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外交事業的發展教案
教師過渡:這兩張圖片說明從70年代以來,中美關系從緩和逐漸走向了正常化。中美關系是怎樣實現正常化的?
板書:70年代,中美關系正常化
強調:中美關系的逐步緩和是對外關系轉變的關鍵。中美關系緩和的兩個方面,即先是基辛格秘密訪華,后是尼克松訪華和中美雙方簽訂《聯合公報》,F在請同學們思考:中美關系在70年代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引導他們從中美兩國的共同要求進行分析,并用大屏幕投影:尼克松計劃訪問北京的聲明(摘錄)。
教師過渡:70年代是新中國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時代,除了與美國的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之外,另一個重大的成就就是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板書: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的恢復,是這一時期中國對外關系發展的另一方面的體現,F在請大家考慮:中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恢復的主要阻力是什么?阻力是如何被沖破的以及意義何在?
強調: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由于美國的阻撓,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被長期剝奪。中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的恢復,是中國和在這個問題上主持正義的其他國家經過長期斗爭而取得的巨大勝利,也是美國企圖在國際社會孤立、排斥中國的錯誤政策的失敗。
出示圖片:《周恩來總理與田中角榮在晚宴上》。
講解:新中國成立后,日本政府在美國的控制下,長期奉行敵視中國的政策。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在國際上帶來了同中國建交的熱潮。在這種背景下,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和中日邦交正;瘏f定的簽訂,揭開了中日關系的新篇章。
板書:中日建交
過渡: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我國的外交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偉大成就,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XX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及相關會議在中國上海舉行。下面我們來對此作一個簡單的了解。
板書:改革開放以來,XX年上海apec會議
提出問題:
①“apec”是什么意思?
②這次會議的主題是什么?(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
③根據這個主題,上海apec會議取得哪些成果?
④后來又成立了第一個由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叫什么?
教師提示:XX年中國還成功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
板書:XX年中國加入wto
補充:此外,各國議會聯盟第96屆大會、聯合國第四屆婦女大會的召開,都充分說明我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取得了突出的外交成就。
引出問題:我國外交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適時地提示:巴黎和會上,北洋軍閥政府代表提出恢復中國山東主權……
如今,我們在外交上取得輝煌的成就……
教師小結:本課承接上一課的內容,主要講述的是70年代以來,我國外交事業的重大發展。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和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美國開始改變對中國的外交政策:1972年尼克松訪華,1979年中美建交。受美國影響,日本也在1972年與中國建交。用一時期,恢復新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提議也得到了眾多國家的支持,因此在1971年的第26屆聯大上得以通過。XX年,我國外交成就更是碩果累累:我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我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所有這些外交事業的輝煌成就的取得應歸功于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歸功于我國積極靈活的外交政策,歸功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