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比例應用題(精選4篇)
正、反比例應用題 篇1
教學內容:教材第51~52頁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十第1—3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的特點,理解、掌握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學會正確地解答基本的。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進行分析、推理的能力,發(fā)展學生思維。
教學重點:認識的特點。
教學難點 :掌握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解題思路。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引新
1.判斷下面的量各成什么比例。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總量和工作時間。
(2)路程一定,行駛的速度和時間。
讓學生先分別說出數量關系式,再判斷。
2.根據條件說出數量關系式,再說出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什么比例,并列出相應的等式。
(1)一臺機床5小時加工40個零件,照這樣計算,8小時加工64個。
(2)一列火車行駛360千米。每小時行90千米,要行4小時;每小時行80千米,要行x小時。
指名學生口答,老師板書。
3.引入新課。
從上面可以看出,生產、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應用比例的知識,也可以根據題意列一個等式。所以,我們以前學過的一些應用題,還可以應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這節(jié)課,就學習。(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
(1)出示例1,讓學生讀題。
提問:以前我們是怎樣解答的?(板書算式)先求什么,是按怎樣的數量關系式來求的?這道題里哪個數量是不變的量?
(2)說明:這道題還可以用比例知識解答。
提問:題里“照這樣計算”說明什么一定?數量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式,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什么比例關系?題里兩次抽水的總量與時間對應數值各是多少?這兩次對應數值的什么相等?你能根據對應數值的比值相等,列出等式來解答嗎?請大家自己試一試(啟發(fā)弄清要設未知數x)。學生練習解題,然后口答,老師板書。追問:按過去的方法是先求什么再解答的?先求單一量的應用題現在用什么比例關系解答的?
(3)小結:
提問:誰來說一說,用正比例知識解答這道應用題要怎樣想?怎樣做?指出:先按題意列關系式判斷成正比例,再找出兩種相關聯量里相對應的數值,然后根據正比例關系里比值一定,也就是兩次抽水相對應數值比的比值相等,列等式解答。
2.教學改編題。
出示改變的問題,讓學生說一說題意。請同學們按照例1的方法自己在練習本上解答。同時指名一人板演,然后集體訂正。指名說一說是怎樣想的,列等式的依據是什么。
3.教學例2。
(1)出示例2,學生讀題。
提問:以前我們是怎樣解答的?(板書算式)這樣解答先求什么?是按怎樣的數量關系式來求的?(板書:速度×時間=路程)這道題里哪個數量是不變的量?
(2)誰能仿照例l的解題過程,用比例知識來解答例27請來試一試。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學生練習后提問是怎樣想的。速度和時間的對應關系怎樣,檢查列式解答過程,結合提問弄清為什么列成積相等的等式解答。
(3)提問:按過去的方法是先求什么再解答的?先求總數量的應用題現在用什么比例關系解答的?誰來說一說,用反比例關系解答這道應用題是怎樣想,怎樣做的?指出;解答例2要先按題意列出關系式,判斷成反比例,再找出兩種相關聯量里相對應的數值,然后根據反比例關系里積一定,也就是兩次航行相對應數值的乘積相等,列等式解答。
4.教學改編題。
出示改變的條件和問題,讓學生說一說題意。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答。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想的,根據什么列等式的。
5.小結解題思路。
請同學們看一下黑板上例1、例2的解題過程,想一想,應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是怎樣想怎樣做的?同學們可以相互討論一下,然后告訴大家。指名學生說解題思路。指出:應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先要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什么比例關系,(板書:判斷比例關系)再找出相關聯量的對應數值,(板書:找出對應數值)再根據正、反比例的意義列出等式解答。(板書:列出等式解答)追問:你認為解題時關鍵是什么?(正確判斷成什么比例)怎樣來列出等式?(正比例比值相等,反比例乘積相等)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為什么列出的等式不一樣。指出:只有先正確判斷成什么比例關系,才能根據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列式。
2.做練習十第1題。
讓學生用比例知識列出解題的式子,然后口答,老師板書。提問:這兩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按過去算術解法都要先求什么量?用比例知識解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成正比例關系,都列成比值相等的式子來解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未知數,表示的數量不同,在等式里位置也不同)說明;在正確判斷成比例關系后,要按照比值相等來列等式解答。列等式時還要注意數量之間的對應關系。
3.做練習十第2題。
讓學生默讀題目。提問:用算術方法解答都要先求什么數量?這兩題里兩種數量成什么關系,為什么?要按什么相等來列等式?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要怎樣解答?你還認識了些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 ;完成練習十第1、2題的解答。
家庭作業(yè) :練習十第3題。
正、反比例應用題 篇2
【教學內容】p67-68頁練習十三第4—13題,思考題。【教學目的】進一步理解正、反比例關系的意義,正確解答正、反比例應用題,溝通不同解法之間的聯系,進一步提高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教學過程】一、基本訓練。1、揭題:我們已經學習了正反比例應用題的解法,今天我們繼續(xù)來上一常練習課。(板書課題)2、基本訓練。出示練習十三第4題,口答并說明理由。小結:在一個乘法表示的式子里,(a×b=c),如果積一定,另兩個量就成正比例,如果一個因數一定,另兩個量就成正比例。二、基本題。1、做練習十三第5題。⑴自由讀題。⑵提問:按算術方法解,第⑴題先求什么數量,第⑵題呢?用比例知識怎樣解?板: 路程速度×時間=路程→反比例 ——=速度→正比例 (一定量) 時間(一定量) 60 × 3 180 ÷ 3 72 × ? ? ÷ 5提問:兩題解題過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題方法有什么不同?為什么?2、小結:解答正、反比例應用題,都要先判斷兩種相關量成什么比例,找出兩種相關量的對應數值,再列等式解答。解題時,正比例應用題要根據比例一定列等式解答,反比例要根據乘積一定列等式解答。三、綜合練習。1、練習十三第11題。⑴自由讀題。⑵提問:“第一個圓柱的高是第二個圓柱高的—”還可以怎么說?①兩個圓柱高的比是4:5。②如果第一個圓柱的高看作4份,第二個圓柱的高就是這樣的5份,當圓柱底面積相等時,圓柱體積與高成什么比例?圓柱體積的比與它們對應高的比有什么關系?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來解題嗎?⑶討論做法,獨立完成。2、練習十三第13題。⑴自由讀題。⑵可以怎么做?470÷94% x×94%=470 470:x=94:100⑶分別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四、思考題。1、自由讀題。2、提問:增加鉛以后,鉛與錫的比是多少?有什么關系式? 鉛 5 —=— 錫 33、找對應數值列式。五、小結。⑴先求單一量和先求總數量的應用題(歸一),可以用比例方法解題;⑵解題時先判斷成什么比例;⑶找準對應數值再列式;⑷可以靈活運用數量關系,用多種方法解題。六、作業(yè)。練習十三8、9、10 6、7、12(家庭作業(yè))
正、反比例應用題 篇3
【教學內容】p65-66頁例1、例2,練一練,練習十三1—3題。【教學目的】使學生認識到正、反比例應用題的不同特點,掌握兩種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能正確解答基本的正反比例應用題,進一步增強學生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過程】一、復習。1、判斷下面的量各成什么比例。⑴工作效率一定,工作總量和工作時間⑵路程一定,行駛的速度和時間2、判斷正、反比例,并列出等式。⑴一輛汽車行駛200千米。每小時行50千米,要行4小時,每小時行40千米,要行x小時;⑵看一本書,3小時看126頁,照這樣計算,5小時看210頁。3、導入(板書課題)二、新授1、教學例1。⑴出示例1,讓學生讀題。提問:這道題怎么做?(板書算式)a.40÷5×9 b.40×(9÷5) c.40÷(5÷9)你看這種列式是根據什么數量關系得來的?⑵談話:題目當中有沒有哪個量是不變的量?說明什么? 工作總量通過討論得出關系式:————=工作效率 正比例 工作時間 (一定量)題中兩次抽水的總量和時間各是多少?板:抽水總量:抽水時間 40 : 5 ? : 9這兩次對應數值的什么相等?你能根據板書列出等式來解答嗎?大家自己試一試。⑶比較:以前的方法是先求什么再解答?這種先求單一量的題現在用什么比例關系解答?⑷小結:誰再來說一說,用正比例關系解答這道題要怎么想?指出:①列關系式 ②判斷為正比例③找出對應的數據 ④列式解答2、教學“想一想“⑴和例1比一比,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已知條件變了,正比例關系不變)⑵怎么解答?一生板演,其余座練,集體訂正。3、教學例2。⑴出示例2,自由讀題。⑵怎么解答?⑶誰能仿照例1的思路來分析一下例2。板:速度×時間=路程 反比例 25 × 12 (一定量) 30 × ?⑷全班學生嘗試解答。⑸小結:①列關系式;②判斷反比例;③找對應數據;④列式解答。4、教學“想一想”。問:跟例2有何變化?什么沒變?怎樣解題?5、小結比例應用題的解題思路。⑴提出:學了例1和例2,大家認為怎樣才能根據題目中的比例關系正確解題?⑵小組討論。⑶指出:應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先要判斷兩種相關量成什么比例,再找出相關量的對應數據,再列出等式解答。追問:解題關鍵是什么?①正確判斷成什么比例?②怎樣列出等式?(正比例比值相等,反比例乘積相等)三、鞏固練習1、練一練。⑴判斷比例關系。⑵列式解答。⑶集體訂正。2、練習十三第1題。⑴比較兩題的異同點。⑵分析數量關系。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大家有什么收獲?正、反比例應用題怎樣解答?還有其它收獲嗎?五、作業(yè)。練習十三1、2、3
正、反比例應用題 篇4
正反比例應用題從教參上看主要是分三個層次教學:1、正比例應用題的教學,2、反比例應用題的教學,3、正反比例應用題解答方法的總結。重點應放在如何判斷每題中的兩個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上。下面我結合自己本節(jié)課的教學談一談我自己的體會。
成功之處:
1、開頭的復習比較的設計比較到位,層次分明,時間分配得當。
2、總結解比例的方法時能鼓勵學生去體驗,通過小組的方式去總結解正反比例應用題的方法。
不足之處:
1、例題教學時應讓學生討論分析,多花時間研究數量關系式。
2、教師在教學時不能按步就搬,應能及時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及進表揚,充分讓學生表現自己。
3、改造例1時讓學生宏觀上思考與例1的區(qū)別,這樣可讓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比例應用題的解題步驟。
4、 練習題中的表述要清,練習的亮點沒有得到很好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