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音樂第七單元教案(精選2篇)
六年級音樂第七單元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好萊塢的經典音樂劇《音樂之聲》拍成電影后,其中唱段傳遍全球。《雪絨花》是一首抒情的男生吉他彈唱,歌曲為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采用四三拍子和中等的速度,結構方整,帶有叫濃郁的奧地利民歌風格,曲調樸實感人。歌曲通過對雪絨花的贊美,抒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寄托了主人公對親人,對家鄉深深的懷念和祝福。
【教學目標】
1、學唱《雪絨花》,能以對祖國滿懷深情的歌聲演唱歌曲,進而激發愛國熱情。
2、通過欣賞電影《音樂之聲》插曲,感受歌曲形象,擴大音樂視野。
【教學重點】
能以對祖國滿懷深情的歌聲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節奏的掌握。
教學方法
以培養學生“情感美”為突破口,啟發、練習、實踐、聽唱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講故事,過渡聽電影《音樂之聲》中《哆來咪》選段。
故事情節:《音樂之聲》的故事發生在70多年前的奧地利。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瑪麗亞的年輕修女。她活潑漂亮,會彈吉他,喜歡唱歌。有一天,瑪麗亞來到一個上校家當家庭教師。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間,瑪麗亞教上校家幾個沒有了媽媽的孩子學會了很多歌曲。《多來米》便是其中的一首。她還給孩子們排練了合唱。當上校回家時,瑪麗亞和孩子們用甜美的歌聲迎接他。上校很高興,他也邊彈吉他邊演唱了一首歌。同學們猜猜,上校唱的是什么歌?對!就是這首《雪絨花》。這是一首古老的奧地利民間歌曲,上校借這首贊美雪花的歌曲來表達自己對祖國幸福、安寧生活的熱愛之情。后來,瑪麗亞成了那幾個孩子的媽媽。在他們全家外出旅游回家時,不幸的事發生了,德國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國和家鄉,并要上校去當海軍。上校是個熱愛祖國的軍人,他不肯為敵人工作。他和瑪麗亞決定帶著孩子們逃往國外。就在他們準備逃跑時卻被敵人發現了。上校便假稱是去參加音樂節的演出。敵人不大相信,便派人跟蹤了他們。上校的家庭合唱團在音樂節上表演的第一個節目便是《雪絨花》。
(2)簡介電影《音樂之聲》背景。
這部電影是在1965年根據同名音樂劇《音樂之聲》改編而成,同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
二、講授新課
1、出示雪絨花圖片,介紹雪絨花得名。
雪絨花是奧地利國花,此歌逐漸流傳,影響廣泛。
2、火絨草,也叫雪絨花、薄雪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渾身密布像雪一樣的白色綿毛而得名。提問:歌詞表達了一種什么感情?
(通過贊美雪絨花,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抒發了主人公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聽童聲合唱版本,要求第二段試用“lu”作伴唱,并在欣賞時考慮以下問題:
1)這首歌的調號和拍號?
C大調3/4
2)這個拍子的強弱規律是什么?手勢怎樣打?
強弱弱
4、解決歌曲中的節奏難點(第三樂句第一小節)。
講解“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的節奏的演唱方法。
5、隨琴演唱全曲。
6、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指導練習怎樣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提示要注意情緒的表達,音樂要素的變化和強弱規律。
三、拓展感受
欣賞電影中《孤獨的牧羊人》選段。感受歌曲的音樂形象。
四、小結
三首歌曲風格不同,表現形式不同:感受了歡樂有趣的《哆來咪》,體驗深情無限的《雪絨花》,欣賞了幽默風趣的《孤獨的牧羊人》。
正是有了這三首優美動聽的歌曲貫穿于整部電影,才使《音樂之聲》更加吸引人。
五、結束新課---再次用優美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雪絨花》:
六、教學反思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爐。只有在歌詠或舞蹈者本人對音樂充分理解的基礎上產生了濃烈的情感,才能對音樂進行精彩的表現和創造。本課充分營造情景:教師充滿深情的故事講述和故事片插曲《雪絨花》演唱片斷的欣賞,將同學們帶進一個神圣的殿堂――有關于美的音樂的,有關于愛國的,有關于人間摯愛與真情的……學生體驗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他們的情感得到了一次蕩滌。由此,他們產生了濃烈的學習愿望,在賞、唱、奏、創的教學環節中,他們盡情展示著對音樂的理解,表現著美的情感。音樂之美,情感之美,在課堂上得到體驗和升華!
六年級音樂第七單元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1.欣賞《天空之城》主題曲
2.了解主題音樂及作用
教學目標
1.了解什么是主題音樂及其作用,了解《天空之城》的相關知識。
2.結合視唱主題旋律、欣賞主題音樂,感受主題音樂在電影不同場景中的作用。
3.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養成良好的鑒賞音樂的習慣。
教學過程
1.導入
教師:首先請大家來欣賞一段視頻并思考:如果你是作曲家,結合視頻的內容創作一首主題音樂,你將采用什么樣的速度和表達什么樣情緒的音樂?
【設計意圖】播放動畫片吸引學生注意力,通過設疑的方式引導學生專注欣賞,并結合對主題音樂的創作聯想,初步體會主題音樂與作品之間的聯系。
【教學建議】引導學生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并給予評價與鼓勵,以此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2.《天空之城》主題音樂欣賞與分析
(1)完整聆聽(播放音頻)
教師:樂曲的演奏形式、速度、情緒是怎樣的?
【設計意圖】結合完整聆聽,讓學生對樂曲的情緒、速度、旋律有初步認識,為后面視唱、分析樂曲做鋪墊。
【教學建議】引導學生分析樂曲速度、情緒的同時,亦可激發其學習的探究欲望:作曲家為何會采用這樣的創作手法?
(2)作品及作曲家簡介
①學生交流對作品的了解。
②教師簡介電影的相關資料及主題曲的曲目(中文翻譯為《伴隨著你》)。
③教師簡介作曲家
【設計意圖】結合對音樂背景的逐步分解,為樂曲欣賞做好鋪墊。
【教學建議】學生交流時,可引導其從樂曲的曲目、出處、相關的電影故事情節、作品的主題思想等方面進行介紹;教師的簡介語音要簡練、明確。
(3)引導學生總結什么是主題音樂。
【設計意圖】結合樂曲初步感知及對影片相關資料的了解,讓學生自行初步探究主題音樂的定義,以此在提高學生總結能力基礎上,使其對主題音樂概念有明確的.認識。
【教學建議】教師引導學生從主題曲與影視作品的聯系方面進行分析。
(4)視唱主題旋律
①出示曲譜,播放樂曲,學生用“lu”音跟隨模唱。
②教師彈琴,學生視唱主題旋律。
【設計意圖】結合視唱,引導學生進一步感知主題旋律,為后面分析主題音樂奠定基礎。
【教學建議】視唱時也可引導學生分析主題音樂的曲式結構。
(5)分段欣賞(播放視頻)
①巴斯和希達在飛船的瞭望臺里說真心話。
教師:主題音樂的演奏形式、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②巴斯拿著飛行石與希達一起念釋放毀滅咒語。
教師:主題音樂出現的方式發生了什么變化?音樂情緒又是怎樣的?
③分組討論:兩次出現的主題音樂的異同點。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欣賞及分析,使學生更清楚、更全面地認識主題音樂在影視作品中發揮的不同的藝術作用。
【教學建議】在欣賞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從主題音樂出現時所要表達的人物的不同內心情感進行分析,從而更全面了解主題音樂的作用。
(6)歸納:主題音樂的作用
3.拓展練習,為影片選擇恰當的主題音樂
播放視頻,教師講解情節。播放兩段旋律,學生進行選擇并說出選擇原因。
【設計意圖】此環節在培養學生對音樂感受、理解和表現能力的基礎上,也提高了學生鑒賞、品味、分析音樂的能力。
【教學建議】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分析樂曲與影片主題之間的聯系角度進行交流,并要給予學生正確的評價與鼓勵。
4.小結
你還知道哪些電影、電視劇的主題歌和主題曲,能為大家演唱幾句嗎?如果將它們的主題音樂進行隨便的調換合適嗎?
本節課通過欣賞和分析《天空之城》主題曲《伴隨著你》,讓我們對主題音樂的概念和作用有初步的了解,希望能給大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在今后欣賞影視作品的同時,能夠多體會音樂在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