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課 公輸
(16)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
(楚王說:“雖然如此,但是公輸盤替我制造了云梯,我一定要攻下宋國。”)
(17)于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
(于是楚王召見公輸盤。墨子解下腰帶,當作城池,用木片當作器械。)
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輸盤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戰術,墨子多次地抵抗住了他。公輸盤的攻城器械都用完了,墨子的守衛器械還綽綽有余。)
(18)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公輸盤理屈,卻說:“我知道用來對付您的方法,我不說。”)
(19)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墨子說:”我知道您用來對付我的方法,可是我也不說。”)
(20)楚王問其故。(楚王問其中的緣故。)
(21)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墨子說:“公輸先生 的意思,不過是殺了我。殺了我,宋國就不能守住,就可以攻下了。)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
(但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經拿著我的守衛器械,在宋國的城池上等待楚國入侵了。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宋國的抵抗者。”)
(22)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楚王說:“好啊!請允許我不攻打宋國了。”)
第二課時
【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疏通文意后,我們大體了解了課文所講述的故事。下面我們接著來研讀這篇課文。
【新課探究】
一、理清思路,把握結構
1.學生齊讀課文。
2.討論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
討論后明確:全文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楚國將攻家,墨子前往勸阻。第二部分(第2~22段),墨子成功勸阻楚國攻來。此部分又分三層。第一層(第2~12段),墨子勸阻公輸盤;第二層(第13~16段),墨子勸阻了楚王;第三層(第17~22段),墨子以實際行動勸阻楚王取消了侵宋的行動。
3.以“見”字一線穿珠
墨子見公輸盤(1-12)-----墨子見楚王(13-16)------墨子見公輸盤(17-22)
4.墨子勸阻楚國攻打宋國,可分為三個步驟:
(1)以義相責攻宋行為,使公輸盤理屈詞窮,
(2)以智相責攻宋行為,使楚王理屈詞窮;
(3)模擬攻守,擊敗公輸盤,以技相較,促使楚王放棄攻宋。
二、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本文對應的雙方是誰?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國的目的是什么?
對應的雙方是墨子和楚國的公輸盤、楚王。
主要人物是墨子
他前往楚國的目的是勸阻楚國攻打宋國。
2.談談你對本文思路的看法
以人物思想、態度變化為線索組織全文。
背景交代--(義)---公輸盤“服”----(竊疾)----楚王曰:“善”-----(九設 九距)----公輸盤拙---(殺臣,不能絕)----楚王曰:“善”
3.哪句話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4.公輸班何許人也?楚國攻打宋國的這場戰爭的性質如何?
明確: 此場戰爭是“不義之戰”(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侵略戰爭)。
5.哪句話表現了墨子見義勇為和不辭勞苦的品質?(子墨子聞之,起于齊,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