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人教版八年級(下)語文備課參考
“詩情畫意”本就相通?梢酝ㄟ^相互協作的方式來開展活動,如共同圍繞“春天”的主題,先讓有繪畫專長的同學來作畫,然后由會寫詩的同學來題詩;或者反過來,先由同學寫出詩作,然后再由另一同學來配畫。對這種合作學生可能比較感興趣,而且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便于在合作中切磋研討,品評揣摩,相互啟發,共同長進。
4.關于寫作。教材只設計了作文題“我心目中的春”或“在這個不尋常的春天里”,而對作文的體裁沒有要求,可讓學生自由選擇。但從文題看,這兩篇作文都有抒情性、文學性較強的特點。因此,在進行作文指導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尊重學生個性化的表達方式,尊重學生的語言特點,應大力提倡學生富有靈性的表達,理解并尊重學生自己的視角,防止用成人世界的思維方式和正統觀念去鉗制學生的思維;(2)要引導學生克服作文中的矯情。裝腔作勢、虛情、矯情是學生抒情性作文中的一大弊端,造成這一弊端的根源在于沒有自己的體驗,而是在追求對成人世界“正統情感”的迎合。真情來自真切的感悟、心靈的震顫,所以,要引導學生在觀察、體驗、感悟的基礎上寫出屬于自己的真情實感。
三、活動評價
對本次活動的評價,在內容上,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情感培養和發展,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積極而豐富的詩情,進而引發學生對世界、對生活的詩意體驗;在評價方式上,讓學生多做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小組評價)。此外,教師要參與評價,并需注意以下幾點:
1.做好階段性評價。三項活動及寫作可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結束后應及時予以評價,甚至在過程中進行評價。如果等到活動全部結束再來評價,就有可能失之于籠統,不利于及時糾偏導正。當然,全部活動結束后還應該有總結性評價。
2.在加強過程評價的同時,“學習結果”應成為本次活動評價的重要指標。如對“編一輯‘自然日志’”活動的評價,要關注“自然日志”的編輯質量和交流的效果;對“譜一支‘春天的贊歌’”活動的評價,要關注詩、文的表達效果,是否有自己的真切體驗和深入的思考;對“創作一幅‘詩畫’”活動的評價,要看學生選詩、選畫的貼切性和創作的水平。
3.對活動評價時,要特別關注那些基礎較差但在活動中積極參與的學生,要善于發掘、發現這些同學的優長和進步,及時給予鼓勵。
四、活動方案示例
(一)活動目標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尋覓、觀察春天的蹤跡,讓學生深入認識大自然的物候特征,了解一點生命在春天里成長變化的過程及特點,培養熱愛春天的情感;
2.在觀賞春天、贊美春天的活動過程中,加深對春天的體驗和感悟,培養初步的自然觀賞和藝術欣賞的能力;
3.培養在觀察中勤于記錄的習慣,學會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悟和感情,培養能將描寫與抒情相結合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活動重點
自然日志的編輯:選擇一、兩種動物或植物進行觀察、記錄,并對觀察、記錄進行編輯整理。拓展語文學習的途徑,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活動難點
在認識自然中,在賞春、頌春中,培養學生的自然觀賞和藝術欣賞的能力。
(四)課時安排
課外活動兩周,課內活動兩課時。
(五)課外活動
1.選題
教師向學生介紹本次活動的主要任務及預計實現的目標,提供其參與活動的內容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