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農業和先民的家園
第二課 原始農業和先民的家園
1、在世界農業、畜牧業起源時期,世界主要農作物和馴化動物的整體空間分布有什么特點?
主要集中在中國、印度、西亞、中美洲和歐洲
2、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與發展,對人類社會產生了哪些影響?
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與發展,標志著人類從食物的采集者轉變為食物的生產者,是食物生產的革命(有了穩定的衣食來源)。①使生產工具有了顯著的改進,出現了磨制石器,人類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②推動了原始社會家庭手工業的發展,例如制陶、制革、紡織等以婦女為主的手工業;③促使農業村落出現,人類逐步實現了定居生活。
3、
較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先民在生產和生活方面主要有哪些不同之處?
新石器時代的“新”表現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上。石鐮作為磨制石器的代表,側重于生產領域;陶器作為重要的生活用具,側重于生活領域
4、
農業的產生、家畜的馴養、陶器的發明、與定居的實現有什么關系?p12
原始農業、畜牧業的產生,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現,使人類逐漸開始了定居生活,形成了農業村落。定居生活促進了原始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的發展,物質生活的提高也促進了人們精神生活的改善,對于人類文明的起源和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
5、
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點?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什么關系?
半地穴式房屋。半坡遺址處于黃河流域,氣候冬冷夏熱、干旱少雨,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涼。
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點?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什么關系?
干欄式木結構建筑。當地處于長江中下游地區,氣候溫暖濕潤多雨,這種房屋利于通風、防潮。
6、先民的精神世界體現在哪些方面?藝術、宗教信仰、審美觀念、科學萌芽,圖騰崇拜等方面
7、第一單元內容列表
生活時間
遠古人類
特點差異
舊石器時代
距今約170萬年
①云南元謀人(我國境內發現的已知最早人類)
生產工具上使用打制石器
生產生活靠采集狩獵為主
生活方式過著群居生活
距今約100萬-50萬年
②陜西藍田人
距今約70萬-20萬年
③北京人
距今約300xx年
④山頂洞人
新石器時代
距今約1萬年
生產工具“新”:主要使用磨制石器
生產生活靠種植糧食和飼養家禽為主
生活方式上過著定居生活
生活用具“新”:主要使用陶器
距今約70xx年
⑤浙河姆渡遺址
距今約6000-50xx年
⑥陜西半坡遺址
距今約5000-40xx年
⑦炎黃堯舜禹傳說
p15[自我測評]
1、新石器時代與舊石器時代相比,新在哪里?
生產方面:生產工具新,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生活方面:生活用具新,使用陶器。
2.比較河姆渡遺址與半坡遺址的異同(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的異同)
河姆渡遺址
半坡遺址
區域
長江流域
黃河流域
生活地點
浙江余姚
陜西西安
生活時間
距今約70xx年
距今約6000-50xx年
自然環境
氣候比較濕潤多雨,水網密布
氣候比較干燥少雨,河流較少
建筑樣式
干欄式木結構
半地穴式(圓形尖頂小屋)
種植的農作物
水稻
粟(小米)和小麥
馴養的動物
牛
豬
制作的陶器
黑陶
彩陶
相同點
河姆渡居民與半坡居民都生活在新石器時代,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會建筑房屋,建立了農業村落,過著定居的生活,從事原始農業和畜牧業。
3.法國的造石器專家承認:沒有人能比得過原始人的制作工藝。這說明了什么?
因為原始人使用最簡陋的工具,能加工出適合生產的石斧等各種促進人類社會物質生產的工具,體現了高超的制作工藝并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