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夢幻般的湖》基礎知識及同步練習
【整體感悟】
一、謀篇立意
青海湖地處青藏高原,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產生了獨特的景色,湖水及其兩岸的景色是粗獷、質樸的,而且湖水還孕育了眾多的游魚,吸引了數以萬計的水鳥,此情此景,是那么令人難以置信,如置夢中,因此,作者把青海湖稱為夢幻般的湖。那藍得純凈、藍得深湛、藍得溫柔恬靜的青海湖,是否也會牽繞你的心緒?青海湖,夢幻般的湖!本文通過描寫青海湖的壯麗景色,表達了作者為青海湖的質樸而震撼的感受。
二、文章脈絡
本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寫作者去青海湖路上的情形。
第二部分,具體描寫青海湖的景色及其特點。
這一部分又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湖水醉人的藍色;環境氛圍清新幽靜,無比優美;神奇的鳥島,豐富的魚類。
第三部分,總結全文,寫明作者的感受。
以“夢幻”為線索:關于高原的夢——夢境的繼續——夢一般的景色
三、寫作方法
⑴本文運用了比喻、對比等寫作手法,突出了青海湖的特點。
⑵本文語言文字優美,蘊含想象。
如課文中描寫湖水“藍得純凈”、“深湛”、“溫柔恬雅”、“藍錦緞似的”,語言優美簡練,表達了作者對青海湖的喜愛之情。
四、重難點導析
⑴第五段寫青海湖湖水醉人的藍色。
文中運用多種表現手法來描寫湖水之藍。首先,直接用贊美的語言描寫,如“那湖水的藍,又是藍得多么醉人啊!”“青海湖的藍,藍得純凈,藍得深湛,也藍得溫柔恬雅。”其次,將湖水的藍與“海洋”“天空”的藍作對比。再次,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將湖水之藍描繪得晶瑩可愛,如“藍錦緞似的”,像“尚未凝固的玻璃漿液,又像是白種人的小姑娘那水靈靈、藍晶晶的眸子”。此外,還以蒙語、藏語的音譯,從青海湖所處的地理位置、從科學角度來說明湖水藍得出奇的原因。
⑵我曾經領略過西湖的嫵媚……我卻被青海湖的質樸所震懾,原先那些華麗的感慨被一股大自然的魅力所tui翻了。
這一句話通過對比,突出青海湖獨特的質樸的特點。作者不惜筆墨列舉了幾大湖的特點,從而和青海湖的質樸形成鮮明的對比,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⑶誰能相信這是大自然的現實,而不是大膽的夢幻呢?
這是一句反問話,也是對上文的總結。以反問總結更加突出青海湖是大膽的夢幻,直扣主題。
【類文品讀】
棗莊青檀
如果可以以樹為友的話,那我選擇棗莊青檀。
戌寅孟夏,在棗莊市嶧城西四公里處的青檀山上,我和青檀一見如故。山陽攬一脈幽谷,有石徑相盤。循徑登高,便見大大小小、姿態各異的青檀樹,或前或后,或左或右,雜生于山石間。
青檀山,唐代時還叫云峰山,山有云峰寺,谷稱云峰谷。許是輩輩百姓見江山嬗變,世事滄桑,只有青檀模樣不變、習性不改,才約定俗成,易名為青檀山的吧?于是谷也呼為青檀谷,寺也喊成青檀寺了。
山,以樹為名,這在世上是少見的。
不過棗莊青檀長得并不排場,或許還有點兒丑。不高大,不挺拔,不舒展,連枝干都是疙疙瘩瘩。丑也罷了,還不大中用,不要說做大廈棟梁,就是桌椅板凳也難成材料。
盡管如此,它還是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禁不住讓它的枝握我的手,讓它的葉撫我的臉,讓它的疙瘩敲我的骨。離開一些日子了,我還在想它,想得活靈活現,那枝還在握我的手,那葉還在撫我的臉,那疙瘩還在敲著我的骨。而且我還將永遠清晰地記住,最讓我動心的,是它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