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說課
1.通過一些課件、教材插圖等資料,使學生認識淡水資源的寶貴。
2、通過收集材料,了解世界、我國及當地水資源情況,從數字上知道水危機的程度。
3、通過討論談談在我們身邊如何節約用水,從而愛護水資源;討論工農業生活上不合理使用水資源對地球造成的污染,從而使學生提高環保意識,積極去保護環境。
4、通過認識國家節水標志的圖案,讓節約用水在學生內心意識里扎根。
5、通過例題計算讓學生從數字上體現人們對水資源的渴求,讓學生意識到節水重要性。
6、通過一些練習,讓學生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上來。
六、教學過程設計
1、創設情境
(1)運用多媒體展示——生命之源,通過欣賞讓學生感受到水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從而產生惜水的感情。
(2)播放一段水污染的電影資料,讓學生初步了解到水資源的缺乏以及水資源的污染和浪費,激發起學生的水危機意識。
(3)展示一組當地圖片說明,使學生認識到水危機已不是全球性的 從而激發學生淡水資源的危機感。
(4)出示“國家節水標志”圖,引導學生先思考,再探討“國家節水標志”圖的準確含義。
2、學生互動學習:
(1)面臨淡水資源短缺,日常生活中如何節約用水各組討論歸納總結,每一組代表作闡述展示。
(2)對工業農業生活上對水的不合理使用造成水污染舉例說明,每一組代表作闡述展示。
(3)對例題1中的工業農業生活用水占的百分比的計算,讓學生意識到若浪費水、不注意治理污染,那么“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我們的眼淚”。對例題2中的一個成年人每天應補充多少水的計算,讓學生意識到我們人類對水擁有的重要性。
3、總結評價:
總結經驗,找出問題,尋求解決方案,為以后的教學積累經驗。
七、設計理念
1.為了突出本課的重點,我在課件中收集了豐富的圖片、文字、電影資料,使學生能深刻的認識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從而也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2.設計這堂課,主要依據《課程標準》中的一些精神,使學生懂得運用已有知識和方法去治理環境污染,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引導“學生從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地理的重要性”,“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地理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逐漸學會“用”地理,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自然的關注程度。
3.讓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節約用水;認識到工業、農業及生活上浪費水、污染水的嚴重性。進一步闡發如果我們是政府的決策者,對城市規劃、環境保護的規定應有如何的措施,使學生以主人翁的角色愛護水資源。
4、我把地理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發揮多媒體的教學功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擴大信息時空,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