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人教版八年級(下)語文備課參考
步驟:1.事先通過課外閱讀和搜集資料,熟悉、了解海倫·凱勒的故事和莎利文老師的事跡。
2.采訪組:設計問題,推選采訪者;莎利文老師扮演者組:準備材料,推選扮演者。
問題設計參考:
①莎莉文老師,要使一個出生19個月就失明、失聰的孩子認識世界、接受文化知識,你遇到了哪些困難?
②你怎樣教育海倫·凱勒認識身邊的事物的,比如“水”?
③你又如何讓海倫·凱勒去認識、了解她看不到、聽不見的大自然?
④這些具體的事物就讓你費盡了心思,那么對于一些抽象的事物,比如“愛”,你怎么才能讓她理解呢?
⑤你覺得自從你進入海倫·凱勒的生活之后,她產生了哪些變化?
⑥要教育好海倫·凱勒這樣一個特殊的學生,其中的艱辛是可想而知的。請你談談你對這項工作的看法。(或:把海倫·凱勒培養成一個杰出的人物,你感到幸福嗎?請你談談你對幸福的看法。)
⑦莎莉文老師,最后請你對所有遭受到海倫·凱勒這樣的不幸的孩子說幾句話。
【閱讀材料推薦】
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
第二單元 自然事物 生命與情感
一、單元學習目標
1.加強朗讀。通過朗讀去感悟文章的情感,貼近作家的心靈。
2.注意文中的聯想和想象,學生調動自己的親身體驗,與文本、作家、老師及同學交流。
3.了解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表達方式,學習抒情性語言。
二、教學設想
《雪》是《野草》中的一篇,作者在雪的背景中分離出兩幅畫面一幅是江南的雪景一幅是北方的雪景。江南的雪“滋潤美艷之至”,北國的雪則“如粉”“如沙”,隨著旋風蓬勃奮飛。作者以鮮明的形象,展示了兩幅各具特色的畫面,營造了兩種不同的情感氛圍。本文文字精粹,蘊含豐富,需要細細品讀。
《雷電頌》是一篇悲壯、慷慨、激昂的抒情獨白。屈原召喚著風暴雷電等雄偉的自然力量,事實上,他與風暴雷電已完全融為一體!本文想象瑰麗奇特,在屈原與風暴雷電物我同化的境界中表達了抒情主人公追求光明、毀滅一切黑暗的激情。閱讀本文需要調動學生最激越的情感,大聲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想象劇中情景,走進屈原豐富的內心世界。
《日》和《月》,要通過誦讀體會兩篇短文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生活的希望和信念。
《海燕》是高爾基在俄國大革命前夕創作的。在俄文中,“海燕”一詞含有“暴風雨的預言者”之意。在高爾基充滿激情的描繪中,海燕的勇敢形象更給人一種鼓舞人心的力量。在文中,作者借海燕歡呼革命風暴的來臨,贊美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現在我們閱讀此文,除了了解創作背景,理解文章的深意,我們更應該賦予它時代的意義。
《組歌》是被譽為哲理詩人的黎巴嫩作家紀伯倫的作品。詩人有一顆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筆下,浪和雨有生命,有靈氣,有個性,它們與自然萬物和諧共處,構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時它們又閃爍著理性的光輝,給人以啟迪。文章形象感人,我們可以從中讀出很多不同的感受來。
三、教學建議
1.本單元的課文都是散文詩,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語言優美且凝練。故要讓學生充分體會、品味散文詩語言的這種特點,強調朗讀,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朗讀訓練,對文章進行品讀、美讀,進而開展詩歌朗誦比賽。把朗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