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學思想錄》《懶惰的智慧》教案及練習
濫用(làn) 疲憊(bèi)
2. 字形辨識
3. 詞語補注
小心翼翼:本意是虔誠,莊嚴。現在用來形容舉動十分謹慎,絲毫不敢疏忽。
邪惡:(性情、行為)不正而且兇惡。
疲憊不堪:非常疲憊的樣子。
二. 課文內容講解
1. 閱讀提綱
2. 內容講解
“懶惰”與“智慧”相悖,但是只要思維勤奮,“懶惰”就可以出“智慧”。《懶惰的智慧》一文為“懶惰”和“懶惰者”正名。如“正是懶惰激勵了發明”,“精神的懶惰也同樣促進了人類的進步”,“沒有我們這些懶漢,就沒有社會的進步;即使勤勞的人一生中也會充滿單調乏味的勞作”,“懶惰的飯店服務員往往是最令人滿意,最優秀的”,“人類的一切進步想必都出自懶漢們想少走幾步路的良苦用心”,“他(弗蘭克·b·吉爾布萊思)發現優秀的工人毫無例外的全是懶漢,人們可以向這些人學習的東西最多。他懶得連一個多余的動作都不肯做”。“許多重要的規則和定理都是懶漢想出來的。這些人想在腦力勞動上尋找捷徑”,“正是懶漢承擔了促進文明發展的重任。現在是認真看待我們這些懶漢的時候了。我們身上寄托著人類的希望”等。在作者給“懶惰”和“懶惰者”正名時,不難看出文章的中心論點是“正是懶漢承擔了促進文明發展的重任”。
全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段)舉日常生活中家庭主婦和飯店服務員為例,闡述“沒有我們這些懶漢,就沒有社會的進步;沒有我們這些懶漢,即使勤勞的人一生中也會充滿單調乏味的勞作”,即本文觀點“正是懶惰激勵了發明”,“促進了人類的進步”。
第1段:開頭在人們對“懶惰”的不同理解的正反對比中提出作者的見解:沒有我們這些懶漢、勤勞的人面對的恐怕只會是單調乏味的勞作。緊接著舉家務勞動中的例子,論證沒有懶漢的思想,人們將因面對單調的勞作而忙忙碌碌。
第2、3段:舉飯店服務員的例子,論證沒有懶漢的思想,人們將因面對單調的勞作而疲憊不堪。
第二部分(4~8段)列舉從古代到現代,從生產技術革新到思想領域的進步的事例,層層深入地論證了“懶惰激勵了發明,促進了人類進步”。
這一部分分為兩層。
第一層:(4~7段)舉生產技術上的進步的例子來論證中心論點。
第4段:舉社會進步發展中,取水和渡水方式變化的例子,說明沒有懶漢的思想,人們將挑著水翻山越嶺,單調而又辛苦。
第5段:以少年波特發明閥門的初衷是為了能“偷懶”的事例,論證“正是懶惰激勵了發明”。
第6段:以“想坐著干活的人”使現代農業機械帶上了座位,論證“懶惰激勵了發明”。
第7段:人類動機研究者弗蘭克·b·吉爾布萊思的研究結果表明,最優秀的工人毫無例外地都是懶漢,稱職的領導也同樣懶惰。作者以此為據證明懶惰的人工作效率更高,更優秀。
上述事例,從“我們的遠祖”到“一百多年前”再到“現代農業機械”,按時間順序排列,最后以“最杰出的工程師”弗蘭克·b·吉爾布萊思的研究結果作結,說明從古至今,凡是“懶惰”的人都是高效率的人,優秀的人,很好地證明了“沒有我們這些懶漢,就沒有社會的進步”的觀點。
第二層(第8段)舉思想領域的發明來論證中心論點。首先用“精神的懶惰也同樣促進了人類的進步”這一過渡句,將議論引向深入,從上文的“懶漢們想少走幾步路”的“身體上的懶惰”過渡到“精神的懶惰”,從生產技術領域過渡到思想領域。接著舉萬有引力定律、自由落體定律的發現,數學規則的制定為例,說明正是因為懶漢們在腦力勞動上想走捷徑,我們的生活才少了那么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