開始立法保護古建筑。1939年,意大利政府成立了文物修復中心研究所。1966年,羅馬設立了文物保護和修復研究國際中心,無數自覺的文化人行動起來。
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今天的意大利驕傲地將古羅馬的輝煌遺產呈現在世人面前,除了大家熟悉的古羅馬角斗場、馬圖拉真市場、佛羅倫薩美蒂奇府邸和烏菲斯府邸、那不勒斯主教堂和威尼斯圣馬可教堂外,更在數以萬計的古建筑上顯示對歷史負責、對文化敬畏的精神。現在,羅馬成了全世界文物建筑保護最好的課堂。意大利人以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量最多而在全世界面前贏得了尊敬。
8、特殊的夏令營
從7月6日開始,河南省少年先鋒學校舉辦了一個暑期夏令營,70名8至12歲的小學生參加了夏令營。學校根據每位同學的表現打分,然后根據分數將學生分為“上士”、“中士”、“下士”3個級別!跋率俊辈粌H要服侍“上士”吃飯,而且要等“上士”“酒足飯飽”離開后,把“上士”的餐具洗刷干凈,才能坐下吃飯,飯菜也相對差一些。說起為什么要采取這種特殊的教育和獎懲措施,河南少年先鋒學校校長說:“這樣可以鍛煉學生面對挫折和失敗的心理承受能力!
專家認為,學校的出發點是好的,不過采取的方式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和性格塑造。
9、人腦記憶力的黃金期
哪個年齡段的人腦是記憶的黃金期?有關專家指出,3歲至6歲的孩子記東西要比成年人快得多。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幼兒教育系副教授王小英說,3歲至6歲的孩子正處于智力的開發階段,也是一個打基礎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充分開發孩子的潛能,廣泛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對孩子今后的發展十分重要。
東北師大生命科學學院一位姓張的教授認為,從生物學的角度看,3歲至6歲兒童的記憶力確實要好于青年人和老年人,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以適當地多學點東西,但是不能盲目追求數量。他說:“人的大腦一輩子都是處于不斷被開發的狀態,只不過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開發內容。對于學齡前的兒童就應該開發適合他們這個階段學的東西,家長們應該多注意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孩子感興趣的來開發他們的潛力。”
10、清澈眼睛
在實習的時候,我給學生留了造句的作業 。有個孩子的作業 這樣寫:“在運動會上,我看到同學們像野驢一樣地奔跑著!蔽也唤麊∪皇。
我問那個孩子,見過驢嗎?他說見過。我問,既然見過,為什么還這樣寫呢?芽他將小腦袋一撇,眼睛眨著問:“這樣寫有什么不好嗎?芽”我說,這樣不好,不能將同學比喻成野驢。他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拿回去重做了。
半小時后,他將改好的作業 交給了我。上面這樣寫:“在運動會上,我看到同學們像野狗一樣地奔跑著!蔽矣中α似饋,告訴他也不能將同學們比喻成狗。小腦袋又是一撇,問我為什么不能呢?芽我問,你不覺得驢和狗都是很丑的嗎?芽
他說:“老師你騙我,我在鄉下見過它們,它們一點都不丑,都像同學們一樣能跑?選”我的笑容頓時僵在臉上,原來驢和狗在這個小孩的眼中都是很美的動物,就像身邊的人一樣,而我與他之間,存在著成年與幼年,純真與世俗的眼光差距。
我收下了他的作業 ,沒有再說什么,因為在不同的審美觀面前,美丑是無從計較的。
我送他回家。路上,經過繁華的步行街,路過一個商店時,他的眼睛遭遇熱狗,忽放光芒。我走上前去,給他買了一個。這時,忽然一個婦女抱起他,一邊用一種懷疑的目光看著我,一邊沖他小聲訓斥道:“不是叫你不要隨便吃別人的東西嗎?芽”
他噘起嘴巴對婦女說:“媽媽,他是張老師,不是別人!眿D女慍怒的臉上忽然綻開笑容,說:“原來是張老師呀,我當是誰呢……”一陣寒暄之后,婦女牽著他,向家的方向走去。
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我忽然想:其實驢和狗真的不丑,只是我用丑的眼光看它們,而小孩卻用美的眼光看它們,所以它們可以和人一樣美,而且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相對而言,孩子眼中的世界才是最純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