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 民族團結教案
在舊西藏,廣大貧苦農奴沒有人身自由,沒有基本的人權,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廣大婦女的命運,則更為悲慘。西藏實行民主改革以后,西藏自治區從西藏的實際出發,先后制定了十多種與保護婦女權益相關的地方性法規和條例,以明確的法律形式,切實保障了西藏婦女的地位,F在,西藏婦女和全國其他各民族的婦女一樣,與男子一樣享有充分的民主權利,這些權利包括:政治權利、文化教育權利、勞動權利、財產權利、人身權利、婚姻家庭權利等。據1996年統計,西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中的婦女代表占代表總數的20%。全西藏有縣級以上婦女干部573人,并在歷史上第一次有了藏族的女法官、女檢察官、女警官、女律師、女企業家、女科技工作者,在大洋彼岸留學生隊伍中也出現了藏族姑娘。
[投影顯示]拉薩市的藏族女法官
[教師引導]在了解了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內容和特點后,我們再來看一下在民族區域自治政策下,各民族的發展情況。
[板書]二、各民族共同發展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課本上第二目的內容。
[學生看書]……
[教師講解]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盡一切努力,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發展與進步。如:(1)加強少數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基礎產業發展。從“一五”計劃開始,國家即在內蒙古、新疆、寧夏等民族地區安排了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如內蒙古包頭鋼鐵基地、寧夏青銅峽水電站、新疆的石油勘探和內蒙古興安嶺林區的開發等。僅在五六十年代,國家就在少數民族地區建設了四川至西藏、青海至西藏、新疆至西藏等公路干線,建設了包頭至蘭州、蘭州至西寧、蘭州至烏魯木齊、貴陽至昆明、成都至昆明、成都至貴陽、長沙至貴陽等通往西北、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主要鐵路干線。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陸續建成了烏魯木齊石化總廠、獨山子石化總廠乙烯工程等一批先進的現代化大中型工業項目和南疆鐵路、塔城機場等一批交通設施。(2)發展少數民族地區農牧業經濟,加大少數民族地區改革開放的力度。如廣西的北海市被列為國家14個沿海開放城市;烏魯木齊、南寧、昆明、呼和浩特、銀川、西寧、貴陽被國家列為內陸開放城市;國家還先后批準在桂林、南寧、烏魯木齊、包頭四個民族地區大中城市建立高新技術開發區。(3)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優惠的財政政策。(4)鼓勵少數民族地區發展貿易,照顧少數民族用品生產。(5)扶植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擺脫貧困。(6)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寬于漢族的生育政策。(7)支持和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教育。
下面我們通過圖表資料來了解少數民族的發展狀況。
[投影顯示]
表一:
1998年與1952年少數民族自治地方主要工業發展對比
項目\年份 1952年 1998年
工業總產值(億元) 5.4 5313.0
生鐵產量(萬噸) 0.90 701.73
鋼產量(萬噸) 0.06 632.80
原煤產量(萬噸) 178.0 17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