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人教版八年級(下)語文備課參考
《詩五首》
《飲酒》
1.“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是什么?
2.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背誦王維的《渭川田家》
渭川田家
作者: 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歌式微。
《行路難》
1.李白詩中“欲渡黃河”‘將登太行“是寫實的嗎?作者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
2.你能說說呂尚、伊尹的故事嗎?作者為什么提到他們呢?
3.課外抄一抄、背一背李白的《蜀道難》。
《己亥雜詩》
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兩句詩,你怎么理解?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2.挑選《己亥雜詩》中你喜歡的來背幾首。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詩歌描繪了怎樣的情景?在這樣的困境中詩人卻有怎樣的情懷?
2.怎樣理解“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崇高理想?
《白雪歌送五判官歸京》
1.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邊塞風光?試著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它。
2.讀這樣的送別詩給你怎樣的感受。
3.從句式,敘事,抒情等方面比較這首詩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異同,以加深對這類古詩的理解。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專題
綜合性學習(一) 獻給母親的歌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多側面地認識母親,體會母親的關愛,培養孝敬母親的情感;
2.通過活動,學會用適當的方式向母親表達感情,學會理性地思考母愛以及“愛”的內涵;
3.培養用多種表達方式(口語交流或書面寫作等)來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能力。
二、教師準備
1.活動前,老師要涉獵有關“母愛”的材料,最好準備一些聲像資料,以便給活動營造一種情境或提供一點背景;
2.教師在了解學生家庭背景和興趣特長的基礎上,給學生劃分學習小組,確定學習小組組長,明確學習小組長的職責;
3.在本次活動開展之前,明確任務,提出要求,讓學生提前做好準備;
4.設計活動計劃表,以便讓學生做好活動記錄,使之成為過程評價的依據。
三、活動指導
本次綜合性學習,主要任務有二,一是開展四項學習活動,二是在開展學習活動的基礎上,寫一篇作文。四項活動各包括若干小項,可讓學習小組各有側重地開展活動。
1.關于“道不盡的母愛”。“母愛”的主題,在各種文學藝術作品中都有表現。開展本項活動,旨在引導學生圍繞“母愛”這一主題把目光投注到各類文學藝術的題材和體裁中去,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獲得“母愛”情感的浸潤,同時培養諸如編輯、概括、交際等語文能力。教材中列舉的五個方面,其目的就是要引導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視角(體裁、題材)去探尋、感受“母愛”。“母愛”幾乎是一切文學藝術作品的永恒“話題”,學生深入其中,將會發現這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感情世界。
2.關于“剪不斷的‘臍帶’”。開展這項活動,是促使學生主動了解屬于自己的那份“母愛”,通過與母親聊天,向母親采訪,進一步了解母愛,體會母愛。教材中列舉了四個方面的內容,既不是要求面面俱到,也不是僅此而已。只是舉例,旨在提示。實際上,這四個方面中,3、4小項可以合二為一,當然,也可以從所列舉的四個方面伸展開去,這將根據學生家庭的特點和母親的實際情況而有所取舍或自主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