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第5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教師總結]正確。義和團運動就是在反洋教斗爭的基礎上興起的。
[教師講述]同學們,我們知道,西方列強在侵略中國時,主要用了三種手段:鴉片、槍炮、十字架。自從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后,歐美的天主教、耶穌教和沙俄的東正教,依靠不平等條約和大炮的保護,先后向中國派遣傳教士,到19世紀末已達三千三百多人。他們在中國建立教堂,網羅教徒,收集情報,干涉詞訟,挑撥民族關系,進行文化侵略,并為本國政府出謀劃策,掠奪中國利權,起到了侵略者的大炮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中國人民對此極其痛恨,不斷進行反抗。
[教師介紹]義和團是在義和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義和拳是民間反清秘密結社的一種。義和拳改稱義和團,最早見于山東巡撫張汝梅的奏折。1899年夏天,繼任山東巡撫毓賢出示義和拳改稱義和團。義和拳先在山東冠縣一帶展開,趙三多領導民眾攻打當地教堂,揭開了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的序幕。此后不久,義和拳又在茌平、平原、禹城一帶活躍起來。山東巡撫毓賢對義和團采取的政策是由“剿”變“撫”。英法美等國駐華公使壓迫清政府撤換毓賢。改派袁世凱為山東巡撫。袁世凱到山東站穩腳跟之后,大肆鎮壓義和團。義和團在山東無法立足,開始北上,進入直隸,并且不斷向北發展,進入京津地區。
[教師過渡]由于義和團勢力的發展,帝國主義擔心他們的在華利益受到損害。因此于19xx年6月組成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的反帝愛國運動。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書,然后回答八國聯軍是由哪些國家的軍隊組成的?
[學生回答]由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軍隊組成。司令是英國海軍司令西摩爾。
[教師要求]請同學們簡述廊坊阻擊戰的經過。
[學生簡述]西摩爾率八國聯軍從大沽到天津乘火車進犯北京。義和團奮勇抵抗,侵略軍在廊坊被義和團包圍。經過激烈戰斗,侵略軍死傷多人,狼狽逃回天津。
[教師過渡]廊坊阻擊戰義和團雖然取得了大捷。但仍然沒有阻止侵略軍攻占天津和北京。下面,我們就來看詳細內容。
[板書]二、八國聯軍侵華
攻占天津──侵占北京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把天津和北京失陷的過程看一下,對此問題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學生看書]……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把天津和北京失陷的過程簡述一遍。
[學生簡述]在廊坊阻擊戰的同時,集結在大沽口外的各國艦隊奪取了大沽炮臺,天津門戶洞開。八國聯軍源源登陸,隨后攻占天津。慈禧太后急忙派人向列強求和,八國聯軍不予理睬,沿運河向北京進犯,8月中旬,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帶領光緒帝倉皇出逃。
[教師引導]同學們想一下,在中國近代史上,也是一次列強侵華戰爭,也是最高統治者出逃,也以簽訂了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而告結束。下面請同學們回憶、討論,這是哪一次戰爭,當時出逃的皇帝是誰?最后簽訂了什么條約?為什么會在較短的時間內京城被兩次攻破?這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憶,討論]……
[學生回答]這場戰爭是指第二次鴉片戰爭。當時出逃的皇帝是咸豐帝。第二次鴉片戰爭最后簽訂了《北京條約》。在四十年中列強兩次攻破京城。這一方面表明了列強的船堅炮利,另一方面又表明清朝的腐敗。這說明了清王朝的腐敗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因此,兩次攻破京城都與清政府的腐敗、妥協有絕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