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教案
主要條約:《中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范圍面積:在中國東北和西北占領150多萬平方千米。
影 響 俄國割占中國領土最多,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主權;沙俄成為地跨歐亞的帝國。中國東北西北邊境安全受威脅。
⑷教師總結指出,沙俄在中國近代史上所割占領土的面積,相當于歐洲德法兩國面積的總和,外加一條與多瑙河一樣長的黑龍江。他是占領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
⑸教師設問總結: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有哪些國家割占了哪些領土(俄占中國東北西北、英占九龍半島)?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簽訂了哪些不平等條約使中國喪失了哪些主權,給中國帶來了哪些影響?學生答后,老師歸納,導入下一問。
3.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結果和影響:中國戰敗,戰爭期間被迫簽訂《中俄璦琿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條約內容歸納起來有割地、賠款、開埠、外艦江行、外使駐京等幾方面。它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造成了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和生存危機。戰后,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共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太平軍英勇抗擊中外反動勢力。
三、戰爭引發的抗爭——太平軍抗擊洋槍隊
(本目由學生看書分析認識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的背景、英雄事跡、歷史意義)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1851—1864年、洪秀全、天京)
背 景: 太平天國反清反侵略;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進攻太平天國;太平軍英勇抗擊中外反動勢力。
英雄事跡:青浦戰役:1860年,大敗華爾的洋槍隊。
慈溪戰役:1862年,大敗洋槍隊,打死華爾。
金壇戰役:1864年,大敗洋槍隊,擊傷戈登。
歷史意義: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英勇抗擊外國侵略者的堅強意志,打擊了西方列強的侵略氣焰。
(教師引導討論)從太平軍身上你學到了什么?(自由答)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的英雄事跡,繼承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光榮傳統。
【鞏固小結】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賠款,清政府把賠款轉嫁到人民頭上,激化了階級矛盾,引起農民起義此伏彼起,在這種背景下太平天國運動爆發。1856年,太平天國軍事上達到全盛,外交上堅持獨立自主反對侵略;清朝統治岌岌可危。西方列強為維護既得利益,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決定先武力迫清投降,然后幫助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于是太平天國運動期間,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戰后,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太平天國運動,太平軍英勇抗擊中外反動勢力。
【達標訓練】
一、課堂練習
1、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是
a、外國侵略者要維護其在華利益。 b、太平天國運動危及侵略者的在華利益。
c、幫助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d、要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2、第二次鴉片戰爭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和標志是
a、1840年英軍封鎖珠江口——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