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復習資料1
【基礎梳理】
一、字音
1.典型字
責罰( fá) 管束(shù) 氣量(liàng)廣漠 (mò)寬恕 (shù)文縐縐(zhōu)
綽號(chuò) 庶祖母(shù) 吹笙(shēng) 摹畫(mó) 眼翳(yì) 舔去(tiǎn)
侮辱(wǔ) 眼翳(yì ) 庶祖母( shù) 摹畫( mó)
2.多音字
提 tí提攜 綽 chuò 寬綽 薄 bó 單薄 悄 qiāo悄悄 調 diào 調遣
dī提防 chāo 綽起 báo 薄紙 qiǎo悄然 tiáo協調
二、字形 bò 薄荷
庶 庶民 恕 寬恕 薄 輕薄 穈 穈兒 縐 文縐縐 摹 臨摹
蔗 甘蔗 怒 發怒 簿 賬簿 糜 糜爛 謅 胡謅 摩 摩擦
三、詞義
1.重點詞
責罰:處罰。管束:加以約束,使不越軌。
氣量:指才識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納不同意見的度量。質問:責問。
廣漠:廣大空曠。寬恕:寬容饒恕。仁慈:仁愛慈善。
侮辱:使對方人格或名譽受到損害、蒙受恥辱。 摹畫:依原樣描畫。
2.近義詞
質問•責備•責難:三個詞都是動詞,都有批評指責的意思。“質問”指依據事實,問明是非,如“他被我質問的啞口無聲”;“責備”側重于批評,語意較重,如“我失信于朋友了,但她卻沒有責備我。”;“責難”側重于嚴厲責問,語意最重,如“交警對肇事司機進行嚴厲地責難”。此外,“責備”既可以對別人,也可用于對自己,如“張老師責備自己沒有教育好毛毛”;“ 質問”、“ 責難”只能用于對別人。
輕薄•輕浮:形容詞,兩詞都有語言舉動隨便、不穩重之義。都含貶義。“輕薄”指言語、行動帶有輕佻和玩弄的意味,語意比“ 輕浮”重,如“我們中學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說些輕薄的話”;“ 輕浮”指人語言、舉動隨便、不嚴肅、不莊重,如“小張那輕浮的行為讓朋友們紛紛離他而去”。
3.相關成語
面紅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臉上發紅的樣子。
四、文學常識
1.胡適(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適之,安徽績溪人,學者、詩人。他曾提倡文學改革,為新文化運動的著名人物。胡適一生的學術活動主要在史學、文學和哲學幾個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嘗試集》、《白話文學史》(上)和《胡適文存》(四集)等。他在學術上影響最大的是提倡“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的治學方法。晚年潛心于《水經注》的考證,但未及寫出定稿。1962年在臺北病逝。
2.本文的體裁是傳記,堪稱文學的傳記,傳記的文學,它既可供胡適研究者參考,具有史料價值,也可供文學愛好者欣賞、閱讀,具有文學價值。文章內容翔實,飽含感情,既寫出了母親含辛茹苦教子成龍的追求,又寫出在大家庭環境中作為后母維持家庭關系的不容易,表達了愛子對母親的深深敬意和綿綿無盡的懷念。