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寫作新視點(十三)一樣的故事,不一樣的講法——敘述的技巧
一樣的故事,不一樣的講法
——敘述的技巧
【目標取向】
●明白寫記敘文就是講故事,把自己經歷的事告訴別人。
●懂得只要運用一些方法技巧,人人都能成為講故事高手的道理。
●學習欲揚先抑、對比等常用的寫作技巧安排情節。
●會運用環境、細節使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更加吸引人。
【問題描述】
問題描述一
我們寢室的同學經常在一起講故事,大家輪流介紹自己小時候玩過的游戲,做過的事情,介紹以前的同學。有的人一說起來可以說上大半天,生動得不得了,聽的人就像親自經歷過一樣?墒,輪到我講了,幾句話就介紹完了,明明是很有趣的事,他們也不愛聽,他們說我講的故事像白開水。
問題描述二
我平時也喜歡讀書,看了許多作家寫的小說,感覺人家寫得真精彩,一拿起來就放不下,連吃飯、睡覺都忘了。但是,我就是不太明白,他們的文章為什么會那樣吸引人?
問題描述三
寫作文都有字數限制,達不到一定的字數要扣很多分,可是我寫作文的時候總是擔心些字數不夠。比如介紹一件事情,往往三言兩語就結束了,字數達不到要求。我不知道我的作文為什么寫不長。
【方法指導】
同樣一件事,有的人講起來頭頭是道,可以說栩栩如生,可是有的人說起來就干巴巴,一點吸引力都沒有。這種差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人籠統地說這是語言能力問題,可是,語言能力有具體的表現,這樣講就像醫生給人看病,光說這個人有病,這不算什么診斷,沒有病怎么會看醫生呢?你要說出他生的是什么病,什么部位,什么性質,怎樣治療,用什么藥好,這才是高明的醫生。
寫記敘文就是講故事,要讓你的故事吸引人,不妨試試以下這些技巧:
1.要寫出故事的起伏變化,不要平鋪直敘。任何一件事,都有一個起因、發展、高潮、結局這么幾個過程,要介紹清楚一件事,少了哪一個環節都不行。比如說這樣的一件事:
家里招待客人,媽媽要我趕快到樓下買樣東西——這就是起因;
到了樓下的小店,碰到鄰居要我幫忙做一件事,去還是不去,產生了矛盾——這就是發展;
我回來,耽誤了客人,媽媽罵我,我委屈哭泣或強力爭辯——這就是高潮;
母子解除誤會和好,或是我通過反思懂得道理——這就是結局。
如果沒有這樣的過程介紹,一開始就寫母子吵架,文章不精彩,恐怕也寫不長。
2.可以試著用點對比的手法。一件事給人的印象不深,和另一件事一對比,也許就不一樣了。比如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張三怎么對待你,李四怎么對待你,通過比較,好的差的就十分明顯。寫文章的時候,不妨用點對比。當然,有時候是把兩件事進行比較,有時候是把兩個人、兩種行為進行比較。寫一個人,可以把他的前后表現進行比較。
3.要讓細節說話,讓人物說話。故事的框架是骨骼,細節便是血肉。對事件的高潮或關鍵地方,要花大力氣去描寫。要讓人物說話。事都是由人做的,離開人物就沒有事件了。讓事件中的人物說話,讓他們充分表演。人物活動本身有很強的表現力,比作者自己苦苦敘述要有效得多。
4.要學會運用背景、環境寫人。同樣一件事、一個人,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其價值、形象會有很大的差別。比如“同學送你去醫院”這樣的老套話題,就有各種送的背景,白天送還是晚上?春暖花開的日子,還是寒風刺骨的天氣?擁擠的汽車上,還是舒適的出租車里?背著你還是跟著你?環境不同,效果也就不一樣。
運用這些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你的文章一定會越來越吸引人。
【實踐訓練】
評一評
你了解梨這種水果嗎?一只梨會有什么樣的故事?看了下文,你也許會會心地一笑,你也許會淚水盈眶,這是為什么呢?
梨的宿命
我是一只梨,確切地說,是一只肥碩、多汁的胖胖梨。我的老家在廣靈一路上的水果攤頭上,后來有一天,和我的幾個同胞兄弟被主人用28元帶回了家。
這是梨們必然的宿命,沒有誰表示不滿。走之前,生在水果攤上的兄弟,蘋果啦,橘予啦甚至旁邊的雞們、鴨們、螺螄們,都表示了歡送,有的還露出了羨慕嫉妒的眼光。為什么?想一想嘛!當初耶穌被猶大出賣的代價不過29個金幣,我們現在值28元,和老耶差了一點而已,已經很有面子了,即使做了鬼,地下看到那些5元3斤的小橘予們也好驕傲一下。哼!貢橘?什么東西!我家主人吃他們時連看都不看一下。
對了,說起主人,在這里介紹一下,就是那個和我一樣胖一邊寫作文感嘆人生無常一邊捏著我東咬一口西咬一塊的男人婆——什么?敢說我是男人婆?看本帥——啊不,本淑女咬死你!
——啊喲喲,救命啊,“梨”生苦短,就對我溫柔一點嘛!
本來嘛,我也沒什么好抱怨的,因為自從我發芽開花結果,被人稱為“梨”開始,就預見到自己必然的下場,不是爛掉就是被吃掉,即使沒有這覺悟,怨天尤“梨”也拯救不了自己。人類不是有句話叫“認命”嗎?既生為梨,罷,認了吧,吃掉總比爛掉好,是吧?
咦,what’s this?
“人生有時很無聊。人活著和動物的生存,植物的存在沒有什么區別。動物每天早出晚歸,覓食筑巢,植物日日夜夜進行著光合作用,這些規律,人類也有,每天大同小異地生活,就像一只蜜蜂一樣,還不如一只梨呢!”
——主人無病呻吟地寫到這里,抬頭望了望我,我趕緊一臉正派正襟危坐,等待著下一句對我的贊美?上,她不過心不在焉地用舌頭舔掉我的一滴汁——即本梨的血液。
“人是很不講道理的。人總是一抬足一落腳之間毀掉螻蟻的性命,總是一張口一合嘴結束許多動物的一輩子,人卻永遠不會心痛。因為它們該死,因為它們天生就該被人殺掉、吃掉。人說:‘它們是吃胚!拖裎,又何嘗憐憫過這梨的命運呢?”
主人繼續奮筆疾書,好像沒有發現我在偷看。
不過當主人寫到這里,我都有一點想笑了。真是一個不可理喻的人啊,我想。難道人類都喜歡這樣胡思亂想嗎?我可是從來都沒有為自己叫過屈呢。我既然選擇了做梨,那么我最佳的歸宿是被人品嘗;而你們人,有沒有想過,一百年后沒有了你也沒有了他,這百年后的孤寂,又有誰來憐憫呢?
我的愿望只不過希望主人品嘗之后贊一聲:“多好的梨啊,真甜!”而那個被咬了一口放在桌上當作文題目的把兄弟蘋果上次告訴我,成為眾人目光的焦點或許不錯,但當自己的肉開始變成黃褐色時,多么希望有人能把它當成一個普通的蘋果而讓它穿腸而過。當時我說它傻,現在想想,這也許就是它的幸福所在吧。
我是一只梨,這是我的命運,就像蘋果有蘋果的命運,橘子有橘子的命運,我走的道路是梨們必經的。我沒有什么奢望,只希望自己甜一點,能有哪個朱唇皓齒的纖纖咬嚼,而不是釘在墻上做飛刀的目標,不想被切成裝飾花等爛掉后扔出家門……我能為人們帶來甘甜,我自己認為是幸福的,那么我所有的一切都心甘情愿,根本沒有要被憐憫。我履行的只是一只梨的職責,就像你們人類生活著,不懈努力只是盡做人的義務罷了。
當我的最后一塊肉進入主人口中的一剎那,我忽然看見她眼里,不知為何閃著一滴淚……
傻瓜別哭,難道我不甜嗎?
你的感受:
關于某個水果,你的故事是:
練一練
1.童年的游戲
點撥;不管居住什么地區,成長在什么家境,每個人都有童年的游戲方式。因此,這個題目可以說是人人有生活,符合讓每個學生都有話說,說出真情實感的命題原則。文章的主體部分可以寫一項游戲,也可以寫幾項游戲,若側重一項來寫,則應該選擇某項獨特的游戲或與游戲有關的獨特經歷,靠完整生動的情節取勝;若寫幾項游戲,則應該通過幾個片段,重點反映童年豐富快樂的生活。
2.“你知道什么樣的人最可憐嗎?”聽者搖搖頭。
“心中無愛的人最可憐。他只會嫉妒別人的幸福和快樂,心中有愛才會幸福。”聽者點點頭。
是啊,心中無愛的人看不到春天的美麗,只會覺得春風里的沙子可惡;心中無愛的聽不出蟬聲里的旋律,只會覺得它太吵鬧;心中無愛的人不會有豐收的喜悅,他不懂得雪中埋著希望,不懂別人的那份真摯的關懷,他不會為好友的進步鼓掌,為親人的幸福而愉快。
心中有愛是福,心中有愛才會感到鳥語花香,才會明白友情,才會感到老師、父母的愛無價!
要求;請以“心中有愛”為話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3.懷念 .
提示:注意運用記敘、描寫、議論和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寫出真情實感。
讀一讀
渴望
提示:橫線上可填“長大”、“成長”、“成功”、“理解”、“獨立”、“信任”……請聯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寫出你的真情實感和認識見解。
渴望尊重
血濃于水的感情,不用甜言蜜語來維持,只需要相互之間的尊重。
(一)泄密
母親的眼中藏滿了猜疑,仿佛想從我眼神里讀出什么,茶幾上放著一條黑色長裙!罢f,哪兒來的?”母親的眼神仿佛告訴我,只要我一說謊她全都知道。
“筆友送的。”
“男的還是女的?”
“他在信上說他是男的。”
母親的眼神中有著無法掩飾的憤怒,但她絕不會打罵人,即使在我這樣一個女兒面前,她仍保持著一如往常的高雅。
“你自己想清楚,你可玩不起!
我討厭母親這眼神,將這一切玩弄于股掌之間的眼神。憤怒使我失去了理智,輕柔的布料在我手中變成了兩半,我回到房中,反鎖上門,這才流下了忍了許久的眼淚。
母親呀!你為什么不尊重我?
(二)冷戰
“吃飯了!”母親在叫我。
我走出房門,冷著臉吃著飯,什么味道我完全感覺不到,只是機械地動作著。
吃完了,我起身走回房間,母親似乎想說什么,但她什么也沒說,不經意的一眼,我似乎看見她在用手擦著什么……
冷戰持續了一個星期。
母親呀!我多么渴求你的尊重!
(三)融化
我打開房門,外面放了一個方方的盒子。
我驚呆了,里面是那條黑色長裙,還有一張卡片,上面有一行我再熟悉不過的字跡:原諒我。
夜晚我抱著枕頭來到了母親的房間,我知道她沒有睡,盡管在別人面前她總保持女強人的樣子,但在夜晚,她會一個人看著父親的照片流淚,我知道。
我抱著她,什么都沒說,但我似乎感覺心里什么東西裂了,變暖了……我明白,
我們的心合在了一起……
母親呀,謝謝你的尊重!
【點評】
●這篇文章屬于可讀性強的一類。故事一波三折,引人人勝。
●一開始有懸念:黑色長裙、謊言、男女。完全是通俗小說的關鍵詞。體現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結構,一環套一環,讓你欲罷不能。文章可讀性強往往意味著讀的人印象深,獲得的評價就好。
●文章可取之處還有一點就是幾個小標題,主動將適路紙獬杉父雒饗越錐危鑾苛斯適碌牟ɡ健?/P>
記一記
表達特別的幾則格言:
1.托爾斯泰的分數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在談到人的評價時,把人比作一個分數。他說:“一個人就好像一個分數,他的實際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對自己的估價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則分數的值就越小。”
2王菊珍的百分數
我國科學家王菊珍對待實驗失敗有句格言,叫做:“干下去還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敗! , ’
3.雷巴柯夫的常數與變數
俄國歷史學家雷巴柯夫在利用時間方面是這樣說的:“時間是個常數,但對勤奮者來說,是個‘變數’。用‘分’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小時’來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59倍。”
4.華羅庚的減號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談到學習與探索時指出:“在學習中要敢于做減法,就是減去前人已經解決的部分,看看還有那些問題沒有解決,需要我們去探索解決。”
5.愛迪生的加號
大發明家愛迪生在談天才時用一個加號來描述,他說:“天才=l%的靈感+99%的血汗! .
6.季米特洛夫的正負號
著名的國際工人運動活動家季米特洛夫在評價一天的工作時說:“要利用時間,思考一下一天之中做了些什么,是‘正號’還是‘負號’,倘若是‘+’,則進步;倘若是‘一’,就得吸取教訓,采取措施。”
7.愛因斯坦的公式
近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談成功的秘訣時,寫下一個公式:A=X+Y+Z。并解釋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艱苦的勞動,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說空話!
8.芝諾的圓
古希臘哲學家關于學習知識是這樣說的:“如果用小圓代表你們學到的知識,用大圓代表我學到的知識,那么大圓的面積是多一點,但兩圓之外的空白都是我們的無知面,圓越大圓周接觸的無知面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