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歷史第1課 鴉片戰爭的烽煙教案
a.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b.禁煙運動打擊了英國商人
c.中國處于封建落后狀態 d.英國要打開中國市場
答案:d
變式訓練2下列 體現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主要意圖的是( )
a.割香港島]
b.賠款2100萬銀元
c.領事裁判權
d.開放通商口岸
答案:d
例2閱讀下列材料:
①“茍利國家生 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②“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終止之理。”
請完成:
(1)這兩段話出自何人之口?
(2)他有哪些主要事跡?
(3)他的主要事跡的歷史意義是什么?
思路解析:首先,應審清題目,明白兩則史料的大致含義,確定是“誰”所說,這是解題的關鍵。其次,結合教材知識進行辨析可知:林 則徐被譽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率先邁出了“師夷長技”的第一步。他認識到鴉片輸入的危害,上書道光帝,主張嚴禁鴉片。得到道光帝支持后采取了一系列禁煙措施,并組織民軍抗擊英國侵略者的入侵,不愧為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
參考答案:(1)林則徐。
(2)領導禁煙運動,主持虎門銷煙,打擊外來侵略,向西方學習等。
(3)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國侵略的堅強意志。領導這場斗爭的林則徐,不愧為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
黑色陷阱:解答本題,由于對歷史人物的重要論點缺乏必要的了解,容易陷入無所適從的誤區。對歷史人物的重要言論,我們一定要通過熟讀教材或拓展閱讀加以了解,在了解其言論的同時,還要了解其事跡、影響,這樣分析起來才會全面透徹。
變式訓練1XX年3月,國務院總理在答記者問時引用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句詩出自于下列哪一人物之口( )
a.范仲淹
b.林則徐
c.孫中山
d.毛澤東
答案:b
變式訓練2XX年6月,《林則徐生平史與禁毒展覽》在福建博物院舉行,與該展覽主題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
a.虎門銷煙
b.維新變法運動
c.洋務運動
d.收復新疆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