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學案
(2)“三個離不開”思想體現了唯物辯證法聯系的哪些觀點? [例6]如圖所示,在互聯網基礎上誕生的物聯網,向我們展開了一幅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聯系的新圖景。與自在事物的聯系不同,物聯網實現的聯系是一種什么聯系?這種聯系是如何建立的? 4、聯系的多樣性 (1)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系也是多種多樣的。 (2)方法論要求 把握聯系的多樣性,尤其是把握事物間接的、本質的和長遠的聯系,有利于我們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3)表現 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橫向聯系和縱向聯系;本質聯系和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 5、聯系的多樣性之二:條件的多樣性。 聯系的多樣性方法論要求 聯系的多樣性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 既要注重客觀條件,又要恰當運用自身的主觀條件; 既要把握事物的內部條件,又要關注事物的外部條件; 既要認識事物的有利條件,又要重視事物的不利條件。 總之,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拓展】 用對立統一的觀點把握事物的條件性:一方面,條件是可以改變的,人們可以變不利條件為有利條件,或者創造所需要的條件。另一方面,改變條件也是有條件的,不能隨心所欲地改變或創造條件。 [例7]生活在我國長江流域的中華鱘被譽為“活化石”。XX年10月4日,我國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實現了中華鱘全人工繁殖。這是人類在保護這一瀕危物種過程中取得的重大技術突破,具有里程碑意義。從聯系的觀點看,人工繁殖中華鱘的成功說明 ①離開了人為事物的聯系,自然事物的聯系就不能實現 ②認識事物的本質聯系,能引導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轉化 ③發揮主觀能動性,人可以創造有利于實踐的具體聯系[來源④離開了事物的真實聯系,主觀能動性就不能發揮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例8]江蘇省積極探索秸桿綜合利用的新途徑,全省各地區因地制宜形成了“秸桿還田-肥土興糧-糧豐林茂”、“秸桿養畜-過腹增值-畜糞還田-土壤改良”及“秸桿粉碎漚沼—沼渣肥田—反哺作物”等不同的“田埂上的循環經濟”鏈條,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上述材料主要說明 a.實踐具有客觀性,人們不可以改變事物的固有聯系 b.事物的聯系是多樣的,一切要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c.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 d.認識是實踐的基礎,正確的認識促進實踐的發展 三、【說明】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及其指導意義 聯系多樣性的表現之一:整體和部分的聯系 1、整體和部分的辨證關系原理: (1)整體和部分是相互區別的: 一是含義不同。 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 (2)整體和部分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 (1)兩者相互依賴 (2)兩者相互影響 區別含義不同(空間和時間兩個方面)。 地位不同(主導和統率、服從和服務)。 功能不同(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聯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相互制約,相互影響。(關鍵部分起著決定作用) 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提示】 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的兩種情形: 第一,當各部分以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第二,當各部分以欠佳的結構形成整體時,就會損害整體功能的發揮。 [例9]從哲學上分析,對“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正確理解是 a.得到中原就可以永遠得到天下 b.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會對整體產生決定性影響 c.沒有注意到整體或系統處于統帥地位 d.把握住部分就能搞好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